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陳—
習慣于深夜檢視自己空空如也的消息列表恭取,在已經(jīng)死寂的社交平臺上嘗試著刷出最后一條消息,對著今天的美食照片發(fā)呆卻遲遲無法入睡又沾。
終于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出現(xiàn)了某種問題——我在不斷把自己往前推熟尉,以為前方就是風光無限好的頂峰归露,而實際上迎接我的是另一個頂峰。
意識到這種躁動是恐懼的斤儿,對于我這種閑不住的的人來說:
多做一些事剧包,就算沒有取得世俗的回報和成果,起碼獲得了一種道義上的優(yōu)越感和心靈慰藉往果,不致因自己的一無所成感到羞愧疆液。
可這種過分的焦躁已經(jīng)嚴重影響我的生活。
帶著這種現(xiàn)代人的困擾陕贮,我讀了《用安靜改變世界:如何科學又藝術(shù)地冥想》這本書堕油。
它給了我兩點啟示:
第一:如何認識現(xiàn)代社會所鼓勵的“成功”的本質(zhì)。
“成功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飘蚯,用一種欲望代替另一種欲望的過程”馍迄。
真正殺死現(xiàn)代人的是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有能力走到金字塔頂峰的幻覺福也。
我們的生命渺小如螻蟻局骤,我們從來不是什么很重要的東西。生活就是平安地活著暴凑,并沒有什么非完成不可的事峦甩。
最重要的反而是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停下來欣賞并且享受身邊一切美好的事物,比方說駐足輕嗅一朵花的芳香。
第二:正念進食——一種新型的冥想方式凯傲。
就行狄巴克所說:“人吃東西無非出于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肚子餓犬辰;二是因為情感上的饑渴”ィ”
而“正念進食”就是同時滿足人的這兩個需求幌缝。
從本質(zhì)上來說,“正念進食”就是學著慢慢地吃東西诫欠,品嘗每一口食物的滋味涵卵,而不是心不在焉地把食物吞到肚子里去。
在“正念進食”的過程中荒叼,每咬一口食物轿偎,都應該停下來關(guān)注它的氣味、它的滋味被廓、它的口感以及它的顏色坏晦。
帶著書中簡單可行的觀念,我對一種簡單的食物——麻辣豆皮拌海帶絲進行了嘗試:
豆皮的軟和糯與海帶的滑和Q完美得結(jié)合在一起嫁乘,白白胖胖的花生米完全浸湮在紅紅的辣椒油里昆婿,吃一口豆皮和海帶,再慢慢吃幾硫迅花生米挖诸,讓花生米的醇厚的脂味香化掉辣椒的刺激。
就像在炎炎夏日里跑完一場400米法精,迎面吹來了帶著青草味的風多律。
吃完豆皮再來一顆大草莓,不是咬搂蜓,而是吸狼荞,從它的尖部一點點地吸下去,當聽到芝麻大小的米粒在齒間破碎的聲音時帮碰,酸甜相間的汁液就把花生的醇厚和辣椒的潑辣都化掉了相味,只剩暖暖的幸福。
“學會欣賞并享受自己周邊事物的觀念”與“嘗試正念進食”就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觸動殉挽。
如曾國藩所言丰涉,“一經(jīng)焦躁,則心緒少佳斯碌,辦事必不能妥善”一死。
克服焦躁,從嘗試閱讀一本克服焦躁的書做起傻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