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組織老年人聽課的講座妇垢,一開始他們會送老年人各種獎品巾遭,細心的孩子們馬上意識到“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肉康,立即對父母進行勸阻,可父母們卻說“我知道灼舍,你放心吧吼和!我不會買東西的,就是過去聽聽課骑素§排遥”
孩子們一聽父母作為承諾,也不好多勸砂豌,只能任由父母聽課厢岂,偶爾問問情況。而父母們則堅決表示“我不會買產(chǎn)品阳距,只是過去領點禮品、聽聽課”结借。終于有一天筐摘,孩子們在家里休息順便整理房間里,發(fā)現(xiàn)了一大堆的保健品船老,才明白父母原來早已上當咖熟!
這時候孩子們也瘋了!這些一看就是“騙局”的把戲柳畔,為什么精明的父母還會上當馍管?為什么自己三番五次的提醒,父母就是不聽薪韩?為什么一點點蠅頭小利确沸,就會把父母騙得團團轉?
我在一本書中找到了答案俘陷!原來罗捎,看似一眼就能看穿的“小把戲”背后隱藏著連環(huán)營銷套路!這本書的名字叫作《影響力》拉盾,我將分為7個層次進行解說桨菜。
1.為什么一點蠅頭小利就會讓父母上當?
在解釋這個之前捉偏,先說一個故事倒得。大部分人都應該有在超市里見過“免費品嘗區(qū)”,通常擺放在超市的門口夭禽,或者蛋糕店/水果店旁邊霞掺。一位美麗的服務員端著食品向顧客推薦,看似是給顧客免費品嘗的動作驻粟,實則暗藏玄機根悼!
曾經(jīng)就有過一次經(jīng)歷凶异,原本我們已經(jīng)買好了必要的東西打算回去,可是看到“免費品嘗”又動了小心思挤巡,于是就嘗了一把剩彬。端著蛋糕的服務員問“感覺如何?這是最新品的蛋糕矿卑,那邊還有其他的”喉恋,我回答“還不錯”接著就稱了一斤蛋糕回去,盡管我原本并不打算買蛋糕母廷。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事情轻黑?因為我接受了“她的禮物”,如果不償還琴昆,就會受到良心的譴責氓鄙,會因為自己偷吃了別人的東西而感覺虧欠,這使人很難受业舍!像偷了家里的零花錢一樣難受抖拦!為了逃避這種感覺,哪怕并不需要舷暮,也會選擇購買态罪!這就是“互惠原則”。
同樣下面,“保健品騙局”操作者复颈,通過不斷的對父母發(fā)送免費福利,讓父母對其產(chǎn)生虧欠感沥割。為了“還債”耗啦,在得知對方有產(chǎn)品需要出售時,父母們會迫不及待的進行購買驯遇,以達到良心上的安穩(wěn)芹彬。
2.為什么自己三翻五次的提醒,父母就是不聽叉庐?
最近舒帮,朋友打電話過來說“弟弟考上師范大學了!”這并不是一個特別的消息陡叠,但對于一個高中不學無術的孩子來說玩郊,卻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我愕然問小姨“你是用了什么方法枉阵,讓他考上了大學译红?”
朋友說“我的話他哪會聽啊兴溜!記得那群天天跟他一起去網(wǎng)吧的朋友嗎侦厚?現(xiàn)在他們可都考上了師范耻陕,應該是跟這個有關系”我的腦子里立刻冒出四個字“社會認同”!簡單的說刨沦,社會認同就是:我們會根據(jù)他人的行為判斷自己怎么做才合適诗宣,尤其是在我們覺得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時候。
為什么父母不聽我們的話想诅?因為我們跟父母相差十幾召庞、二十歲,太多的觀念来破,想法不一樣篮灼!也就是說:父母跟我們并不相似!誰跟父母相似徘禁?其他人的父母诅诱!只要有一個父母購買了騙子的產(chǎn)品,其他父母就會受到“社會認同”的壓力晌坤,這時候逢艘,就算他們還有一思理智告訴自己“我不需要這個!”為了博得同伴們的認可骤菠,還是會選擇繼續(xù)購買!
3.為什么精明的父母會上當疤孕?
如果一個討厭的人過來向你推薦產(chǎn)品商乎,你百分百會拒絕的,哪怕你之前很喜歡這款產(chǎn)品祭阀。同樣鹉戚,如果一個喜歡的人向你推薦,哪怕之前吃過虧专控、上過當也愿意再嘗試一次抹凳。這是什么?因為我們會把對個人的喜好轉移到他推薦的產(chǎn)品上伦腐!這也就是銷售拼命跟客戶搞好關系的原因之一赢底。
在騙子們行騙過程中,通常會使用一種叫做“無窮鏈”方式尋找新客戶柏蘑。只要客戶承認自己喜歡某件產(chǎn)品幸冻,就可以向他施加壓力,問他還有哪些朋友也可能喜歡這種產(chǎn)品咳焚,接著銷售人員就去找他的朋友們洽损,他的朋友們又推薦新的朋友們,形成“無窮鏈”革半。
這個方法的成功之處在于碑定,銷售人員每次去拜訪新的潛在客戶時流码,總會報出些人一位朋友的名字說“是他建議我來找您的!”這個方法的妙處在于你很難將他們拒絕在門外延刘,因為拒絕他們也就是在拒絕我們的朋友漫试!
這時候騙子們并不急于銷售產(chǎn)品,而是不斷的關心父母访娶,拉取父母的好感商虐。拉取的方法主要是恭維,手段包括:夸獎崖疤、洗碗秘车、掃地、做飯劫哼、按摩叮趴,甚至認父母為干爹等等。有趣的是权烧,即使父母知道對方在恭維眯亦,他們?nèi)匀缓茉敢饨邮埽吘拐l不喜歡夸獎與認同呢般码?
當他們推薦產(chǎn)品時妻率,父母由于對銷售人員的喜愛,很容易轉移到產(chǎn)品身上板祝,哪怕產(chǎn)品他們并不需要宫静!精明的父母能算清每一筆三毛、五毛的小賬券时,卻算不清人情來回的糊涂賬孤里。
4.原本健康的父母為什么還會購買保健品?
假如大街上有個人對你說“哥們橘洞,你有病”你可能會立刻反駁道“你才有舶仆唷!”可是炸枣,假如你是在一個大型的醫(yī)學聽講會上虏等,一位從美國來的教授指著你說“你有病”,你可能就會真的覺得“自己有病”抛虏,并且在腦子里想出各種癥狀博其,比如:頭痛、沒精神迂猴、睡眠不好等等慕淡,最后得出結論“我真的有病沸毁!”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峰髓?為什么同樣的話傻寂,不同的人說出來,差別就這么大携兵?你可能已經(jīng)注意到了疾掰!因為前者是路人,而后者是專家徐紧,而專家的話總是權威的静檬、是正確的!
騙子們自然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武器并级,于是他們把自己包裝成專家拂檩,制造各種專業(yè)證明,高端學歷嘲碧,甚至PS跟某國領導人合影稻励。當然,最常用的還是CCTV知識講座了愈涩!父母這一輩望抽,對于臺視臺的信任可謂達到了巔峰程度。因此履婉,哪怕再LOW的視頻短片依然有人上當煤篙,因為這是電視臺播放的!這是可信任的毁腿!
行騙的套路是這樣的:先給父母們說舰蟆,我們這是知識講座,接著播放自己錄制但右上角印著CCTV的疾病視頻狸棍。視頻內(nèi)容包括:老年人看起來很健康,突然一天就發(fā)病死掉味悄;偶爾哪里不舒服草戈,突然就癱瘓了等等。接著騙子們再給父母“把脈”侍瑟,告知他們“你哪里哪里有病”唐片,父母一聽完了!我要回家等死了涨颜!于是急不可待的要解藥费韭,結果自然是上當受騙!這就是書中所的“權威法則”庭瑰。
5.為什么父母會掏錢買下昂貴的藥品星持?
我深刻感覺到——大家越來越喜歡買貴一點的東西了。比如有兩個產(chǎn)品弹灭,你完全不了解督暂,但他們的售價揪垄,A是B的10倍,此時不考慮口袋里有多少錢的情況下逻翁,你覺得哪一個更好饥努?大部分人會選擇貴的那款。恩八回,這個例子似乎不太具體酷愧,這么問吧,在不考慮口袋里有多少錢的情況下缠诅,你會選擇紅米最新款還是蘋果新款溶浴?
為什么大家會選擇貴的?因為在我們的默認思維里滴铅,一分錢一分貨戳葵,價格貴就等于東西好。
同樣的汉匙,如果保健品只要幾十塊一份拱烁,一方面父母們會覺得太便宜懷疑其效果;另一方面噩翠,騙子們也需要生存戏自,沒有厚利誰愿意干這活呢?因此伤锚,這些產(chǎn)品的價格通常都不便宜擅笔,而父母們買了之后也不會覺得自己吃虧。這就是《影響力》中所提到的“影響力武器”屯援。
6.父母們是如何“心甘情愿”自掏腰包的猛们?
我個小發(fā)現(xiàn):老師喜歡哪個學生,哪個學生就更容易變成好學生狞洋。為此弯淘,我興奮不已經(jīng),因為我終于找到成為“好學生”的秘訣了吉懊!可問題是:如果老師一直不喜歡你庐橙,是否也意味著些學生永無翻身日?甚至說借嗽,原本“品學兼有的好學生”态鳖,由于老師的不喜歡會導致慢慢變成“差學生”?
《影響力》提到一個有趣的效應叫:登門檻效應恶导,也就是當人們接受一點小的要求后浆竭,則更容易接受到后面更大的要求。什么意思?用信用卡的邏輯來解釋最合適不過兆蕉,一開始信用額度只有5000塊羽戒,但隨著用戶好借好還之后,銀行便會將額度提到10K甚至20K虎韵,這就是信用卡的登門檻效應易稠。而在上面的例子中,學生受到老師的表揚后包蓝,會極力保持“好學生”的形象 驶社,因此慢慢變成真正的“好學生”。
騙子們也會利用此效應测萎,比如他們一開始會推出一些廉價的產(chǎn)品亡电,價格可能是十幾塊到幾百塊。這時候的產(chǎn)品是物超所值的硅瞧,因此大家紛紛購買份乒,騙子們會夸獎大家“懂養(yǎng)生”。接著腕唧,騙子們再推出幾千塊的產(chǎn)品或辖,為了保持“懂養(yǎng)生”的身份,父母們會心甘情愿的再次掏出腰包枣接。
7.為何父母們花巨資購買產(chǎn)品后還會特別高興颂暇?
最近我去泰國玩了一次,可以說毫無準備的就過去了但惶!原因是我答應朋友要去國外游玩耳鸯,而朋友說今年過后就再也不出國了!我一下慌了膀曾!匆匆答應了他县爬,并收拾收拾行李就一起去了泰國。
其實添谊,這一心態(tài)也可以應用到各種場合捌省,最常見的是菜市場、步行街放肆呼喊“最后一天”的商家們碉钠。以及各種電商平臺“倒計時最后幾天/幾小時”,這時候人們就很容易受到這些“稀缺”因此影響卷拘,買下原本不打算買的東西喊废。
同理,為了讓父母們盡快購買栗弟,騙子們通常打出“美好的東西總是稀缺的污筷,產(chǎn)品即將售空,僅售十臺”的噱頭,父母一聽即將售空瓣蛀?那肯定是因為產(chǎn)品好奥襟 !只有十件了惋增?現(xiàn)在不買以后都沒得買了叠殷!立刻就心動了!立刻掏出錢包進行購買诈皿,并慶幸自己搶到了好東西林束!
有人說,如果我在現(xiàn)場的話稽亏,絕對不會上當壶冒!可惜的是,這些狡詐的騙子同樣的知道聰明的你不會上當截歉,于是用出了隔離的手段胖腾,將聰明的年輕人隔絕在外,只能眼巴巴看著父母上當受騙瘪松。
騙子們將《影響力》中的營銷套路爛熟于心咸作,并巧妙布下連環(huán)計,難怪精明一輩子的父母會上當受騙了凉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