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小伙伴問我怎么看電影《乘風破浪》院仿,我一直沒有回答秸抚。
因為我回老家過年根本沒電影看速和,也沒有特意在網上找任何的影評來看。
直到上班第一天剥汤,我才去趕了午夜場颠放。
我知道現在再寫這個片,已經很晚了吭敢。就當是公開回答小伙伴的問題吧碰凶。
怎么評價呢,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省有,就像電影本身一樣痒留。
《乘風破浪》的豆瓣評分能從開畫5.7爬到現在的6.9分,有同行襯托的功勞蠢沿。想想這個賀歲檔伸头,你還是欠星爺一張電影票,并且不知道寶寶拍的啥舷蟀。
大家在看《后會無期》的時候恤磷,都說韓寒不會講故事,各種亂插金句野宜。
比如王珞丹那句:“從小聽了很多大道理扫步,可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僮樱”
或者袁泉那句:“喜歡就會放肆河胎,但愛就是克制』⒍兀”
臺詞很快流傳開來游岳,可仔細想想,這跟劇情有半毛錢關系捌溽恪胚迫?
甚至可以說,《后會無期》里很多橋段就是單純?yōu)榱藬€金句而拼湊出來的唾那。
《乘風破浪》里访锻,韓寒明顯更會講故事了。
雖然整個故事框架并沒有什么新意闹获,對于“穿越期犬,父子情,和解”這樣套路在梁朝偉和梁家輝的《新難兄難弟》早就上演了避诽。
看的時候你甚至會覺得韓寒這簡直在剽竊哭懈。不過他很聰明,結尾字幕鳴謝了《回到未來》茎用、《新難兄難弟》、《時光倒流七十年》等經典作品。
美其名曰:致敬轨功。這是現在比較討好的一個詞旭斥。
比如《乘風破浪》里有句臺詞:
“我就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古涧〈谷”
其實這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里的一句。
(別問我為什么看出來羡滑,牯嶺街我都看了好幾遍了菇爪。結合劇情,我覺得這是挺棒的一個致敬)
當然了柒昏,還有一些金句或笑料或細節(jié)(我們姑且把這些叫做表現手法的一種:閑筆)凳宙,我覺得韓寒用的不夠火候。
不論是文學還是電影职祷,作者在劇情之外有意衍生出來的一些枝枝蔓蔓氏涩,可以說是表現主義的一種,這種手法很值得玩味有梆。
比如李安在他的作品里每每出現這樣的閑筆是尖,都會引發(fā)大面積的解讀(雖然我覺得有些東西被過分詮釋了)。
其實不論是韓寒早期的《三重門》泥耀、《一座城池》等文學作品饺汹,還是電影《后悔無期》和現在的《乘風破浪》,韓寒都有在玩閑筆痰催。某些隱喻的設置和潛意識的表達兜辞,都值得稱道。
只是陨囊,有時候想玩閑筆弦疮,難免會削弱戲劇的張力。
要想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蜘醋,作為一名新晉導演胁塞,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更值得稱道的是韓寒電影里不少畫面的調色和構圖:
再加上到位的音樂压语,鏡頭語言就變得富有文藝氣質啸罢。
(一直都覺得趙麗穎不是“電影臉”,但這個角度居然讓我想到《觀音山》里的范冰冰)
所以說胎食,到底是韓寒不是郭……扰才?至少審美和價值觀是在線的。
其實電影真的還不錯厕怜,至少不爛衩匣。最令觀眾詬病的其實是剛開始拋出來的那首直男癌插曲蕾总。
和《平凡之路》有所不同,聰明的韓寒把這首歌提前很長時間發(fā)出來琅捏,看看微博上的罵戰(zhàn)生百,估計讓韓寒掉了不少女粉,作為男人的我都看不下去了柄延。
其實這歌真不算過分蚀浆,威爾第的著名歌劇《弄臣》的第三幕里有一首《女人善變》,比韓寒這首過分多了搜吧。
為什么說聰明的韓寒市俊,難道你不覺得這是激將營銷的一種嗎?
先發(fā)一首能把大部分觀眾得罪的插曲滤奈,再出來解釋摆昧,再放出另一首歌平息怒火,這樣僵刮,一場風波就能在整個互聯網掀起驚濤駭浪据忘。
再加上兩極分化的評價所引發(fā)的持續(xù)的觀影討論,《乘風破浪》五六億的票房也就不奇怪了搞糕。
不少人看完電影勇吊,都感慨:韓寒變了。
說“韓寒變了”的人窍仰,多半還留戀博客時代的韓寒汉规。
博客時代的公民韓寒,是公知驹吮,是意見領袖针史。
盡管他當時的文章邏輯漏洞頗多,但在缺乏意見領袖和公開的公共事件討論渠道的時代碟狞,韓寒的言論很快就引發(fā)爆炸式討論啄枕。
博客時代是他社會影響力的巔峰。
我記得他當時在一篇很火的博客《就要做個臭公知》里說:
是的族沃,我是個公知频祝,我就是在消費政治,我就是在消費時事脆淹,我就是在消費熱點常空。我是消費這些公權力的既得利益者。大家也自然可以消費我盖溺,甚至都不用給小費漓糙。
但很快,他就在他的【ONE】里說:
所以烘嘱,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吧昆禽』韧埽看過iOS版《一個》的朋友也許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为狸,為什么你們這么少的去談時政歼郭,為什么你們不去多多針砭時弊,是你們慫了么辐棒?……我發(fā)現,我們所謂的批判牍蜂,我們自以為是的“啟蒙”漾根,我們所去宣揚的那些,其實大部分都是重復傳播■昃海現在的環(huán)境就是這樣的辐怕,一群知道了1+1等于2的人不停的向另外一大群早就知道1+1=2的人反復傳播1+1=2。不少熱鬧多是虛妄从绘。
現在回看韓寒的經歷寄疏,其實自從2012年之后,韓寒就已經公民韓寒向另外的角色轉變了僵井。
那一年陕截,他飽受代筆事件攻擊,同年ONE上線批什,開始像商業(yè)人物轉變农曲,獲得某賽車年度總冠軍,女兒小野出生驻债。
直到博客走向末期乳规,微博一再被打壓,而他的賽車生涯也進入末期合呐。
這時候的韓寒暮的,開始曬娃,曬電影淌实,談娛樂圈冻辩,曾經的“公民韓寒”變成了現在的“國民岳父”。
如何解釋這一切呢翩伪?
其實韓寒自己已經做出了回答——之前我向一些小伙伴送過一本他的書——《我所理解的生活》——里面韓寒說: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除了造謠以外微猖,去造其他一切東西。我心中的造化缘屹,就是你創(chuàng)造了多少文化凛剥;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養(yǎng)活自己轻姿,養(yǎng)活家人犁珠。生活它不是攀爬高山逻炊,也不是深潛海溝,它只是在一張標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犁享。
這跟我們所熟知的很多角色例子一樣余素。
比如我的偶像許巍,大家都說許巍變了炊昆,信佛了桨吊,流行了,平和了凤巨,不搖滾了视乐。
但從他們本身的際遇來說,這樣的轉變其實是合理的敢茁,順其自然的佑淀,大可不必糾結的。
對這一切做出評價的絕大多數人其實不是他們粉絲彰檬,而是圍觀群眾伸刃,中國最不缺的一個群體。
在圍觀群眾的刻板印象里逢倍,這些偶像級人物就應該永遠在某個領域里走得更遠捧颅,所以當他們走上岔路時,難免遭到圍觀群眾的評頭論足甚至口誅筆伐瓶堕。
聰明的韓寒懂得如何在時代浪潮下做出理性的變化隘道。這些變化總體來說就是一個有想法的創(chuàng)業(yè)者在一步步打造一個優(yōu)秀的個人IP。博客時代的“公民韓寒”是不必去做估值的郎笆,但移動互聯網時代打造一個巨大的“韓寒IP”谭梗,是無法估值的。
只是宛蚓,此領域一個巨大IP的崛起激捏,彼領域注定失去一個被讀者長期信賴和崇拜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