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昨天一進門就開始抱怨:“氣死我了框往。”
原來闯捎,她們小組的一個項目成功椰弊,按公司規(guī)定,應該得到一筆獎金瓤鼻。但獎金卻被部門領導分了一部分給其他項目的人秉版。
茉莉覺得這種分配有問題,沒有按公司規(guī)則辦事茬祷。
爸爸還沒聽完她的抱怨清焕,來了下面一大篇評論:
我覺得你的思維方式有問題,領導當然有權(quán)決定這筆錢應該給誰。你這樣想秸妥,把同事都得罪了滚停,以后你在單位怎么混?
父女倆不歡而散粥惧。
茉莉本來想和爸爸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键畴,自己努力了半年,本來以為可以到口袋里的錢平白無故就被分走了影晓,心里正在憤怒镰吵,沒想到被爸爸劈頭蓋臉一通批判檩禾,憤怒加上委曲挂签,更是難過。
爸爸呢盼产,希望女兒在單位有一個好的同事關(guān)系饵婆,別把錢的事兒看得太重,結(jié)果女兒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戏售。
我在旁邊看得清楚侨核,爸爸急于給建議,急于行動灌灾,反倒把事情搞糟了搓译。
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時刻。親人之間锋喜,因為急于解決問題些己,導致無法溝通。
《非暴力溝通》第七章中有這樣的話:“在安慰他人或提建議前嘿般,先看看那是否是他們想要的段标。”
同一章的開頭說“為了傾聽他人炉奴,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逼庞,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以色列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對此作出了描述:‘盡管有種種相似之處瞻赶,生活的每時每刻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赛糟,一張新的面孔,我們從未見過砸逊,也不可能再次見到璧南。我們無法停留在過去,也無法預見我們的反應痹兜。我們需要不帶成見地感受變化穆咐。我們需要用全身心去傾聽’。”
這些描述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思想对湃,就是焦點解決一直強調(diào)的Not knowing—不要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崖叫。所以,傾聽拍柒,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心傀,不帶評判、全神貫注地去體會對方拆讯,去與對方同在脂男。
試圖分析問題會妨礙我們與他人的聯(lián)系,試圖提供建議也會容易讓人感到不舒服种呐,所有的否定宰翅、辯解、糾正爽室、說教與安慰汁讼,同樣會讓人覺得你忽視了對方的感受。
很多時候阔墩,對方只是想說說嘿架,你聽就好了。
“不要急著做什么啸箫,站在那里耸彪。”
這句《非暴力溝通》中引用的佛教格言忘苛,一字值千金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