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催人老 風定落花香
——談老四題
庭花開了又謝持痰,院柳綠了又黃,颯颯西風勁吹祟蚀,恍若冬日飄雪模樣共啃。歲月輪回太匆忙。冷落了秋月暂题,辜負了春光。也曾迷茫究珊,也曾彷徨薪者。流年似水,幾度滄桑剿涮,待驀然回首環(huán)顧言津,交游零落攻人,故人余幾,均非昔日面龐悬槽。
之一
甚矣吾老矣
時間過的真是很快怀吻,轉瞬間,秋去冬來初婆。去年還陸續(xù)寫了一些“博文”蓬坡,今年稍一偷懶,還沒靜下心來動筆磅叛,丙申年就所剩無幾了屑咳。仔細推算,退休已經(jīng)幾年了弊琴,雖然沒有了以往的壓力和緊張感兆龙,但似乎每天依然是起早睡晚、忙忙碌碌敲董,不知所以紫皇,不計所為,尋樂乎腋寨?無聊乎聪铺?不得而知。但日復一日精置,還真的不知道“時間都去哪兒了”计寇?一首平白無華的歌曲,真是道出了許多人心中的困惑脂倦。(
“子在川上曰番宁,逝者如斯夫”。在那些無由記錄的平常的日子里赖阻,或看看書蝶押、或上上網(wǎng),偶爾也“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去南方游覽一下風光火欧、欣賞一下美景棋电、伸展一下老胳膊老腿;有時也“把酒言歡”苇侵、笑談“天下英雄誰敵手赶盔?曹劉”;“當其欣于所遇榆浓,暫得于己于未,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王羲之《蘭亭序》),倒也優(yōu)哉游哉烘浦。
光陰荏苒抖坪,歲月無情。茫茫人海闷叉,有很多與我們擦肩而過擦俐;悠悠世事,有很多已成過眼云煙握侧。說來也很奇怪蚯瞧,雖然賦閑在家已經(jīng)幾年,但往日里曾經(jīng)的一些事藕咏、一些人還時匙粗縈繞在腦海、浮現(xiàn)在眼前孽查,有的雖然過去了很久很久饥悴,還好像是剛剛發(fā)生在昨天那樣清晰。一些眼下剛剛做過的事反而常常被忘記盲再、想不起來西设。一位朋友告訴我,這是人進入衰老的一種跡象答朋。對此贷揽,我并沒有在意,因為每次與同事相聚梦碗、與朋友相逢禽绪,都說我與以前一樣,不像退休的年齡洪规。此話是實情還是恭維印屁?我心里也清楚,老還是老了一些斩例,但程度如何雄人,并非了然。清代乾隆皇帝有一首《率題》詩:“人夸不似老年象念赶,一笑付之半信疑础钠。設使廿年前面目,又何須藉爾夸為”叉谜,這是多么坦誠的告白啊旗吁,當你還在年輕時,有誰還來夸贊你年輕呢停局?如果真是那樣阵漏,你一定會感到莫名其妙的∽っ瘢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富裕了,醫(yī)療條件也有很大改善履怯,人的壽命也增長了,有些人的相貌及心理可能會顯得年輕一些裆泳,但生理年齡畢竟進入了老年叹洲,有些“部件”已經(jīng)老化了,已經(jīng)不似當年了工禾,這也是事實运提。宋代詩人樓鑰有首詩:“老去光陰如小春,如何比得少年人闻葵。君看桃李春風后民泵,縱有花開不是真”。人活到這把年齡槽畔,雖還不能稱為“古來稀”栈妆,身體各個器官老化這是正常的、自然的厢钧,沒有什么不可理解鳞尔。即使費盡心機去“美容”、去“捯飭”早直,看上去好像是年輕了一些寥假,那也只是表面現(xiàn)象、只是“小陽春”而已霞扬。
一個偶然糕韧,在一面明亮的鏡子中,我認真的看到了一個真實的自己:頭發(fā)灰白稀疏喻圃、顏面沒有了光澤萤彩,粗糙而又夾雜著斑駁,一臉滄桑级及,怪怪的乒疏。好像很陌生,又好像很熟悉饮焦。不能否認怕吴,“甚矣吾衰矣”(《論語.述而》)。神不知鬼不覺县踢,活著活著就老了转绷,想著想著就老了。正像那首歌中唱的那樣:“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硼啤、“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拋议经,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南宋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一切來得是那樣自然煞肾,又悄無聲息,雖說心理有準備损合,但或多或少也有些讓人措不及防福压。難怪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有“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的詩句,年齡大了纠修,“顏值”自然很低了撵溃,“眼不見心不煩”绣否,少照鏡子泞当,心中可能會多一些自信吧∑娴撸“年年歲歲花相似败去,歲歲年年人不同”(唐代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公道世間唯白發(fā)烈拒,貴人頭上不曾饒”(唐代詩人杜牧《送隱者》)圆裕。其實年老色衰、齒缺發(fā)稀這都是自然規(guī)律缺菌,不論貴賤葫辐。所以也無可恐懼,不認也得認了伴郁。
唐代詩人白居易和劉禹錫有兩首相互贈答的詩耿战,把年老的感觸說得非常形象、逼真焊傅。白居易《詠老贈夢得》:“與君俱老矣剂陡,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狐胎,頭慵朝未梳鸭栖。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握巢。懶照新磨鏡晕鹊,休看小字書。情于故人重暴浦,跡共少年疏溅话。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余”歌焦;劉禹錫在《酬樂天詠老見示》中應答的詩句是“人誰不顧老飞几,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独撇,發(fā)稀冠自偏屑墨。廢書緣惜眼躁锁,多炙為隨年……”。從中年進入到老年卵史,是一個漸進而又漫長的過程战转,仔細悟來,也只是自己的大意程腹、沒有留意觀察而已匣吊。甚矣吾老矣!
人生苦短寸潦,在有限的命運旅途中,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張不衰老的面容社痛,都渴望青春常駐见转,永遠年輕。但歲月無情蒜哀,還是把我們從幼年慢慢的牽到了老年斩箫,如今,你面相年輕也好撵儿,你長得年老也罷乘客,一行深深的足跡會訴說著各自曾經(jīng)的過往,我們應該細細的品味著這一成長淀歇、成熟的過程易核,不必為曾經(jīng)的年輕和今日的年老這一必然的結果而沮喪±四“富貴固難愛牡直,貧寒易得愁。休將少年態(tài)纳决,移作老年羞……”(宋代邵雍《立秋日川上作》)碰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