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問“誰能理解我?”之前裕寨,先問問“我又能理解誰浩蓉?派继!”
仔細讀了李老師今天的文章“與艾滋病毒感染者握手”捻艳,認真思考了李老師今天留的作業(yè)——談談您對“不處在我們這個地步驾窟,你們永遠不會理解我們的痛苦”的理解;您覺得能理解誰认轨?誰又能理解您绅络?” ?
第一次感覺“理解”兩個字沉甸甸的,也第一次認真思考這個平日使用頻率頗高的詞——“理解”嘁字。
仔細想了想自己平時所謂對別人的理解恩急,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語言文字層面,更多的只是理性反應纪蜒,只是認為正在遭受病痛的人應該被理解衷恭,卻缺乏深層的體驗,此時所表達出的理解只是浮在表面纯续,并不會打動人匾荆,甚至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讀了李老師若干年前“青澀”的文章杆烁,沒感覺到“青澀”牙丽,卻感受到濃厚的人文情懷,因為這份人文情懷兔魂,才有了對艾滋病感染者更深層次的體驗和理解烤芦,也才贏得了他人的信賴和敬重。
兩相對比析校,我對李老師上課時多次講到的科學构罗、藝術、人文有了些理解智玻,也對李老師對此的反復強調有了些理解——想讓我們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遂唧,從“無知”到“自知”,最終能不斷增強自我覺察吊奢,不斷延展自己的藝術和人文情懷盖彭。
科學史家薩頓(G.Sarton,1884—1956)在評論洪堡(A.von?Humboldt页滚,1769-1859)所著《宇宙》第二卷時說:
我們的科學家在某些方面才智出眾召边,但在另一些方面卻十分愚笨可笑;我們的藝術家非常聰敏裹驰,但又頗為愚昧無知隧熙。真、善幻林、美存在贞盯,人們都能看到音念,但能夠明白這些不過是同一秘密的不同方面的人為何如此之少啊?……科學是生活的理智,藝術是生活的歡樂躏敢,而宗教則是生活的和諧闷愤。缺少其他方面,任何一方都不完全父丰。只有在這一三角關系的基礎上去理解生活肝谭,我們才可以指望揭破生活的秘密《晟龋”(注:對于我們攘烛,其中“宗教”可在“倫理”(道德)的意義上理解。)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科學镀首、藝術坟漱、人文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哄。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由科學成翩、藝術觅捆、人文三個方面組成÷榈校科學代表真栅炒,屬于理智層面,是理性反應术羔;藝術代表美赢赊,屬于激情層面,是感性反應级历;人文代表善释移,屬于虔誠層面,是悟性反應寥殖。
我們大多數人是科學方面占到了90%玩讳,而藝術和人文兩方面只占到了10%。理想的狀態(tài)是科學扛禽、藝術锋边、人文各占三分之一。
如何能從比例嚴重失調的狀態(tài)調整到比例均衡的狀態(tài)编曼?這其中起作用的是——愛!
我們要想更具人文情懷剩辟,要想能真正理解他人掐场,離不開愛往扔。
泰戈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芑В”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對什么是愛萍膛、什么是理解有如下闡述:
所有的愛常常包含著共同的基本要素:關心、責任嚷堡、尊重和了解蝗罗。
人們只有認識對方,了解對方才能尊重對方蝌戒。如果不以了解為基礎串塑,關心和責任心都會是盲目的,而如果不是從關懷的角度出發(fā)去了解對方北苟,這種了解也是無益的桩匪。了解有多種層次。作為愛的要素之一的了解是要深入事物的內部友鼻,而不是滿足于一知半解傻昙。我只有用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人,而把對自己的興趣退居二位彩扔,我才能了解對方妆档。譬如:我可以知道這個人在生氣,即使他自己不表露出來虫碉。但我還可以更進一步去了解他贾惦,然后就知道,他很害怕和不安蔗衡,他感到孤獨和受到良心的譴責纤虽。這樣我就明白他的生氣只是內部更深的東西的反映,這時我眼中的他不再是一個發(fā)怒的人绞惦,而是一個處在恐懼和惶恐不安之中的受苦的人逼纸。
理解是愛的要素之一,理解離不開關心济蝉、尊重和責任杰刽。理解有多個層面,真正的理解是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王滤,能把對方當成活生生的人贺嫂,能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去深入體驗和感受雁乡。
許又新教授在《心理治療基礎》一書中寫到:
神經癥病人的出路是第喳,學會理解和關心別人。一旦主動愛別人的能力提高了踱稍,發(fā)展了曲饱,一個人就會感到他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里悠抹。
同理,我們要逐漸學著真正去理解他人扩淀,一旦自己的這種理解能力提高了楔敌,就會被別人理解。在問“誰能理解我”之前驻谆,先問問“我又能理解誰卵凑?!”
讓我們學習愛的藝術胜臊、練習愛的技術勺卢,讓心中的愛充盈流動起來,不強求別人理解区端,而是先學著去理解他人值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