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樊老師一起學習了據說是華科和武大最受歡迎的哲學老師鄧曉芒《哲學起步》一書,簡單回答了“我從哪里來”苟蹈,“我是誰”,“我要到哪去”這三個哲學最本質的問題。每個人心里可能都經常在問自己這些問題捂齐,但是又不得其解。索性也就不想了~
先說說我從哪里來缩抡。
學過初中政治課的童鞋都記得課本上對人與其它動物本質的區(qū)別是“能夠制造并使用工具”奠宜。但是鄧老師認為并不止于此。因為很多動物缝其,如烏鴉挎塌、猩猩都會使用工具。而人之所以能夠在自然中勝出是因為人制造并且攜帶工具内边。而為了攜帶工具榴都,必須騰出一只手來。這也就是為什么人必須要學會直立行走漠其。而直立行走的人善于使用工具嘴高,所以會增強自身在性選擇中的魅力和優(yōu)勢。
第二個問題來了和屎,我是誰拴驮。
在我們從小到大的過程中應該被無數(shù)次要求或者主動介紹自己。想想你的標簽是什么柴信?名字是你的標簽嗎套啤?不是,因為很可能不唯一随常。能力潜沦,性格,家庭绪氛,所有這些都不是你的標簽唆鸡。所以我從小到大經常做的一個夢就是我的靈魂飄飄悠悠飛到了半空中,準備往下降落的時候卻找不到自己枣察,怎么都找不到争占。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區(qū)別于他人的點在哪里。然后一著急就醒了~
鄧老師說針對這一點序目,不需要著急去尋找臂痕,而是要等等看。不再執(zhí)著于自身宛琅,也許就能夠讓自己更好發(fā)現(xiàn)自身刻蟹。而人對自己的認知經常會有一些偏差。這從很多人的自拍都比他拍好看也能看出來嘿辟。而且科學實驗這證明很多人能夠從一百張照片中找到比真實的自己略微好看一點的那一張舆瘪。因為這就是他們眼中的自己片效。
人還通常容易通過代入別人的認知。誤導自己英古,比如感同身受一詞淀衣。看到別人吃梅子召调,自己嘴巴不由自主分泌唾液膨桥。看到電視劇里的霸總唠叛,會幻想自己就是傻白甜女主只嚣。這都是認知自己的過程。
我要去哪里艺沼?
這一段基本沒有聽進去册舞,慚愧~
在這一階段討論了人對自身約束的問題。比如孔老先生說的“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障般。這里并不是說不守規(guī)矩调鲸,而是因為人自律生活了很多年,已經可以自由生活了挽荡。這和很多人所謂的二十一天養(yǎng)成好習慣藐石,把不舒適區(qū)變?yōu)槭孢m區(qū)非常類似。自律的人生就是開掛的人生定拟,從可以選擇做什么到可以選擇不做什么也是一種提升于微。
形而上學,就是要講究上青自?后等問題角雷。這都是為了解決我要去哪里的問題。
硬著頭皮縐了這么多性穿,大家還是看看原書把,據說是一本暢銷書雷滚。這是一本真正在討論問題需曾,而非回顧歷史的書。好后悔自己讀大學時沒有選過鄧老師的課程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