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伊能靜在網(wǎng)上“賣課”的新聞在網(wǎng)上沸沸揚揚。她“賣課程”的微博不僅被中國反邪教官微和中國警方在線官微點名批評拂到,而且遭受了廣大網(wǎng)友的紛紛質(zhì)疑归榕。
(1)
心靈課程傳銷在地球上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叁征,為什么還會有人前仆后繼地上當纳账,美其名曰學習?
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捺疼?還是為了在課程中獲得幸福感疏虫?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兩種心理恐怕都有啤呼。
作為80后吃瓜群眾卧秘,我們對伊能靜這位演藝圈明星還是有一些模糊記憶的。
伊能靜十六歲進入娛樂圈媳友,被驚為天人斯议。還記得小時候在姨媽家的墻壁上看到伊能靜的海報,配文寫著“落入凡間的精靈”醇锚。
她著實火了一陣子哼御,與首任丈夫的婚姻生活也曾讓人羨煞『富#可是她終于忘記了初心恋昼,與第一段婚姻漸行漸遠。
那個時候的她應該是不快樂的赶促,所以前天她發(fā)的博文中有“十年前液肌,在生命最混沌的時刻”這樣的句子。
與每個凡人一樣鸥滨,伊能靜遭遇了人生低谷嗦哆,想要爬起來,想要尋找生命的救贖婿滓,想要自我成長老速。
然后,她選擇了到印度參加洗腦凸主。
(2)
被洗腦的人從來不會認為上心靈課程就是洗腦橘券,他們會認為這是成長。
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卿吐,它需要持續(xù)地學習旁舰、反思、領(lǐng)悟嗡官,怎么可能是一個三天的課程就能獲得的呢箭窜?
而且,學習正確的衍腥、有營養(yǎng)的東西才叫成長绽快,學習傳銷芥丧、邪教份子洗腦的內(nèi)容,那叫自我毀滅坊罢。
作為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成年人续担,要有區(qū)別兩者不同的智慧。
尋找幸福的愿望人人都有活孩,為了成長去參加各類學習的事情也比比皆是物遇。
回到本文提到的課程本身,“心理重建”憾儒、“自我成長”询兴,前者在我國是心理醫(yī)生或親人長輩的職責,后者是成年人自己的責任起趾,跟外國的大師扯不上什么關(guān)系诗舰。
“自我成長”是成年人在工作、家庭训裆、親子關(guān)系等方面持續(xù)不斷地打磨眶根、升級、精進边琉。
讓自己變得更好属百,也能離幸福更近,是不是這個理变姨?
學習是沒錯族扰,學習是為了讓自己變更好,更有能力創(chuàng)造幸福定欧。
但是渔呵,要有分辨課程好壞的智慧。
(3)
在伊能靜賣課這個事件中砍鸠,她本人作為明星扩氢,是公眾人物,是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的睦番。
明星代言產(chǎn)品有很強的導向作用类茂,不管這次伊能靜是作為曾經(jīng)受益的使用者耍属,還是作為課程商家特邀的代言人托嚣,她的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她是真覺得好厚骗?還是不好為了打廣告也要強說好示启?這中間的細節(jié),誰知道呢领舰?
對于印度那邊來的大師夫嗓、導師迟螺,咱們不光自己要避而遠之,還要勸家人和朋友都不要參與其中舍咖。
花錢去自我成長矩父,每個人都要睜大了眼睛仔細甄別課程的好壞、真假排霉。
畢竟窍株,尋找幸福這件事,是需要智慧的攻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