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莲兢,是未身處老境的人們決不能體會的境遇”。我讀完《我的母親手記》后贼穆,腦海中便浮現(xiàn)出這一句話。
《我的母親手記》為日本作家井上靖所著兰粉,全書分為《花·之·下》故痊、《月·之·光》和《雪·之·顏》三部分。作者以平實玖姑、細膩的語言愕秫,詳細記錄自父親離世后慨菱,母親老衰日益加重的過程,行文中也穿插著作者對“活著”的思考和對親情的感悟戴甩。
一符喝、母親腦中有個橡皮擦
在父親去世后,亟待解決的甜孤,便是已身處老境的母親以后如何生活的問題洲劣。母親在父親去世兩三年前記憶力就迅速衰退,因此當父親去世后课蔬,兒女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允許老耄的母親獨居故鄉(xiāng)老家囱稽。但母親卻對故鄉(xiāng)老家非常不舍,在經(jīng)兒女們一番勸說后二跋,母親才決定由作者最小的妹妹桑子照顧自己战惊。桑子與作者都住在東京,因此扎即,母親在東京居住期間吞获,偶爾也會來作者家里小住幾天。
雖然母親在父親去世前就已現(xiàn)出老態(tài)谚鄙,但居住東京后各拷,老衰更甚以往——同一句話、同一件事總是說了又說闷营,但自己卻毫無察覺烤黍,每次提起就像第一次講述一樣,充滿新鮮感傻盟;一個占據(jù)她腦中讓她不斷提起的名字會在某一天毫無預警地消失無蹤速蕊,然后被新的占據(jù)者取代。母親的腦中好像有一個橡皮擦娘赴,把她漫長的人生之線由近而遠地逐漸擦拭一空规哲,使她難以憶起人生后期發(fā)生的事情,就連相伴一生的父親诽表,她似乎也忘記了唉锌,即使在頭腦清醒的時候,也只能憶起當年照顧父親的辛勞竿奏,那些關于父親歡樂的記憶袄简,在母親腦海中蕩然無存。能夠被母親時常提起的议双,則是母親在十歲時認識的兩位少年痘番,其中一位是母親年少時傾慕的對象。
作者妻子美津見母親記憶日益減退,不禁發(fā)出“人生一世汞舱,無非徒然”的感慨伍纫。但人生一世,真的只是徒然嗎昂芜?那些細微難以察覺的精神愛戀莹规,都可以在一個人漫長的一生中持續(xù)存在,人生一世泌神,又怎會徒然呢良漱?值得或徒然,不過是審視角度不同罷了欢际。
二母市、所謂“愛別離苦”
在父親去世十年后,母親被作者的姐姐志賀子接回伊豆老家生活损趋。母親看似仍維持著十年前的老衰狀態(tài)患久,仍然精神矍鑠,但她的肉身卻難以抵抗老衰的侵蝕浑槽,整個人仿佛萎縮了一樣蒋失,瘦小單薄,充滿了難以捉摸的無常之感桐玻。在母親回伊豆老家生活了一年后篙挽,她的老衰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母親對世上的事情漸漸失去了感覺,不但認不出誰是誰镊靴,就連對來家里拜訪的客人也幾乎毫無反應铣卡。只有碰到年輕女孩的時候,會詢問對方是否結婚生子邑闲,在聽說有人去世的時候算行,會馬上找香奠帳,吩咐兒女們準備香奠事宜苫耸,即使是認識的人去世,母親也是如此儡陨,臉上毫無悲傷的表情褪子。
在啟一舅舅回國一年后,由于志賀子的丈夫因車禍住院骗村,作者便將母親接到輕井澤生活嫌褪,希望母親能夠在輕井澤度過愉悅而涼爽的夏天,作者的女兒芳子主動擔起了照顧母親的重任胚股。但事情并不像作者預想中那么順利笼痛,母親在輕井澤生活期間,總是吵著要回老家,全然忘記了當時是自己愿意接受作者的安排缨伊,前往輕井澤避暑的摘刑,母親的不配合讓作者及女兒芳子很是頭疼和不耐,但接下來發(fā)生的一系列事情改變了作者的看法刻坊。有一天傍晚枷恕,芳子陪同母親散步回來時,途中遇見一個女子谭胚,雙方并未進行任何交流徐块,但母親卻固執(zhí)地認為那名女子曾向自己問過路,甚至在返回家后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出去尋找那名迷途的女子灾而。在此事件后胡控,母親會不自覺的吟誦《孝女白菊》、《石童丸》旁趟、《雅加達書簡》中的部分詩句(這些詩句都是詩人因別離或思鄉(xiāng)铜犬,向讀者傳達一種永恒的悲涼之感),這是母親殘存的記憶里唯一能記得的詩句轻庆。作者此時才明白癣猾,原來一直緊緊揪住母親的,是“愛別離苦”余爆。
因為“愛別離苦”纷宇,母親深深陷入了與此相關的戲目里面,母親所表露出的情緒蛾方,也并非是她看待某一事物本身時的情緒像捶,而是她深陷于“愛別離苦”的戲目中,被自己幻想出的劇情感染而表露出的情緒桩砰。是呵拓春,人的一生,無非結婚亚隅、生育和死亡硼莽,所經(jīng)歷的情感,也無非是“愛別離苦”這四類煮纵。老衰使母親不斷從記憶中剔除那些不必要的情緒和事件懂鸵,唯一能使母親產(chǎn)生觸動的,無非“生老病死行疏,愛別離苦”而已匆光。
三、一個人的世界
母親于八十九歲的高齡與世長辭酿联,在她去世之前的一段時間终息,老衰的表現(xiàn)迥異于以往——母親開始脫離于現(xiàn)實世界夺巩,活在依據(jù)自己的感覺、截取現(xiàn)實的片段周崭,然后重組而成的世界柳譬,那是只有母親一個人存在的世界。此時的母親休傍,很多時候總是安靜的坐在房間的一角征绎,即使是吵鬧,也只是坐在那里吵吵而已磨取,很少起身做出實際行動人柿。她也不大能區(qū)分清晨與傍晚,只要她愿意忙厌,即使是清晨凫岖,也可以當作黃昏。兒子逢净、女兒哥放、孫女以及其他的親人,不知何時也被老衰的橡皮擦從她的記憶中抹去了爹土,她只是徒然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甥雕,根據(jù)自己獲取的信息和殘留的記憶碎片,重組成新的正在發(fā)生的事情胀茵,她在自己的世界中經(jīng)歷著悲歡離合社露,春秋冬夏,而這些琼娘,是除她以外的旁人所無法知悉的峭弟。
當作者接收到母親去世的噩耗時,并未像父親去世時那樣覺得遺憾脱拼,或許是跟母親相處的時日夠長瞒瘸,該說的話都說完了吧,所以除了發(fā)出“母親活了這么久熄浓,終究難免一死”的感慨外情臭,作者再也想不到要對母親說的話了。
四玉组、關懷與理解
比起衰老帶給人的悲涼無力之感谎柄,那些譬如成長之類的話題更容易得到人們的青睞,因為它總會使人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惯雳。正因如此,很少有人愿意關注老年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思維方式鸿摇,大家只是想當然的覺得石景,老人嘛,只要讓他吃飽穿暖就行了,哪還有那么多事呢潮孽?
但在《我的母親手記》一書中揪荣,作者通過描寫母親在不同時期的老衰狀態(tài),對人對事的看法以及若干生活小事往史,向我們揭示了一位母親在步入老境后的生活狀態(tài)和內心世界仗颈,讓我們對衰老有了新的認識——衰老雖然會使人行動遲緩、記憶力減退椎例,甚至常常不顧別人的感受說出一些非常自我的話挨决,做出旁人難以理解的行為,幼稚如小孩订歪。但我們要明白脖祈,這并不是老人自己的意愿,而是因為衰老作祟刷晋。衰老使他們被迫忘記了一些人和事盖高,削弱了他們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所以眼虱,他們往往難以理解那些未入老境的人們的想法喻奥,在他們現(xiàn)有的認知中,他們對于世間人和事的看法是再正常不過的捏悬。
之前見過很多衣著光鮮的老人撞蚕,穿梭于小區(qū)垃圾桶間,翻找著可賣廢品的垃圾邮破。我媽媽也曾見過一個穿著體面的老人诈豌,經(jīng)常在她上班的店前撿拾丟棄在地上未吸完的煙頭,用打火機顫巍巍地點燃抒和,猛吸兩口矫渔。我媽媽起初對老人的行為很是不解,后來聽人講述摧莽,才知道老人的退休工資都被兒子女兒拿走了庙洼,雖然兒女們能讓他吃飽穿暖,但卻不給他現(xiàn)金镊辕。多年的煙癮一時半會戒不了油够,又不敢向兒女們要錢買煙,只好偷偷出去撿拾別人丟棄的煙頭過過煙癮征懈。我不知道那些老人身處在以上的境況中是何種心情石咬,但就一個看客而言,我的內心卻充滿了難以言喻的酸澀卖哎。
誠然鬼悠,衰老顛覆了父母在我們心目中如超人般無所不能的形象删性,他們變得遲鈍、健忘焕窝、脾氣古怪蹬挺,但請別忘記,他們也曾予我們依靠它掂,曾是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呀巴帮。當我們長大時,他們卻老了虐秋。雖然我們不能阻擋時光的腳步榕茧,但起碼,我們可以多給予父母一些關懷熟妓、理解和尊重雪猪,使他們即使因衰老而身處于不為人知的孤獨中,也能感受到一份慰藉和溫暖起愈。
我們都將老去只恨,愿我們在記憶消逝之時都能被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