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閱《六榕寺志》的過程中幕与,對于六榕寺的歷史文化有個初步的了解,由于覺得里面有許多缺漏的字价淌,想通過查找資料申眼,看看是否能夠把缺漏字的地方補充完整。于是就自己把它打字弄成電子版蝉衣,以便于出門方便閱讀查找資料括尸。其實我查找資料只是一個單純的想法,正因為有這種單純的想法买乃,才使自己去一頁一頁的認真讀姻氨,認真的打字钓辆。如果按自己現(xiàn)前的速度操作剪验,也許要兩三年乃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是我覺得結果怎么樣并不是最重要的前联,最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功戚。
物我兩忘意派新,無情說法更傳神似嗤。六根清凈緣空性啸臀,大筆揮來迥脫塵。這首詩是云峰老和尚在《六榕寺志·觀畫有感》篇中寫的烁落。
“物我兩忘”是指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皆不可得乘粒。‘我’是指能緣之心伤塌;‘物’是指所緣之境灯萍。‘物’此處是指老和尚欣賞廣州市著名畫家吳子玉先生所畫的《緋桃瑞應圖》中的虛云老和尚以及趙少昂教授所畫的《竹禪圖》每聪。畫雖是無情物旦棉,但是無情物能更好體現(xiàn)緣起的一切事物無常無我性齿风。畫是由畫師們的意識形態(tài)所展現(xiàn)出來的事物,萬法為心識所現(xiàn)绑洛,外境本是幻化無常的救斑。六根緣六塵,如果內在的六根是清凈的真屯,所緣的外六塵境也是清凈的脸候,一切法畢竟清凈空無我性。但是一般人不了解緣起法绑蔫,總是迷于外境纪他,執(zhí)著有個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是真實存在的晾匠,認為有張真實的畫可得茶袒,從而在執(zhí)著中痛苦的生活。
老和尚的心境就是領悟到諸法的緣起無我性凉馆,才能不被于外境所迷惑薪寓,并能善安住于其中,興大法事澜共,利益有情向叉,而心無所著。正是因為對于緣起法義的理解嗦董,一切只是心所變母谎,所描畫出來的畫不過是體現(xiàn)一個人心中的思想境界。故能從欣賞一幅畫中體會到法的微妙京革,青青翠竹不非般若奇唤,郁郁黃花盡是法身。在現(xiàn)實生活中匹摇,我們所看到的一花一草咬扇,都是在對我們演說無常妙法。指導我們該如何去生活廊勃,如何去面對自己的人生懈贺。但由于對緣起法沒有正確理解,并缺少觀照力坡垫,總是令自己處于一種煩惱習氣現(xiàn)行梭灿,處于胡思亂想的一連串煩惱心所活動中,令煩惱情緒一直作怪冰悠,惱亂身心不得安寧堡妒。
當我在《六榕寺志》里閱讀到老和尚這首詩時,才覺知自己的內在正能量的潛能作用并沒有開發(fā)出來屿脐。如果內心世界里涕蚤,對于所熏修的佛法產(chǎn)生定解宪卿,勝解、就會在煩惱現(xiàn)行時產(chǎn)生作用万栅,有效地得到對治力佑钾。若體悟能緣之心與所緣之境是不可得的,“能所雙亡烦粒,物我雙泯休溶,萬物空寂,本來清凈扰她,何來煩憂兽掰?”
窗外飄來陣陣的桂花香,六根緣清凈徒役,物我雙亡演妙法孽尽,性空脫根塵。但愿能從自己所處在的生活環(huán)境中忧勿,去觀照內心杉女,覺知正念。用所學習的佛法在生活處事中鸳吸,去觀照自己熏挎,調伏自我。愿如老和尚那樣晌砾,內心喜悅坎拐,無論是看到什么、或者是做任何事养匈、接人待物哼勇、服務眾生、護持寺院乖寒、不僅沒有煩惱猴蹂;而且能從中培養(yǎng)自己的慈悲與智慧院溺,廣結佛法善緣楣嘁,迥脫根塵,安樂自在珍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