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我的家鄉(xiāng)是美麗而古老的肇慶端州。
關于家鄉(xiāng),我印象最深的是古城墻社露。城墻里面是端州古城,是肇慶府和端州區(qū)的起源琼娘,也是城鎮(zhèn)化之前的肇慶市經濟和政治中心峭弟,肇慶市政府至今仍在古城里面。
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脱拼,為了開路孟害,古城墻被破壞過。人民中路段開了窟窿挪拟,人民南路則斷開了一段,當時的“西門斜坡”是用水泥击你、瀝青澆灌到城墻兩側玉组,形成斜坡(做斜坡的原因是這一段要防洪),人和車從上面穿過(現(xiàn)已拆除恢復)丁侄。
難道那時候不知道保護文物嗎惯雳?不,是無奈之舉鸿摇。保護文物跟民生需求是矛盾的石景,有河堤之后,城墻的防洪作用逐漸消失,端州的古城墻保留得非常完整潮孽,與現(xiàn)代社會格格不入揪荣,如果不改造開路,連車都無法進出往史,居民工作生活十分不便仗颈。
當年沒有經濟條件讓居民搬遷墙歪,我童年時期在城墻上面玩昧旨,它被稱為“黃金之路”,有很多狗屎您机,環(huán)衛(wèi)工作只覆蓋正規(guī)道路订歪,覆蓋不到城墻上面脖祈。九十年代末,大量國企倒閉刷晋,工人下崗盖高,市里財政不寬裕,部分城墻青磚脫落掏秩,可能也沒余力去管理或舞。
沒錢辦不了事,創(chuàng)造價值才能獲取財富蒙幻,不是光喊口號就能有映凳。后來,2014年古城墻申遺邮破,2016年起草和制定诈豌、2017年正式施行肇慶古城墻保護條例,開始系統(tǒng)性地保護和修復古城墻抒和。
隨著老一輩逐漸離去矫渔,社區(qū)老化,改造壓力減輕摧莽,也許再過十幾二十年庙洼,城墻里面就不會再有住戶了。古城的沙盤被放進市里的博物館镊辕,人們會偶爾看一下端州古城油够,回憶那段悠長的歷史。
1992年肇慶市端州區(qū)的人均GDP 5900元征懈,中國人均GDP 2343元石咬;1999年端州區(qū)人均GDP 17008元,中國人均GDP 7294元卖哎;到2023年鬼悠,端州區(qū)人均GDP 7.88萬元删性,中國人均GDP 9.17萬元。與大多數(shù)落寞的古城焕窝、古鎮(zhèn)一樣蹬挺,端州從身為肇慶的主城區(qū)、遙遙領先袜啃,到落后于人均汗侵,九十年代和千禧年代的端城輝煌已經不再。
圖片
走在城墻上群发,看一磚一瓦晰韵、一草一木,感受時間的沉淀熟妓、歷史的滄桑雪猪,我更喜歡看小巷斑駁的青石路、蛛網(wǎng)般的電線起愈、形形色色的老店鋪只恨,而不是被改造成千篇一律的網(wǎng)紅騎樓街。走在城中路抬虽,觸摸它堅定的靈魂官觅,這里是我的精神據(jù)點。也許有一天阐污,古城會再次迎來機遇休涤,重新煥發(fā)光彩。
我們身體走出了城墻笛辟,更需打破心中之墻功氨。2025年,縱情向前手幢,我要像你一樣勇敢捷凄。
原文請點擊:我的家鄉(xiāng)肇慶端州
微信公眾號:小修羅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