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抗金是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放吩,從南宋到清代流傳下很多戲曲渡紫,比如南戲《東窗事犯》莉测、徽劇《朱仙鎮(zhèn)》捣卤、京劇《八大錘》鸠项、昆劇《牛頭山》等等。
至今還有人堅信,如果宋高宗不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飛退兵扬舒,岳家軍一定會直搗黃龍御蒲,收復失地厚满。
遺憾的是,今日的我們?nèi)绻麖纳系垡暯莵砜椿醯耍睋v黃龍只能是一個不能實現(xiàn)的夢想。
岳飛抗金這段歷史中共有兩團“迷霧”。
第一處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是“朱仙鎮(zhèn)大捷”,據(jù)岳飛的孫子岳珂《鄂王行實編年》記載鲜滩,在朱仙鎮(zhèn)(今日開封市祥符區(qū))500岳家軍大破金國10萬大軍。
此事被元代史官脫脫和阿魯圖記錄在《宋史》中:
“飛進軍朱仙鎮(zhèn),距汴京四十五里,與兀術(shù)對壘而陣,遣驍將以背嵬騎五百奮擊,大破之,兀術(shù)遁還汴京∨坠茫”
但是國內(nèi)外史學界有人斷言毫目,朱仙鎮(zhèn)之役完全出于岳珂的虛構(gòu)浆西,主要理由是紹興十年的宋高宗詔札和岳飛捷奏沒有提及朱仙鎮(zhèn)大捷抄肖,而且《三朝北盟會編》管毙、《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興十三處戰(zhàn)功錄》也都沒有提到桌硫。
畢竟岳飛死后夭咬,宋高宗與秦檜干預史官,岳飛后人也在美化岳家軍铆隘。等到宋孝宗為岳飛平反卓舵,自然又要修改一部分史料。直到元代的宰相脫脫懷著對岳飛極大的敬意編修了《宋史》膀钠,關(guān)于岳飛的史料早已被修改得真?zhèn)坞y辨了掏湾。
第二處“迷霧”是“十二道金牌”。
《宋史》中記載:“一日奉十二金字牌肿嘲,飛憤惋泣下”融击。《說岳全傳》中寫道:“不一時間睦刃,一連接到十二道金牌砚嘴。”
杭州到開封涩拙,直線距離約800公里际长,皇帝在一日之內(nèi)不可能得到岳飛的回復。那么宋高宗不等岳飛的回復兴泥,連發(fā)十二道相同的命令工育,確實很難令人信服。
況且關(guān)于金字牌的內(nèi)容搓彻,如此重要的政府文書如绸,官方史料竟然沒有任何記載,不禁令人生疑旭贬。
很顯然怔接,從官家史書或文學作品中無論如何推演,終究是徒勞稀轨。
今天的我們可以利用地理扼脐、歷史、經(jīng)濟等諸多學科知識奋刽,站在上帝的視角瓦侮,心懷理解之同情去再看這段歷史艰赞。
誠然,岳飛確實是一位出色的進攻型軍事將領(lǐng)肚吏,尤其是在武力孱弱的南宋尤其閃亮方妖。
下面是岳飛抗金的精彩履歷:
31歲轩触,第一次北伐澄成,從鄂州出發(fā),收復了郢州(今湖北武漢)槐壳、襄陽坞生、新野仔役,在廬州(今安徽合肥)大敗金軍;
33歲是己,第二次北伐又兵,收復商州(今陜西商洛)、虢州(今河南靈寶)卒废;
37年沛厨,第三次北伐,收復穎昌府(今河南許昌)摔认、郾城(河南漯河)逆皮、鄭州、河南府(今河南洛陽)等十余州郡参袱。
黃龍府位于今天長春市農(nóng)安縣境內(nèi)电谣,是遼金時代的軍事重鎮(zhèn)。黃龍府北面有松花江抹蚀、兩側(cè)有東剿牺、西遼河的天然屏障,是一個進可戰(zhàn)环壤、退可守的地方晒来。
徽欽二帝最終囚禁的地方,是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郑现。緯度接近于俄羅斯貝加爾湖湃崩,一到冬天便是冰天雪地。
岳飛為了激勵士兵喊出“直抵黃龍府接箫,與諸軍痛飲耳”攒读、“迎二圣還朝”等豪言壯志,也就是說辛友,不僅要打到黃龍府整陌,還要攻破黃龍府管轄的五國城。
實際上,岳飛的這句口號泌辫,也僅僅是一個口號,是象征性意義大于實際軍事意義的口號九默,要知道岳飛連開封都沒有收回來震放,怎么可能打到現(xiàn)在的黑龍江?
在冷兵器時代進軍黑龍江驼修,這絕對是一個終極挑戰(zhàn)殿遂,何況進攻方還是偏安一隅、內(nèi)耗極大的南宋乙各。
南宋時期棉花還沒有普及墨礁,到了明代棉衣棉被才是進入尋常百姓家。
那么耳峦,沒有棉花恩静,南宋將士如何御寒呢?
西晉巨富石崇蹲坷,沒有棉衣但有錢驶乾,他在墻上掛錦繡壁毯、用大雁毛做幔帳循签、在地上鋪西域毛毯级乐。
北宋陸游沒有棉被也沒有錢,當他收到了好友朱熹送來的紙被子县匠,感動不已风科,寫了一首詩名為《謝朱元晦贈紙被》:“紙被圍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軟于棉”乞旦,陸游說著紙被被狐貍毛要白贼穆,比棉被要軟,其實這是陸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杆查。
棉花在宋朝是進口奢飾品扮惦,要么從非洲經(jīng)西域傳至中原,要么從印度經(jīng)東南亞傳播的福建亲桦,只有王孫公子才能穿得起崖蜜,在南宋的考古中只有貴族的墓穴中才能發(fā)現(xiàn)棉毯子。
南宋軍士買不起絲綢客峭、穿不上棉衣豫领,所以麻布衣才是標配。穿著麻布衣的南宋士兵舔琅,一旦深入東北腹地等恐,遭遇寒冬,后果不堪設(shè)想。
這并非在抹黑岳家軍的戰(zhàn)績课蔬,因為燕云十八州這一帶一直是中原政權(quán)的軟肋囱稽。
燕云十八州以南是農(nóng)耕民族,以北是游牧民族二跋,兩者長期反復拉鋸战惊。但是雙方需求不對等,農(nóng)耕民族自給自足扎即,有天然的保守性吞获,草原上的牛羊?qū)τ谵r(nóng)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北方游牧民族為了搶奪茶葉陶瓷谚鄙、棉麻絲帛各拷、劫掠人口,卻要頻繁進犯中原闷营。
所以中原民族能向北開疆擴土少之又少烤黍,而且還要付出巨大代價。唐太宗征服草原被尊為“天可汗”粮坞,卻是以“節(jié)度使”這個政治隱患為代價的蚊荣。漢武帝蕩平匈奴,花光了文景之治積攢的財富不說莫杈,還拖垮了西漢經(jīng)濟互例。
而其他大多數(shù)朝代,要么完全被北方民族控制筝闹,如元代和清代媳叨,要么時時受北方威脅,如宋代先后受制于遼金蒙关顷,明代受制于韃靼糊秆、北元、后金议双。
即使如漢唐這般強盛的中原王朝痘番,一旦政權(quán)衰弱,也會不斷地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平痰。
甚至很多時候汞舱,游牧民族甚至能直接威脅到皇帝的人身安全。
漢高祖劉邦被突厥莫頓單于困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宗雇,幸有陳平行賄敵軍才得意逃脫昂芜。
宋太祖雖然統(tǒng)一了中原,卻沒有能力把燕云十六州從契丹手中奪回赔蒲。結(jié)果靖康之變泌神,完顏宗翰把徽欽二帝以及皇親國戚400余人良漱,從開封俘至東北。
到了明朝朱元璋也只是趕走了蒙古人欢际,蒙古人回到了草原大本營母市,仍然威脅著明朝北疆,結(jié)果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在土木堡(今張家口懷來縣)被擄至大漠损趋。
歷史上出征東北的軍事行動也不少窒篱,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親征烏桓,因為后勤問題解決不了舶沿,最遠也只能打到遼寧朝陽一帶。而且在回軍的途中配并,他的謀士郭嘉就沒扛過惡劣的氣候括荡,病逝在途中了。
隋煬帝時期溉旋,強大起來的中原王朝一度想再次征服東北畸冲,結(jié)果隋煬帝三次發(fā)動百萬兵馬攻打高句麗,都沒能成功观腊,尤其是第一次邑闲,在遼河流域直接被高句麗殲滅幾十萬大軍。
清代的學者王夫之對于岳飛抗金的問題這樣說:
“盡南宋之力梧油,充岳侯之志苫耸,益之以韓、劉儡陨、二吳褪子,可以復汴京、收陜右乎骗村?曰嫌褪,可也。由是而渡河以進胚股,得則復石晉所割之地笼痛,驅(qū)女直于塞外;曰琅拌,不能也缨伊。”——(《宋論·高宗》)
即使南宋君臣一心财忽,岳飛倘核、張俊、韓世忠即彪、劉光世毫無嫌隙紧唱,最樂觀的情況也只是收復開封活尊,至于收復燕云十六州,把女真趕到塞外漏益,這是做不到的蛹锰。
當歷史的真相沉默在了黃沙迷霧中,剩下的就只有對岳飛的不斷消費了绰疤。
1979年劉蘭芳播講評書《岳飛傳》铜犬,導致百貨大樓里的收音機被搶購一空。
2013年黃曉明演繹電視劇《精忠岳飛》轻庆,為了適應電視劇的節(jié)奏癣猾,又把岳飛的故事重新打磨了一遍。
觀眾想看英雄余爆,就塑造驚天動地的英雄纷宇;想看昏君,就塑造膽小怯弱的昏君蛾方;想看故事像捶,就編離奇曲折的故事;想看愛情桩砰,就添加蕩氣回腸的愛情拓春。
然而,只有對歷史多一分好奇亚隅,才能從細枝末節(jié)中發(fā)現(xiàn)一些歷史的本來面目硼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