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拜讀了善瘋老師大作第三章14節(jié)愛教锹漱,說實話箭养,對真愛,我真的不懂哥牍,第15節(jié)共育毕泌,我沒孩子喝检,也不懂。第四章16節(jié)教學次第撼泛,還是沒感覺挠说。直到看到17節(jié),道德規(guī)則才看出味道來了愿题。
17節(jié)里面談到了極為重要的一件事:道德受個人主觀的影響和制約極大损俭,僅適用于自我約束和激勵。道德一旦被用來要求別人潘酗,就是失德和缺德撩炊。這對我真震聾發(fā)聵的一段話。我是個責任感很強的人崎脉,也有極強的公德意識拧咳。但當我戴上公德意識的有色眼鏡去看待周圍的世界時,得到總是失望和憤怒囚灼。我總是深感周圍的人多么缺乏公德心骆膝,多么素質低下,其實按著書中的這段話灶体,當我習慣性的用公德意識這樣的道德標準去要求和看待他人時阅签,我已然失德缺德了。正因為我自己先失德缺德了蝎抽,看到的世界也必然是失德的政钟。習慣性的去要求他人,不正是我思維缺陷的根源嗎樟结?佛法也強調养交,真理其實是一門“內學”,一切方向都是向內的反求諸己瓢宦,而我們自身的佛性也是本自具足的碎连,只需要去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她,而這一切驮履,都是自心的事鱼辙,本質上與他人無關。
向自己的內在求玫镐,反求諸己倒戏,千萬別用道德去要求他人!就是今天的讀書收獲恐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