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今天要說一部“霸屏劇”。
最近它收視奪冠介杆,人氣挺旺褥符。
奪不奪冠表妹不管龙誊,反正是沖著主演李易峰去的,這劇叫——
《麻雀》
這部劇的關(guān)注度喷楣,少有地呈現(xiàn)波浪形——
李易峰的加盟趟大,讓它在開播前就受矚目。
誰知剛開播抡蛙,反響一般护昧。
播出四集后魂迄,又開飆粗截,登頂。
豆瓣穩(wěn)定在7分以上捣炬。
它改編自海飛的同名小說熊昌。
故事發(fā)生在1940年汪偽政府控制下的上海绽榛。
汪偽政府在日本控制下,成立“特別行動組”婿屹。
專門秘密逮捕抗日工作者灭美。
“特別行動組”組長畢忠良,由張魯一飾演昂利。
李易峰扮演的是特別行動組届腐,一分隊隊長陳深。
另一身份蜂奸,是中共安插在行動組內(nèi)的間諜犁苏,代號“麻雀”。
對于史實扩所,《麻雀》給出的尊重是相當(dāng)不少的围详。
稱謂上就有考究。
作為特務(wù)處頭子的畢忠良祖屏,手下都稱他為“處座”助赞。
這是從國民黨時期延續(xù)下來,對處長級人物的尊稱袁勺。
再看民間的稱謂雹食。
中共特工要把秘密信息張貼在街上的布告欄上。
對了魁兼!眼尖如表妹婉徘,就發(fā)現(xiàn)了一張不起眼的“結(jié)婚啟示”。
上面赫然用“兩位先生”來形容結(jié)婚主角咐汞!
WTF盖呼?竟然開放到在大街上出柜?
……才怪化撕。
在民國時期几晤,“先生”也可以是對女學(xué)者或德高望重、有社會影響力的女性尊稱植阴。
比如大家公認(rèn)的宋慶齡先生蟹瘾、冰心先生。
不光稱謂有門道掠手,道具也講究憾朴。
女特務(wù),用的是小巧易控制的微型手槍——
掌心雷喷鸽。
這款90年代初由美國人發(fā)明的微型手槍众雷,是民國間諜的標(biāo)配。
要承認(rèn),這部劇在制作上砾省,絲絲入扣鸡岗,的確把觀眾帶回了民國。
但……這也是《麻雀》僅有的優(yōu)點了编兄。
因為有了李易峰的加盟轩性,本劇還一度號稱“最高顏值諜戰(zhàn)劇”。
諜戰(zhàn)和顏值有個卵關(guān)系……你當(dāng)革命工作就只是色誘嗎狠鸳?
反正表妹忍痛也不得不說——
他的表演揣苏,壞了整鍋粥。
陳深是偽裝成漢奸的……中共臥底件舵。
可惜舒岸,表妹在劇里看到的,只有前半句芦圾。
兩張圖就夠說明蛾派。
親眼目睹自己的嫂子、革命戰(zhàn)友个少,中槍倒下——
這是他在敵人面前強(qiáng)裝一點都不傷感的樣子洪乍。
這是敵人離開后,凝視戰(zhàn)友留下的血跡時(一點都不傷感)的樣子夜焦。
妥妥的漢奸啊壳澳,這是當(dāng)過“黃埔軍校老師”的人?
當(dāng)然茫经,《麻雀》的陣容里除了鮮肉巷波,還是有很多實力派演員。
拍過《紅色》《亂世書香》等優(yōu)質(zhì)劇集的張魯一就是代表卸伞。
李易峰跟他抹镊,少不了演技“互飆”。
每到這種“互飆”時刻荤傲,表妹都會想起一首歌垮耳。
薛之謙的《演員》——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
演視而不見
張魯一專注念臺詞的時候,李易峰只有瞪眼遂黍、皺眉终佛、撐鼻孔——
號稱“小動作三連拍”。
其他表情上雾家,沒有任何反饋铃彰。
說好的小鮮肉VS老戲骨“激情碰撞”……
最后變成一場懸殊的“激情車禍”。
諜戰(zhàn)劇的緊張感芯咧,沒有牙捉。
臥底復(fù)雜的心理活動妹田,看不到。
除了張魯一鹃共,隨手拿一個配角都能秒殺。
飾演陳深助手“扁頭”的楊政驶拱,作為成龍大哥的徒弟霜浴。
每一個小動作,都把小人物的無知憨厚做到位蓝纲。
王勁松飾演的頂頭上司阴孟,一個眼神就透出背后瘆人的氣場。
不過導(dǎo)演似乎也心里明白税迷,想方設(shè)法試圖彌補(bǔ)永丝。
演技不行,那就把最“有戲”的眼睛——
放大箭养。
再放大慕嚷。
誰說沒演技!眼珠子明明在轉(zhuǎn)哦毕泌!
小鮮肉的演技喝检,唉,表妹實在指望不來撼泛。
那演技到底怎么來的挠说?
劇中的演員李小冉在接受采訪時就說,一場被拷打的戲愿题,為了要演出被打之后一激靈的感覺——
就往身上扔冰塊损俭。
雖然被打的戲份最后并沒有出現(xiàn)
世上哪來那么多天才?從來下的都是笨功夫潘酗。
反觀李易峰“拍”的動作戲——
鏡頭切切切杆兵,剪剪剪,全程不露臉仔夺。
只需要最后來一個帥氣Ending拧咳。
這么演,何來進(jìn)步囚灼?
不信看《麻雀》之后拍的《青云志》骆膝。
該癱還是癱。
同樣是青春諜戰(zhàn)劇的《偽裝者》灶体。
論顏值阅签,胡歌不比李易峰差。
但論演技蝎抽,胡歌卻甩他九條街政钟。
同樣是第一次開槍時的緊張——
顫抖路克,喘氣,眼神猶豫养交。
退縮后又下定決心精算,眼神里再度堅毅。
能看出碎连,胡歌一直在分拆每個細(xì)節(jié)灰羽,用心雕琢自己。
而女主角周冬雨鱼辙,角色是個菜鳥特工廉嚼。
小女生的演技,目前算勉強(qiáng)及格倒戏。
但隨著劇情深入怠噪,人物成長——
如果演技不精進(jìn),一樣撐不住杜跷。
扛大旗的演員都靠不住傍念,那劇情呢?
許多人形容《麻雀》的劇情“燒腦”葛闷。
設(shè)定上——
國捂寿、共、汪偽孵运,三方對峙秦陋。
暗流涌動,勢均力敵治笨。
的確燒腦驳概。
但燒著燒著,火就滅了旷赖。
每次劇情稍有一點起伏——
開始瘋狂閃回顺又,再加上一大段旁白。
閃回的內(nèi)容等孵,都是上一集稚照,甚至本集剛播過的。
……你當(dāng)表妹腦子已經(jīng)燒壞了俯萌?
@楚北捷的護(hù)心鏡:
諜戰(zhàn)劇總閃什么閃肮肌?我看到啥地方我記得好嗎咐熙?弱恒!
不僅觀眾,劇中的角色也會當(dāng)場秒變智障棋恼。
一模一樣的臺詞返弹,說兩遍——
而且只隔了兩集啊锈玉。
第4集:
第7集:
天哪,為什么上頭會派一個失憶的來搞革命工作义起?拉背!
臺詞、畫面不斷重復(fù)默终。
各種慢鏡椅棺、旁白濫竽充數(shù)。
說白了穷蛹,《麻雀》就是一塊注水肉。
一部只有200頁昼汗、10萬字左右的小說——
硬是拍出60集的劇肴熏。
本劇最終制作費共1.5億,四個主演的片酬就花掉三分之一顷窒。
李易峰一個人蛙吏,據(jù)說就占了2600萬。(資料摘自網(wǎng)站“投資界”)
花大價錢為作品貼上“高顏值”的標(biāo)簽鞋吉,強(qiáng)行拼湊所謂“偶像+實力”的演員陣容鸦做。
卻在內(nèi)容上偷工減料。
甚至催生出專供各種粉絲舔屏的看劇按鈕“只看TA”谓着。
可選擇只看某一位演員出現(xiàn)“精華”片段泼诱,其他內(nèi)容自動跳過。
從制作到營銷——
典型的快餐式思維赊锚。
最后來到觀眾面前的治筒,就是一個兩頭不到岸的“怪物”。
雖然目前《麻雀》只播到第10集舷蒲。
但在表妹看來——
你不尊重劇情耸袜,不尊重演技,就是不尊重觀眾智商牲平。
再看臉的妹紙堤框,也是有尊嚴(yán)的。
這屏纵柿,妹紙我說不舔就不舔了蜈抓!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助理:鄭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