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淘钟,最好的教養(yǎng)在路上——這句話我一直奉為信條,所以陪毡,也一直努力地在實踐著米母。
以前帶娃自由行,無論國內(nèi)還是國外毡琉,都是以我對不到5歲的娃進行身體力行的“教養(yǎng)”為主铁瞒,可是,今年的這次行走桅滋,卻讓我重新修訂了自己的信條……
事情起源于在奧斯陸街頭慧耍,觀看一位黑人小伙的籃球表演。一路過被圍了一圈人的表演現(xiàn)場虱歪,我女兒就走不動路了蜂绎,黑人小伙相當(dāng)賣力地喊叫,以盡可能地吸引過路人的注意笋鄙,讓他們駐足师枣。
可是,從他一開始的運球技術(shù)和滿嘴跑火車的吆喝萧落,以及每一句都不離開“錢”的快餐語言践美,還硬拽了兩個很小的孩子進場配合他表演洗贰,我就知道,這不過是他用來讓圍觀者掏錢的花哨的噱頭陨倡。不過敛滋,也可以理解,這畢竟是他的謀生方式兴革,只要沒有觸犯法律和違背道德绎晃,無所謂好壞和對錯。
于是杂曲,我想拉著女兒離開庶艾,可小妮子死活不愿意走,反而越來越往里面躥擎勘,我又不想聽黑人小伙的忽悠咱揍,只好守在外圍,看藍天白云棚饵,看悠悠行人煤裙,看櫛比鱗次的高樓,看琳瑯滿目的商鋪噪漾。
終于結(jié)束了硼砰,小妮子躥了出來,我們倆繼續(xù)往前走怪与,邊走邊聊天夺刑。我說:剛才那個叔叔的表演,你覺得怎么樣分别?女兒反問我:你覺得呢?我說:不怎么樣存淫!都是唬人的噱頭耘斩,整場就聽到他自己在不停地說話,忽悠大家桅咆,沒什么特別的表演和技巧括授。小妮子來了句:可是,我覺得好看呀岩饼!
聽到這句話荚虚,一開始我并沒有放在心上,可是越走我越覺得不對味籍茧,陷入了反思:我的看法不能替代孩子的想法版述,我覺得不好看沒意思,并不代表孩子也這么認為寞冯,所以渴析,我沒有權(quán)利替孩子做決定晚伙,更何況,黑人小伙的表演再拙劣俭茧,只要能給小妮子帶來快樂和歡笑咆疗,那么就應(yīng)該給他支付報酬,就應(yīng)該給予贊賞母债。
于是午磁,第二天一早女兒醒來,我向女兒道歉毡们,說媽媽昨天做錯了漓踢,得向你道歉。女兒一頭霧水漏隐,問什么事喧半?我說就是昨天你看那個黑人叔叔的籃球表演呀,我覺得不好看青责,可是你覺得很好玩挺据,對不對?女兒點點頭脖隶。我接著說:既然你覺得好玩扁耐,很開心,你就得給他支付應(yīng)得的報酬产阱,因為叔叔是靠表演來掙錢的婉称。如果每個人看完了之后,都不付錢构蹬,那么叔叔拿什么去買東西吃呢王暗?
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庄敛,問我:媽媽藻烤,要是我看完了覺得不好看呢涎显?就不用付錢了么?我說:如果你覺得不好看缺前,中間就會走衅码,不會看完的逝段。如果你一直看完了人家的表演亿驾,那就得付錢儡蔓。否則就是對別人勞動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女兒似乎更困惑了:媽媽,什么是尊重?天,我怎么越解釋復(fù)雜了,只好接著說:尊重就是,打個比方哈与帆,爸爸媽媽只有工作才能掙錢買吃的買房子袄秩,而且我們越努力,錢才會掙得越多,才能帶你出來玩,對不對寒跳?如果,我們工作得很好竹椒,老板也覺得我們做得不錯童太,可是除了鼓鼓掌表揚幾句,就是不給我們發(fā)工資胸完,你說书释,這樣的老板做的對么?
女兒搖搖頭說:不對赊窥,不發(fā)工資我們就沒有錢了爆惧。我說對呀,那個黑人叔叔也一樣锨能,表演就是他的工作扯再,大家要是看完了都不付錢,那叔叔就沒錢了址遇。下次如果我們再遇到這樣的事情熄阻,只要你喜歡看,看完了就要付錢給努力表演的人倔约。好么秃殉?
女兒脆生生地應(yīng)了句:好!
這也讓我想到了自己十幾年前剛出國那會兒,在大街上看到進行藝術(shù)表演(比如拉小提琴钾军、彈吉他鳄袍、畫畫等等)或者雜耍的,覺得不錯吏恭,駐足欣賞一下拗小,拿起手機拍張照片或者錄一小段視頻,就無知無覺地走了砸泛。后來慢慢覺得這么做真的有欠妥當(dāng)十籍,無論是拍照還是視頻,我都在消費別人的辛勤勞動和付出唇礁,就得付費勾栗,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盏筐!
此外围俘,還有一些行為和禮儀上的細節(jié),也讓我很是慚愧自己來自于一張口就說擁有上下五千年華夏文明沉淀的禮儀之邦琢融,因為相比之下界牡,我們確實做得太不夠了。于是漾抬,在路上宿亡,我漸漸學(xué)會了——
進門之后,要回頭看看后面有沒有人跟著纳令,如果有挽荠,請為別人扶著門,而不是自顧自地撒手就走平绩;
在廁所洗完手后圈匆,如果不是抽紙擦手,而是連在一起往外拉的那種一卷一卷的布捏雌,自己擦完手后跃赚,要記得把干凈的布拉下來;
開車時性湿,如果右拐彎時有行人在過馬路纬傲,便會放慢車速甚至停下來讓他們先走,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急脾氣肤频,能自己先過就先過嘹锁;
在任何信息咨詢或者售賣點(包括車票),即使有問題需要首先問清楚才能決定買什么着裹、怎么買,也得老老實實排隊,輪到自己后才可以發(fā)問骇扇,不可以在工作人員還在接待別人時摔竿,湊到一旁說“不好意思,我就問個問題少孝,不是插隊……”继低。而且,就算這么做了稍走,工作人員也會客客氣氣地對你說“不好意思袁翁,還沒輪到你,請排隊”婿脸。
………
總之粱胜,這一路一路,帶著女兒狐树,反思自己焙压,讓我體會到了尊重(包括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和利他(即與人方便則與己方便)的真正含義抑钟,并在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涯曲。
所以,我重新修訂了我的信條:最好的教養(yǎng)依然在路上在塔,不僅僅對孩子幻件,對我亦是如此。
孩子蛔溃,愿我們都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绰沥;讓我們一起在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城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