至少70后的小朋友們童年的玩耍記憶差不多都是從玩泥巴開始的哈鲜漩。這個泥巴不是現(xiàn)在孩子們玩的五顏六色的橡皮泥窿凤,而是路邊或田野里的天然泥土勺拣。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玩泥巴么榔组,取材是關(guān)鍵熙尉。人分三六九等,泥巴和泥巴也是不一樣的:下等泥巴含沙礫比較多搓扯,甚至夾雜著小石塊检痰,捏起來扎手且不易定型,表面很難抹平锨推,那些黃色泥巴多屬此類铅歼;中等泥巴雜質(zhì)較少公壤,容易成型,但缺點是含水量較多椎椰,干了以后容易開裂厦幅;上等泥巴質(zhì)地非常的細(xì)膩,泛棕紅色慨飘,粘性較強(qiáng)确憨,捏上去手感極佳,像捏面團(tuán)一樣瓤的,捏出來的東西表面可以非常光滑休弃。這種上等泥巴我們稱之為"泥鰍泥巴"。
真正的泥鰍泥巴是極少見的圈膏。我只記得在一處有玫芦。
我小時候家住在涪陵地區(qū)醫(yī)院里面,幼兒園在醫(yī)院外面本辐。在上下幼兒園的路上桥帆,從醫(yī)院的大門連接到大公路的是一條不寬的,沒有硬化的土路慎皱。這條土路靠近大路的地方邊上有一幢老舊的房子老虫,那房子下面有條暗河,暗河的流水聲音很大茫多,整天哄哄的沉悶轟鳴著祈匙,還有陰冷的濕氣從房子下的開口處往外冒。夏天站在這外面倒是非常的涼快天揖,就是怕萬一掉到暗河里去咋整夺欲。這房子旁邊有一棵高大的的老桑樹,枝繁葉茂今膊,遮天蔽日些阅。老桑樹的桑椹極甜,我們常撿石頭往樹上扔斑唬,砸下桑椹來撿了吃市埋。這桑椹掉落的地方下面的泥土就是正宗的泥鰍泥巴。
老桑樹下的泥鰍泥巴最好的取用時機(jī)是待下了雨恕刘,泥土充分濕潤后缤谎。如果有大卡車從老桑樹下駛過,碾出深深的車轍來褐着,這時從車轍溝里的側(cè)面能看出來坷澡,上層的泥巴是暗灰色,有些稀含蓉,下層的是挖取顏色鮮紅的部分便是正宗的泥鰍泥巴了频敛,伸手挖之既可项郊。
挖來的泥巴便可以發(fā)揮想像隨心所欲的捏了,人姻政、豬呆抑、葫蘆、坦克汁展、卡車鹊碍、船、飛機(jī)…捏什么都行食绿。我捏得最多的大概就是是葫蘆了侈咕,因為捏這個基本上是最簡單的——除了磚——而且還稍微有點可欣賞性。
捏葫蘆時器紧,把一團(tuán)正宗的泥鰍泥巴捏成兩個連一起的圓球耀销,一個稍微大一點的,一個稍微小一點的铲汪,用兩手握著葫蘆轉(zhuǎn)著圈的捏圓熊尉,再把小一點的那個頂上捏個葫蘆嘴出來,把葫蘆嘴用姆指肚壓平掌腰,一個葫蘆就成型了狰住。
但只是捏成型還并不算完工,這只是個泥坯齿梁。捏完后我們一般還要找個空曠的地方催植,先去木工房弄點刨木花兒,再去找些樹枝或是去別人家的柴房偷些柴火來勺择,然后用刨木花兒引火點著柴火创南,升起一堆火來,接著把捏好的泥塑放在邊上烤制省核。
這時泥鰍泥巴的特質(zhì)又顯現(xiàn)出來了稿辙,烤著烤著,它會發(fā)出一股特別的燒烤泥土的香味芳撒,這味道從鼻子一路進(jìn)到肺里邓深,帶著濕氣,香香的笔刹,暖暖的,非常好聞冬耿。而且泥鰍泥巴捏的東西不怕火烤舌菜,不像普通泥巴一烤就容易裂開。等烤干了亦镶,我們的泥塑就徹底定型日月。泥鰍泥巴定型后非常堅硬袱瓮,從不高的地方摔下去也一般不會摔壞的。
上面說的是正常玩泥巴的事爱咬,我還記得有人搞惡作劇尺借,拿泥巴捏了個方塊,上面撒些白糖精拟,去騙小小孩說是這巧克力燎斩,那小小孩居然真的咬了一口。
現(xiàn)在蜂绎,小孩子都不玩泥巴而玩橡皮泥了栅表,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確實是衛(wèi)生了許多师枣,沒再聽說哪家小孩還長蛔蟲的——不過也沒有我們那時驅(qū)蛔蟲的寶塔糖吃咯怪瓶,哈哈。而且也少了自己去選材取材践美、燒制成品的工序步驟和樂趣洗贰,這樣好還是不好呢?也許一時一事陨倡,存在即是合理吧敛滋,每一代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