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姑蘇區(qū)雙塔街道鐘樓社區(qū),有這樣一個讓鄰居們敬佩和羨慕的家庭:丈夫王恤民遣铝,因病致盲佑刷,這時,妻子汪美娟成了他的另一雙眼酿炸。也正是有了妻子的默默支持瘫絮,即使王恤民在全盲后,還能在大學講臺上一站就是8年填硕。
王恤民出生于1936年麦萤,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王恤民的整個童年充斥著饑餓與恐懼。10歲起壮莹,他患上了“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疾病翅帜,視物日漸模糊。盡管如此垛孔,他每天抓緊點滴時間讀書寫字藕甩。1956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蘇州大學前身江蘇師范學院攻讀化學專業(yè)周荐。四年后,他作為優(yōu)秀畢業(yè)生留校任教僵娃,開始了他的講壇生涯概作。1963年,王恤民和汪美娟喜結(jié)連理默怨,但是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和科研工作讯榕,使王恤民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的癥狀越發(fā)嚴重,從1978年開始匙睹,他必須戴上高度老花鏡再加放大鏡才能看書寫字愚屁,幾經(jīng)治療,他的視力依然沒能得到多少改善痕檬。幾近失明的王恤民此時隱隱覺得霎槐,命運留給自己的光明已經(jīng)不多,為了抓住這段寶貴的光陰梦谜,他每天廢寢忘食將所有的時間用于科研和備課丘跌,寒暑假甚至春節(jié)也絲毫不肯松懈。他給自己教授的每節(jié)課作了全程錄音唁桩,一有時間就在妻子汪美娟的幫助下整理和校對錄音教材闭树,制作各種課件教案,為失明后繼續(xù)教學做充分的準備荒澡。
1989年的一天报辱,王恤民清晨醒來感覺自己眼前僅有的一點光感也消失了,世界頓時陷入了一片黑暗单山,同事們都勸他提前退休碍现,但他舍不得站了幾十年的講臺。沒有了視力饥侵,教書仿佛變成了天方夜譚鸵赫,妻子汪美娟卻說,“你教吧躏升,從此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辩棒。我會牽著你的手,帶你走上講臺∫徽觯”從那以后钻弄,蘇州大學總會出現(xiàn)一對牽著手的老夫妻,妻子在前者吁,丈夫在后窘俺,兩手相握,走得很慢卻很踏實复凳。王恤民說瘤泪,如果沒有妻子,他根本沒有辦法再繼續(xù)教書育八。妻子很辛苦对途,每天下班后收拾好家里,就坐在燈下給他寫板書髓棋。不僅是板書实檀,還有按時出版供國內(nèi)高校學生使用的參考書,她又為丈夫校對按声、謄寫了幾十萬字的書稿膳犹。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签则,在妻子的支持下须床,全盲以后的王恤民又在講臺上站了8年。談起自己為什么不提前退休怀愧,王恤民說侨颈,“我不想整天在家里無所事事,教書就是我的事業(yè)芯义,學生就是我的孩子哈垢。”憑借出色的教學成果和對教學改革貢獻扛拨,從1989年起耘分,王恤民先后獲得蘇州大學校級優(yōu)秀教育獎,江蘇省優(yōu)秀教育獎绑警,并成為蘇州大學第一位榮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的教育工作者求泰,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5年退休后计盒,王恤民當選為蘇州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副主席渴频、市盲人協(xié)會主席。2000年北启,他發(fā)起組建了盲人自強報告團卜朗,每年多次深入學校拔第、社區(qū)以及監(jiān)獄、看守所场钉,面向不同對象講述自己自立自強的故事蚊俺。盲人自強報告團的一次次義務宣講,不僅廣泛傳遞了正能量逛万,更讓全社會更加了解盲人這個特殊的困難群體泳猬,看到了他們身上那股不服輸?shù)捻g勁,同時激發(fā)了全社會關愛盲人群體的意識宇植。
“活一天得封,我就要做一天有意義的事〉鄙矗”經(jīng)過王恤民的努力呛每,2001年蘇州圖書館新館正式在一樓設立了盲文閱覽室,成為盲人朋友學習知識的園地坡氯;經(jīng)常邀請志愿者來這里為盲人朋友讀報,講故事洋腮,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箫柳。
王恤民說,在盲人協(xié)會成員們的奔走努力下啥供,如今蘇州的公共無障礙設施越來越完善悯恍,為盲人朋友出行提供了盡可能的方便,社會越來越尊重和體諒盲人伙狐,這樣的結(jié)果涮毫,也令他無比感動和欣慰。
友情提示:
1贷屎、做為熱心人士的你罢防,歡迎轉(zhuǎn)發(fā)擴散,將愛傳遞出去唉侄,讓更多人能參與到助盲的行列中咒吐。
2、做為盲人的我們属划,會將這份感恩放在心中恬叹,用自己的行動回饋給幫助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