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皆警,從小朋友語言爆發(fā)期開始,他們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天馬行空的讓你無法猜透的問題要來問你溢十。
什么天空為什么是藍色呀垮刹?烏龜為什么長殼啊张弛?木頭為什么長成一圈一圈荒典?小鴨子為什么會游泳?人為什么不能抱起自己吞鸭?打雷為什么不能用手機寺董?水為什么往低處流?等等等等~
都是常識性的問題刻剥,但是解釋起來卻詞窮了遮咖。本著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咱們也不能瞎說造虏,老老實實的告訴他:媽媽也不懂盯滚,等我上網(wǎng)查了再告訴你。
可是小孩子哪里知道等這個概念酗电,沒等你手上洗碗的水擦干凈魄藕,熊孩子便上竄下跳的圍著你問:媽媽,你查了嗎撵术?為什么背率?為什么?為什么?
你馬不停蹄的做著各種事寝姿,他在一旁不停的為什么為什么交排,然后一時氣憤脫口而出:煩不煩!一天到晚就知道問饵筑!沒空查埃篓!別問了!
于是根资,熊孩子可憐兮兮的躲到一旁架专,悶不吭聲。其實他也沒有錯玄帕,你于心不忍部脚,就抱了抱他,然后熊孩子又不記仇的各種為什么又來了裤纹。然后奔潰發(fā)火委刘,周而復始,無窮無盡鹰椒。
蒼天啊~我們要把這問題孩子怎么辦锡移?
我自認為對小朋友算是比較有耐心的,但是架不住他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漆际,總是心里忍不住要發(fā)毛罩抗。
直到我聽到一個爸爸回答兒子問題的方式才恍然大悟,我們對小孩提出的問題不應該直接給出答案灿椅,而是要教會他去探索思考,這樣他才會進步钞支,不會凡事去問人茫蛹,不會養(yǎng)成依賴的習慣。
之前去放風箏烁挟,碰到一對父子過來散步婴洼,兒子就很好奇,問爸爸我們在干什么撼嗓?然后那個爸爸就沒告訴他那個是風箏柬采,只說讓兒子看看附近哪里有人賣。
然后兒子就四處張望且警,果然看到有人用手推車推著在賣粉捻,然后就去問爸爸能不能買一個,然后那個爸爸就帶著兒子去了風箏攤兒那里斑芜。
仔細的告訴兒子這是風箏肩刃,讓兒子觀察風箏是用什么做成的,然后爸爸再告訴兒子風箏飛起來的原理,整個過程他兒子都在認真思考盈包,沒有再問為什么沸呐。
反思我自己,每次兒子問我問題呢燥,我就立馬告訴他答案崭添,沒有給他思考的空間,于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叛氨,搞得自己疲憊不堪呼渣,反而還沒有什么效果。
然而力试,有時候小朋友問問題也不見得是想要得到什么答案徙邻。
有個朋友告訴我,她家女兒有一天幼兒園回來就問她畸裳,是不是有很多小朋友每天都見不到爸爸媽媽缰犁?她很疑惑,便問是什么意思怖糊。
女兒說:幼兒園老師說了帅容,有很多小朋友家里沒有錢,爸爸媽媽就去離家很遠的地方去工作伍伤,只有過年才能見到爸爸媽媽并徘,他們沒有玩具沒有繪本,老師要小朋友們捐一些玩具和書給他們扰魂。
朋友覺得很好啊麦乞,小朋友女兒知道要獻愛心了,是好事劝评,讓女兒自己去收拾玩具書給帶到幼兒園姐直。
然而,女兒的心思根本不在這個上面蒋畜,只是不停的問她声畏,為什么有很多小朋友見不到爸爸媽媽呢?做飯的時候問姻成,洗碗的時候問插龄,洗澡的時候問,到了睡覺時間她還來問科展。
朋友快煩死了均牢,終于忍不住吼了女兒幾句,女兒哇哇大哭才睹,還在問:他們的爸爸媽媽不愛他們嗎膨处?為什么不見他們凹印?
朋友恍然大悟真椿,女兒問的不是他們?yōu)槭裁匆姴坏桨职謰寢尵榇穑菗淖约阂矔姴坏桨职謰寢專瑩陌职謰寢尣粣圩约毫恕?/p>
畢竟有那么多小朋友已經(jīng)有“先例”在那里了突硝。
朋友趕緊摟過女兒测摔,告訴她:爸爸媽媽永遠都愛她,不會不要她的解恰。那些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也不是不愛他們锋八。
如此再三保證之后,女兒才安心的睡下护盈。
朋友告訴我這件事之后挟纱,我對兒子問問題的態(tài)度就徹底改變了,堵住他的嘴不讓問肯定不現(xiàn)實腐宋,有問必答也不是好辦法紊服。
最好是先思索他問題背后是否還有其他的意思,否則可能一遍一遍回答了也不解答他心里真正的困惑胸竞。
PS:
今天重陽節(jié)欺嗤,即是登高節(jié),也是敬老節(jié)卫枝。難得又碰上周末煎饼,大家陪父母吃個飯,或者聊個天校赤。祝大家周末愉快吆玖,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