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me Fire
Man Booker long-listed的一部,后來拿了另一個female fiction的獎項跟狱,看到有評論說是用了一點索福克利斯的《安提戈涅》的框架。
故事大體是從兩個巴基斯坦裔英國家庭的五個人的角度出發(fā)锌唾,講了一出混合著宗教灼伤、種族触徐、階級和性別的愛恨情仇,戲劇沖突的來得很頻繁很猛烈狐赡,而且頗有點在最高點戛然而止的意思撞鹉。
個人感覺是這個故事更多在題材上搶了眼球:兩個家庭中一個是比較傳統(tǒng)的穆x林,出了個轉(zhuǎn)戰(zhàn)阿富汗伊拉克的xx分子親爹颖侄,唯一的兒子也被回英國招募新人的xx分子忽悠去了土耳其鸟雏;另一家庭的父親則是迎娶了知名愛爾蘭設(shè)計師的成功政客、有望問鼎唐寧街的內(nèi)政部長览祖,并對傳統(tǒng)穆x林群體表現(xiàn)得相當鐵腕崔慧。被忽悠去土耳其的男孩發(fā)現(xiàn)那并不是什么應(yīng)許之地后悔了,他美麗的雙胞胎妹妹巧合地遇見了內(nèi)政部長的兒子(兩家有點微妙的過往)穴墅,她想通過愛人幫兄弟回國……
這樣描述出來的故事就有了種暢銷劇本的感覺惶室,或者說,有種人為制造沖突玄货,但情感上并沒怎么到位的觀感皇钞。讀起來就只是虛構(gòu)的故事,對其中人物的舉動和決定或者會覺得咎由自取或者會覺得不可理喻松捉,但產(chǎn)生不出什么移情感夹界。
2.《犯罪團伙》
湯米和塔彭斯真的是很插科打諢不嚴肅的一對組合,雖然看的時候挺輕松愉快隘世,但是好像看完就立刻就會被遺忘的感覺可柿。阿爾伯特小朋友不知怎么總讓我想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門童小哥鸠踪。
3. Ender's Game
從個人喜好角度來說,這是那種“很精彩复斥、很有特點营密,然而并不吸引我所以并不打算把這系列補完”的類型——大概也算是過了某個年紀就喪失了對我的吸引力的題材吧。(sorry銀河英雄傳說……)
4.《明鏡之書》
題材算不上新穎的帶點偵探元素的小說目锭,不過整體的行文風格倒是挺流暢自然的评汰,所以閱讀感還可以。
“這個故事有n個版本痢虹,你打算信哪一個被去?”基本就是核心議題了——一個各種嚴肅的通俗的小說里都用過的議題。因為與記憶相關(guān)奖唯,這個故事里還塞進了點心理學(xué)相關(guān)的元素惨缆,不過也就是熱門罪案劇的水平,作為埋伏筆的話稍嫌信息冗余的感覺丰捷。
故事大體分三節(jié):未完的書稿講述一起知名學(xué)者被殺的陳年舊案踪央、編輯追蹤書稿順便試圖找出案件真相,以及被編輯勾起回憶的退休警察開始了調(diào)查瓢阴。這其中牽扯到的對于當年事件來龍去脈的描述卻遠不止三個版本——于是就不停地扯出“到底信誰”的問題畅蹂。前兩部分有點讓人想到《校園秘史》,第三部分的探案則有斯卡德的意思——大概因為老警察也是個有過酒癮,還有點破碎的人。
5.《死了三次的惡人》
十分本格讲竿,于是我愈發(fā)覺得本格肯定不是我喜歡看的推理類型……
五起命案率碾,四個死人,六個涉案的男男女女,一個解謎畫風堪比柯南的推理小說家,外帶那么一兩個小轉(zhuǎn)折。我得說示损,不管實際的犯罪和解謎邏輯是不是真的嚴謹,作者的寫法反正是看著挺嚴絲合縫的嚷硫,所以(不知道算不算副作用)趣味性就差了點检访。解釋類似密室形成方式這種“技術(shù)性問題”的時候,很讓人有沖動想跳過半章細節(jié)直接看結(jié)論……以及仔掸,過半之后情節(jié)的可預(yù)期性有點強了脆贵。
6. Heft
算是“治愈”類的小說吧,goodread上評分挺高起暮,不過并不太吸引我卖氨。
體重超過500磅,很多年沒出過家門(連自家二樓都沒上去過)的前大學(xué)老師arthur
opp的愉快(而自暴自棄的)獨居生活被失聯(lián)多年的前學(xué)生兼筆友charlene的一通電話打亂:她有個(之前沒提起過的)兒子kel,她希望arthur能給kel提供點申請大學(xué)之類的人生意見筒捺。之后故事就以arthur和kel的兩個敘事角度這樣平行發(fā)展下去柏腻,兩人之間有著charlene這么一條在背景中默默閃爍的聯(lián)系。
超重的獨居學(xué)者系吭、19歲的未婚先孕的阿根廷清潔工小姑娘五嫂、酗酒并患紅斑狼瘡的單親母親、富人學(xué)校里唯一窮人男孩寄希望于自己的棒球天分……四個在身世上有著一定呼應(yīng)關(guān)系的兩組角色其實之間的距離只有20英里村斟,不過放在紐約這個巨大幕布下,大概就是兩撮散發(fā)著微熱的小火光吧——500磅的那位大概功率更大些抛猫。
從本質(zhì)上來說蟆盹,這還是那種“失意的人互相取暖,說不定能一起抗到春天”的故事闺金,幸好沒有濫用巧合逾滥,敘事也是沒有大起大落那種,讓它整體看來不會太俗套——不過大家都是失意人這一點本事就已經(jīng)是個挺大的俗套了败匹。
7.《七面鐘之謎》
又是阿婆比較“高開低走”的冒險元素探案故事寨昙。對“間諜”和“秘密組織”的興趣不知道該算是國民愛好還是時代縮影。求婚的小插曲和父女互動倒是挺有意思掀亩,竟有點傲慢與偏見的影子舔哪。
8.《魚翅與花椒》
給我的感覺有點微妙的一本〔酃鳎或者是因為預(yù)期值擺得很高捉蚤,看下來反倒有種“hmmm不好說”的感覺。
就像這本書后幾章里作者本人對她這個美食作家身份產(chǎn)生的疑問和矛盾心理一樣炼七,這本書也顯得有點“不上不下”——以一個中國讀者的角度來說缆巧。雖然透過外國人的眼睛看中國飲食文化會有種意想不到感,可是腦內(nèi)還是會時不時回響起Raj(用他的adorable
accent)的“why are you telling me about my own
culture?”當然豌拙,并不是說外國人來研究中國飲食文化有什么問題陕悬,作者還頗會引用些古文古史之類的,但是總是有點微妙的西洋鏡感按傅。譯文的風格讓我對英文版有點好奇捉超,因為看起來幾乎像是中文原著的語言風格大概這本書的亮點之一,然而也是讓我覺得微妙的另一點……其實我也覺得很矛盾:譯作到底該不該留點翻譯腔呢唯绍?然而在原作者會中文的前提下狂秦,留翻譯腔合不合適呢?然而完全不留推捐,又總覺得好像缺了點什么……不過這都是個人喜好啦裂问。
皮蛋的味道哪里可怕了!吃掉你媽媽牛津菜園里青菜上的蟲子(意外被蒸熟了)可怕多了好嗎……
9. Eleanor Oliphant is completely fine
本質(zhì)上來說跟歐維、島上書店堪簿、一個人的朝圣之類的“治愈類”書籍沒啥區(qū)別:比直白的雞湯類強多了痊乾,不過還是把人間高度理想化和真善美化了的。
話雖如此椭更,這還是個挺輕松易讀的幽默故事的哪审。女主是個臉上有燒傷傷疤、內(nèi)心有童年創(chuàng)傷陰影(故事一開始并沒明說是什么虑瀑,不過很快就能猜出來)湿滓、沒家人沒朋友沒樂趣、社交能力像sheldon和amy的混合體(對守規(guī)矩的在意程度等同于sheldon)的30歲OL舌狗。故事以她的第一人稱視角講述(有聲書版本里大部分角色都有可愛的蘇格蘭口音叽奥,倒是給書增色不少),所以有很多笑點是來自于對從她的角度看來不可思議的社交習慣的描述(依舊非常sheldon)痛侍。
還是那句話朝氓,喜歡歐維、島上書店之類的主届,應(yīng)該會很愛這本赵哲。
10.《重赴》
抱著對《愛的成人式》的期待來看這本的話,會有點失望的(我就是)君丁,它竟是個有點惡趣味的科幻(枫夺?)故事。不過硬要說起來绘闷,它還是有點黑色幽默的筷屡。
劇透:還記得《成人式》那種一周目看完后“什么?我需要回去再看一次細節(jié)確認一下”的心情嗎簸喂?這本書完全用不到毙死。很多無用的細節(jié),它還真的就是……灌水而已喻鳄。前半部分可以更緊湊些的扼倘,不過這可能也是要跟最后三分之一的“突發(fā)事件大爆發(fā)”形成個對比?
“一旦現(xiàn)實可以重啟除呵,人生便將隨之色情游戲化再菊。”——這句倒是挺至理名言的颜曾。
11.《同棲生活》
“パレード(parade)”纠拔,從簡易字典的釋義看來,跟英文原意好像相差不遠泛豪,都是“閱兵式”稠诲、“盛裝巡游”之類的侦鹏,很有意思的潛臺詞——這四個人(后來變成五個人,其實來來往往的“非常駐者”還要再多那么一兩個)的“同居”生活臀叙,還真的是既“盛裝”(大家都知道自己在這個屋子里該扮演的“角色”)又像是場熱鬧的游
行——走在路上就莫名被拽進了某個松散又仿佛有目的地的隊伍略水,然后因為好像也順路,混在人群里也不是個壞主意劝萤,就這么一路跟著走了起來渊涝,雖然腦子的一部分還在畫著問號:我在這兒做什么來著?
吉田修一的書倒是第一次看床嫌,不知道其他作品的文風如何跨释,這本還挺典型日式“獨白”風的。每個人的狀態(tài)都是渾渾噩噩和頗有自知之明的混合式日常喪厌处,意外地挺寫實但并不讓人有種被道破心機的負罪感鳖谈。最后的反轉(zhuǎn)其實沒有那么“神來”,不過是個不錯的結(jié)尾方式嘱蛋。
12.《平成猿蟹合戰(zhàn)圖》
日式的“xx寓言retold”蚯姆∥逍可能是多線程和玩巧合梗的關(guān)系洒敏,總覺得哪里像伊坂,但跟金色夢鄉(xiāng)之類的比起來又顯得太溫吞了點疙驾。佐和老太太和媽媽桑兩個人物挺有意思凶伙,不過整體上覺得人物太“童話化”了——倒不是說輕小說里出現(xiàn)童話化的人物有什么問題,可畢竟又有這么多現(xiàn)實元素……細處的有趣程度高過整體它碎,以及日式熱血真的不吸引我函荣。
13.《愛的告別式》
沒什么懸念也沒什么新意的“打破愛情幻象”類的小說。雖然名字跟《成人式》看起來是姐妹篇扳肛,但趣味性上差了不止一個等級傻挂,怪俗套的。
14.《滿愿》
熟悉的米澤穗信的味道挖息,挖掘人類既愚蠢真實又狡猾悲哀的黑暗面——黑暗面的誘惑簡直勝過在什錦夾心巧克力的鐵盒里停不下手地盲選金拒。這本的“尖銳感”不及《羔羊》,更多時候是黑化的歐亨利的感覺套腹,或者是那種日系日常推理短篇加了個小邪惡的twist绪抛。同名的《滿愿》和第一篇的《夜警》的“詭計”異曲同工〉缳鳎《石榴》稍微有點《羔羊》里的故事的影子幢码,甚至有點乙一。
15. Nevermoor
奇幻類童書三部曲之一尖飞,好像很多人拿來和哈利波特類比症副,風格倒是相差不遠的店雅,好像還混著點《愛麗絲》和《彼得潘》的感覺(不過大概一堆童書都會讓人想到這兩部)。
在自己的世界里背著“被詛咒的孩子”的名聲的小女主原本注定在11歲當天應(yīng)詛咒而死瓦糕,結(jié)果被從天而降紅發(fā)紅須的怪人(非车紫矗“瘋帽子”畫風)從影子般的暗黑獵手嘴邊救下,坐著蜘蛛車來到了“異邦”nevermoor——一個有“魔法”(wunder)的地方咕娄。她將會為了加入wunder society而通過層層考驗亥揖、結(jié)識朋友和敵人,順便解開一下自己的身世之謎圣勒。(其實挺多兒童奇幻類都是這個路數(shù)费变,不過誰讓哈利波特最出名呢。)
個人感覺作為系列首部圣贸,這本雖然顯得比哈利波特低齡一點挚歧,不過還是可以一讀的。世界構(gòu)建略顯隨意了吁峻,希望后面兩本能補齊滑负。重點是:有一人高、會講話用含、很傲嬌的大貓哎矮慕!可以當比賽坐騎、口水有沙丁魚味道啄骇、毛茸茸痴鳄、不聽差遣的大貓哎!
16.《良知泯滅》
十幾年前缸夹,這本書應(yīng)該得分會高點痪寻。有了各種探索頻道紀錄片和犯罪心理類的罪案劇之后,書里提及的很多概念和內(nèi)容現(xiàn)在看來已經(jīng)很常識了——不是說大家都已經(jīng)成為了民科心理/犯罪學(xué)家虽惭,只是覺得書里的案例和分析看起來都沒什么新鮮感了橡类。
17.《歡迎來到黑泉鎮(zhèn)》
很混亂的一本小說,缺乏統(tǒng)一的恐怖主題不說芽唇,還完全不恐怖——可能影像化成女巫布萊爾那樣會好些顾画?雙眼和嘴巴都被縫上的皺皮女巫突然瞬移到跟哪個人貼著鼻尖這種畫面大概有個音效配合會更合適,因為作者的筆力反正是沒好到可以光靠文字就嚇到人披摄。不過最讓人不能忍受的還是這個一鍋粥大雜燴的故事風格亲雪,幾乎讓我想到penny那個手腳黏滿假毛只留一條乳溝的殺人狂大猩猩系列恐怖片——而且作者真的很愛寫胸部……另外,雖然說語言是不斷更新變化的疚膊,但是“傻x”“裝x”這種字樣出現(xiàn)的時候真的很讓人瞬間出戲——是的义辕,書里就是用了“x”,而不是“嗶——”
18.《如何給獅子剝皮》
沒什么實際用途但是可以隨便看看圖個樂的古早生活小百科舉例寓盗。比方說如何擺脫跳蚤(把一群牛趕進有跳蚤的空房間再放出來灌砖,好讓牛把跳蚤帶走)璧函,如何打扮得像個紳士(頭發(fā)不長不短,不要閃亮亮的寶石基显,要簡單的金飾)蘸吓,如何給印度的土邦主行禮請安(按敬意等級至少有6種行禮致敬方式),如何介紹引薦別人(未經(jīng)允許不要介紹引薦)……諸如此類——維多利亞時代就已經(jīng)有如此多的“how to”手冊了呢撩幽。
19. The Song of Achilles
有中譯本《阿基里斯之歌》库继,不過封面有點丑,而且我更喜歡“阿喀琉斯”這種譯法窜醉。
先看了作者的另一本希臘神話主題的小說Circe(Titan神Helios之女)宪萄,從Circe這位不受寵的低級神祗的第一人稱角度重述一段段“希臘神話公案”。Achilles好像是作者的處女作榨惰,主題如書名拜英,就是Achilles光輝燦爛短暫一生的小故事,講述人是他的同性愛人Patroclus琅催,在特洛伊的戰(zhàn)火把兩人卷進去之前居凶,這個故事甚至有點call me by your name的意思。不過這段戀情本身(雖然是個好賣點)并不是故事的唯一主題藤抡,和一切希臘神話一樣侠碧,神與人、人與人杰捂、神們自己的矛盾沖突交織在一起舆床,悲劇的承受者常常是人類棋蚌、女性嫁佳,和人類女性。
跟后來的Circe相比谷暮,Achilles這本還是顯得相對粗糙了一點蒿往,語言和情節(jié)編排好像都稍嫌青澀了。不過整體來說湿弦,還是可以一看的瓤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