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10月12-13日
姓名:萬小平
誦讀道德經(jīng): 今日誦讀 06遍拨拓,本月累計46遍! 徒步20000步 今日感悟:《化秉性去習性是我們的責任》我有一朋友,他做事一絲不茍叠国,非常認真衩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蕾总,同時他說話喜歡得理不讓人粥航,從不服輸,朋友間聊天知道他的個性生百,就會笑著告訴他:你說的都是對的递雀!也只有這樣大家才不會為此和他去爭辯……我這朋友有一次問我:你們在聊吧里面真的改變一個人的脾氣秉性嗎!蚀浆?我說:我們每個人學習后都會獲得覺知與改變缀程!他覺得每個人的秉性是改變不了的,所以他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未經(jīng)他人苦市俊,莫勸他人善杨凑!……這句話肯定是有道理的,它強調(diào)了在勸導他人時要先了解對方的處境和感受摆昧,不要一味的勸導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和需求撩满!在這里我們不去這句話的好與不好,我們更多地積極地看待:不管我們經(jīng)歷了多少苦難绅你,都不要去悲觀鹦牛,不要去抱怨,更不能說聽不進別人的規(guī)勸勇吊,君子無德怨自修曼追,小人有過怨他人;其實怨人是苦海汉规;越怨人礼殊,心里越難過;我們學會總是感恩针史,總是微笑晶伦,總是清理,總是敬畏啄枕,總是立德婚陪!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與生俱來帶有自己的習性频祝、秉性泌参,每個人本質(zhì)都是道,是這些累生累世的習性常空、秉性障礙了我們的道心沽一,生命的意義就是去習性、化秉性漓糙、圓滿天性铣缠,所以稻盛和夫說:“生命的意義是離開這個世界時帶著一個比出生時更高貴的靈魂。”人之所以有痛苦蝗蛙、有冰蝇庭,就是這些習性、秉性作祟捡硅,那就讓我們歡歡喜喜的接受生命里所有的遇見遗契,不斷的與經(jīng)典鏈接、靜靜的覺知病曾、從在問題里看見自己的習性牍蜂、秉性開始,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諧相處泰涂,通過不斷的精進學習鲫竞,不斷提升智慧,直到圓滿天性時生命里自然無冰可破了逼蒙!當然這個目標很難从绘,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是牢!只是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生命扛起這份責任僵井!
回向祈福世界和平,人民幸福驳棱,道德三界安平泰批什,把愛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