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是很難想象像食品這樣的東西的營銷成本是多么巨大的。一般來說食品的營銷成本可以占到其利潤的50%以上泡徙。像可口橱鹏、百事、加多寶、康師傅這樣的一線品牌莉兰,每年的營銷預算都是以億來算的挑围。
要找一個營銷公司在微博上搞個中等規(guī)模的話題效應出來,營銷費用都是十萬起價的糖荒。這樣一比杉辙,幾個榴蓮基本等于不要錢了!
榴蓮在產(chǎn)地其實是非常便宜的一種商品捶朵,而且具有保質(zhì)期短等特點蜘矢,用戶不能大量囤積以及難以進行二次銷售,所以如果可以在微博上引起話題效應综看,幾噸的榴蓮都不算什么品腹。
當然,最后只要你敢收這個榴蓮寓搬,你的用戶信息就被暴露了珍昨,微博、姓名句喷、地址镣典、聯(lián)系方式、吃貨屬性唾琼。這些東西要買的話兄春,完全值回榴蓮價。
用這個方式賣別的水果锡溯,從營銷角度看:
1赶舆、差異化
淘寶、我買網(wǎng)上賣水果的不少祭饭,怎么突出你的呢芜茵?進口、包甜之類的倡蝙,喊破了嗓子效果也就這樣九串,但是如果大喊一聲“先吃再給錢”,馬上比起其它店家來就顯得鶴立雞群寺鸥,因為別人都沒這么干猪钮。差異化做好了,吸引眼球只是第一步胆建,更重要的是別人容易記住你烤低。
2、降低客戶風險
和逛水果攤不同笆载,網(wǎng)上買水果扑馁,質(zhì)量是個大問題涯呻。我昨天在我買網(wǎng)上買了盒草莓,又小又酸檐蚜,錢都在線付了魄懂,難道還能退了?如果有在線商家能解決這個問題闯第,當然會更受歡迎市栗。另外,雖說國內(nèi)信用幾近崩潰咳短,但是多數(shù)人還是能守信的不是填帽?如果試吃后真覺得好,收款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況且多數(shù)人就算口味一般咙好,看在商家的誠意份上篡腌,也會付款,只是不再光顧了而已)勾效。
但是嘹悼,店家用這種方式賣榴蓮,我覺得是有風險的层宫。
因為榴蓮是一種很特殊的水果(不光是味道)杨伙,要熟了才好吃,熟了的會自己爆開萌腿,不熟的話必須放著讓它自然變熟限匣。那店家是進半熟的、接近熟的還是全熟的毁菱?考慮到客戶體驗(送到后當場吃)米死,似乎是全熟的比較好,但是如果進了一堆全熟的短期內(nèi)賣不出去呢贮庞?要知道榴蓮一旦熟了峦筒,變熟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店家需要準備多大的冷藏室才夠用窗慎?真要這么干了勘天,冷鏈也是成本,必定會攤到價格上面捉邢,價格慢慢上升到一定程度,就足夠抵消先吃后買的優(yōu)勢了商膊。
作者:媒體時代 微信公眾號:clxzmt 文章來源:http://www.chonglixin.com/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