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剛剛春天,幾乎就看到了年度閱讀最佳安券,相比起去年冬天才看到《死亡百科全書》墩崩,顯得幸運得多。
在博爾赫斯處受到讀書人的暴擊后轉(zhuǎn)而求取暢快的閱讀侯勉,相繼讀完《分成兩半的子爵》《帕洛馬爾》《樹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騎士》鹦筹,感覺三部曲有所探討仍是通俗小說,帕洛馬爾則是臨終前摒棄故事的疑問址貌。期間還讀了村上的某本隨筆铐拐,像午后吃的一個肯德基甜筒,也不值得回味练对。
然后我挑到了《如果在冬夜遍蟋,一個旅人》!天才的伊塔洛·卡爾維諾的天才作品螟凭!
編者把作者對書評家的長篇回應(yīng)放在正文前虚青,看得我頭昏腦漲,只記住是十個不同主題的故事片段串接而成螺男。
一開始棒厘,故事隱在霧中纵穿,下一個又帶著灼熱的呼吸,然后是陷入陷阱奢人、混亂的戰(zhàn)爭谓媒,施行謀殺,神經(jīng)質(zhì)遭遇的盼望著的陷阱达传,權(quán)謀者遭遇的萬花筒陷阱篙耗、赤裸的情欲、類似馬爾克斯南美的仇殺宪赶、上帝或者作者的創(chuàng)造與去除枝節(jié)的權(quán)利宗弯。串聯(lián)它們的是讀者與作者的糾纏。
“以前的小說結(jié)局男女主人公或者結(jié)婚或者死去搂妻∶杀#”卡爾維諾這么說,也這么安排了整個結(jié)局欲主。每個小片段中也充滿著他們之間的欲望邓厕。
然而回頭看,故事留下了十之一二而已扁瓢,也留下對作者敘述技巧的驚嘆详恼。閱讀體驗與寫作體驗的交織才是我從未見到而終又重逢的,作為一個讀者引几,我將自己置于何處昧互,我貪求的是什么,給出的是什么伟桅,遺忘和保留的是什么敞掘;作為一個作者,我將自己置于何處楣铁,我貪求的是什么玖雁,給出的是什么,遺忘和保留的是什么盖腕?同一個問題赫冬,咬合的答案。
作為兩方面的業(yè)余者溃列,我只是偶爾路過這些問題面殖,雖然覺得有趣也未曾深究,更不曾想到這兩個身份的相互入侵哭廉,但也曾有過對這些身份的惶恐脊僚。也許上面問題的答案存在于每一次過程中,每一次惶恐終究抵不過對另一些心靈的好奇。
在每一個起點和終點之間辽幌,旅人不屬于任何地方增淹。在書的開頭和結(jié)尾之間,閱讀并不存在意義乌企,我跟著流動而已虑润。
最后,我也曾經(jīng)期望有一個能和閱讀經(jīng)驗相似的女性試試生命的交融加酵,可惜沒有遇到過錯版拳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