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竿报,我上了大學,盡管不是通過高考的方式继谚。也足以讓我父母臉上有光烈菌。
大學,如同一個小世界一樣,各種誘惑接踵而來芽世。團委挚赊、學生會、社團各種傳單透過門縫傳過來济瓢,其中還不乏各種招兼職的小廣告如雪花般飄落在新生手上荠割。后來,我經(jīng)不住師姐的軟磨硬泡葬荷,便向?qū)W院團委遞交了招新加入記者站的申請書涨共。
記者纽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職業(yè)宠漩。我招新面試那會兒,凡事都要表個態(tài)懊直。比如參加面試扒吁,頭一件事就被問到:記者的本質(zhì)是什么?
我站在臺上遲疑了很久室囊,始終沒有回答這個問題雕崩。師姐在臺下,非常的著急融撞。便換了另外一個問題盼铁,給我下臺階:你現(xiàn)在唱一首歌表達你現(xiàn)在的心情。我就鬼使神差的唱了一首《光輝歲月》尝偎。也不知道怎么的饶火,便成功的進入到記者站里面工作了。
毫無疑問致扯,當上學院記者面對的就是終日繞著學校進行采訪和周末躲起來寫稿肤寝,還有偶然參與到派系斗爭中。現(xiàn)在看起來就像是幾個孩子互相往對方臉上砸泥巴抖僵,丟完之后還要嘻嘻哈哈的鲤看,幼稚的不行。當然耍群,記者站的經(jīng)歷也給我留下幾個深刻的回憶片段义桂,比如用著一股蹩腳的英文在一群外語生面前提問印度教授,在比如一個人完成校報整個版面的內(nèi)容編輯和審核蹈垢。這些都是值得我自豪的澡刹。
大學第二年的時候,柴靜的《看見》橫空出世耘婚,我也去買了一本她的書罢浇。后來這本書便轉(zhuǎn)贈給了我一個后輩。透過柴靜的書。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社會嚷闭。柴靜的每一次采訪攒岛,每一個報道,即使她是簡單記錄胞锰,字里行間我依舊能夠感受到她天生對細微事物有著的深刻體會灾锯,她把人看透,把事情看透嗅榕。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間顺饮,把一杯水從桌上端到嘴邊并不吃力,把它精確的移動一毫米卻要花更多時間和更多氣力凌那,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兼雄。
——《看見》
我猛然醒悟,大千世界似乎像柴靜一樣用眼睛看見事實帽蝶,用筆記錄真相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赦肋。對人性的探究和對自己、對記者職業(yè)職責的不斷思索励稳。記者的本質(zhì)無非就是看見真相佃乘,記著事實。
大學畢業(yè)后驹尼,我自然就沒有了“記者”的身份趣避。在招聘海中單純靠著自己的頭腦,進入了一家事業(yè)單位新翎,雖然工作量很少程帕,工資也很高。但已經(jīng)沒有往日的激情料祠。我是那種經(jīng)不起平淡的人骆捧,任職兩年便草草辭職了。
后來我找了一份文字方面的工作髓绽,工作很多敛苇,薪酬也比之前跌了一大截。但那股“記者”的熱情重新感染了我顺呕。對枫攀,我喜歡的就是文字。喜歡那股文字的力量株茶,記著身邊所有的印象来涨。
由此便開始了我的路訪,周末背著一臺單反启盛,一個本子蹦掐,一支筆向著城市邊緣進發(fā)技羔。找到被污染的河道,被拆遷的街道卧抗,被遺棄的孤島藤滥。恍惚之間社裆,我與柴靜有某種意義的契合拙绊。但是我始終告訴自己。
我不是記者泳秀,但我要記著标沪。
(ps: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追加文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