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我已經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學習北大經濟學薛兆豐教授關于成本的概念劝术,今天總結一下:
1.成本是放棄了的(未來的寥枝,有形或無形的)最大代價井仰,而不是已經付出的代價恶守。
2.沉沒成本不是成本(比如看了十分鐘的電影發(fā)現(xiàn)不好看第献,繼續(xù)看完所浪費的時間就是沉沒成本)。
3.產品的價格與成本無關兔港,由商品的供求關系決定庸毫。
4.盈利和虧損都是一次性的,一剎那的衫樊。沒有旱澇保收的生意飒赃。
5.最優(yōu)選和次優(yōu)選之間的差異,不以付費變化而變化的部分叫租橡伞。
6.向政府要資源花費的盒揉,但又不為社會真正產生價值的叫尋租。
7.科斯定律:0交易成本下兑徘,誰用的好資源就歸誰刚盈。
8.交易費用永遠為正,但初始界定(制度挂脑、風俗藕漱、習慣、法律等)很重要崭闲。
9.發(fā)生沖突時肋联,不要講理,要講數(shù)刁俭,尋求合作解橄仍。
10.所有的交易費用加起來=制度成本。制度的變化帶來的是制度的變迀費用(花費巨大)。
最有感悟的收獲有三點:
1.沉沒成本不是成本侮繁。做任何事應向未來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效益看齊虑粥,以比來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來改善現(xiàn)狀。
2.產品價格由供需關系決定宪哩。我以前一直以為產品的成本決定了其價格娩贷,實際上供需不平衡進一步提高了原材料的成本,繼而又影響價格锁孟。
3.租是對資產的付費彬祖。也就是工作時白拿的那份錢。如果一直偷懶品抽,短期看租在增加储笑,長期來說也造成自身價值的降低,得不償失吧0南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