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簡周
一個朋友發(fā)來一條長長的私信巴刻。
她說愚铡,因為當年沒有選擇,她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讓父母幫忙照看胡陪×ち龋可她一直為此心懷愧疚,每天只要一想起女兒就想哭柠座。
現(xiàn)在邑雅,孩子已經(jīng)快2歲了,她仍然不知道妈经,這樣的日子淮野,什么時候才是個頭捧书。
我問她,到底是什么難言的苦衷骤星,讓她不能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经瓷?
她說,因為她下定不了辭職的決心洞难。
她在一家不錯的事業(yè)單位工作舆吮,收入不高不低,但勝在穩(wěn)定队贱。老公在國企色冀,收入比她略高,但壓力大柱嫌。
她擔心自己辭職以后锋恬,家庭經(jīng)濟負擔會變重,更主要的是编丘,將來要想再找一個像現(xiàn)在這樣的工作与学,幾乎就不可能了。
她的糾結(jié)嘉抓,乍聽上去似乎有些道理癣防。
不辭職,她就沒有能力和條件親自照顧孩子掌眠,而她又下定不了辭職的決心,所以幕屹,只能忍痛把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蓝丙,交給父母來幫忙照看。
只是望拖,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并非她的本意渺尘,而她覺得自己的痛苦,就在于沒有選擇说敏。
可她真的就沒有選擇嗎鸥跟?
在這位朋友的思維里,把孩子養(yǎng)在自己身邊盔沫,與自己的全職工作医咨,是一個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
但她似乎從來沒有設(shè)想過架诞,除了把孩子送回老家拟淮,或是辭職,還有沒有可能存在其他的解決方案谴忧?
比如很泊,讓老家的父母過來幫忙搭把手角虫,或是把孩子送到早托班,再或者委造,還可以請一位阿姨幫忙照看戳鹅,等等。
很多時候昏兆,我們以為的沒有選擇枫虏,只是我們不想選擇。無論這是出于害怕承擔責任亮垫,還是逃避型思維的慣性模软。
因為選擇都是有成本的,選了其一饮潦,勢必要放棄其二燃异。
然而,有些成本是顯性的继蜡,有些成本是隱形的回俐。顯性的成本可以計算,但隱形的成本往往不可估量稀并。
其實仅颇,我上面說的這些解決方案,這位朋友并不是沒有考慮過碘举,但都被她直接否決掉了忘瓦。
因為房子不夠大,父母過來同住會顯得擁擠引颈,要是另外租房耕皮,成本不菲。
把孩子送到早托班或是請個阿姨蝙场,他們夫妻兩人凌停,至少有一個人的月薪要搭進去了,等于有個人白干售滤。
這位朋友看到了顯性的罚拟、現(xiàn)實的經(jīng)濟成本,比如完箩,辭了職會損失一個人的月薪赐俗,以及一份她自己很滿意的穩(wěn)定工作,而不辭職但是請人來幫忙弊知,同樣也會給家庭經(jīng)濟帶來壓力秃励。
總之,最經(jīng)濟吉捶、最適合的辦法夺鲜,還是把孩子送回老家皆尔。
可是她忽略的是,在孩子成長最關(guān)鍵的幾年币励,她沒有陪在孩子身邊慷蠕,不僅會損失親子間的親密關(guān)系,更會錯過在合適時機給予孩子恰當教養(yǎng)的責任和機會食呻。
這些隱形的成本流炕,現(xiàn)在看不出什么太大的不妥,但在未來的某一刻仅胞,它就會以猝不及防的形式出現(xiàn)每辟,直到完全透支。
有些錯過干旧,將來還有機會渠欺,有些錯過,一生都沒有辦法彌補椎眯。
我見過一個男孩挠将,因為小時候父母忙工作,就把他扔在奶奶家编整,直到上學年齡到了舔稀,才回到父母身邊。
可是掌测,他總覺得和父母相處很別扭内贮,父母更是對他一身的毛病不滿,不是責罵就是懲罰汞斧。相看兩厭的后果贺归,就是他們之間的親子關(guān)系一直很僵。
結(jié)果断箫,等男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就徹底脫了韁秋冰,逃課仲义、混社會、打架……
總之剑勾,凡是父母不樂于見到的事情埃撵,他都要做個遍。
他爸媽想了無數(shù)的辦法虽另,他媽媽甚至還為此辭了職暂刘,一心只想將他扳回正道,但一直都是徒勞捂刺。
當然谣拣,不是說所有小時候不在爸媽身邊長大的孩子募寨,都會走偏,但在孩子心里森缠,有些陰影和鴻溝卻是始終難以弭平的拔鹰。
我有個朋友,也是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贵涵,在外人看來列肢,她成績優(yōu)異、出類拔萃宾茂,但沒有人能看到她內(nèi)心的痛苦瓷马。
她永遠無法像其他女兒一樣,在爸媽面前撒嬌跨晴,他們之間永遠隔著一堵沒辦法逾越的墻欧聘,而她之所以那么優(yōu)秀,也是因為憋著一股勁坟奥,想靠自己的能力树瞭,徹底遠離父母。
因為她沒有安全感爱谁。
童年的經(jīng)歷讓她深切地意識到晒喷,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访敌,即便是父母也不可靠凉敲,她只能靠她自己。
如今寺旺,她的事業(yè)很成功爷抓,但對親情一直表現(xiàn)得十分淡漠,她的內(nèi)心阻塑,一直離幸福感很遠蓝撇。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沒有選擇陈莽,其實渤昌,任何時候我們都有得選。
區(qū)別只是你愿不愿意選走搁,你是把選擇權(quán)握在自己手上還是交給別人独柑,以及你在選擇時更看重的是顯性成本,還是隱性成本私植。
而我們的選擇忌栅,其實也折射出在我們內(nèi)心的天平上,究竟孰重孰輕曲稼。
當然索绪,還有一個重要的思維方式湖员,我們面臨的,并不是一道道非A即B的選擇題者春,只要你愿意破衔,你總能找到更合適的“第三選項”。
「 作者 」
簡簡周
資深媒體人钱烟、專欄作者
壹父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 一斤二兩的日常」
漫畫| 西米編輯 |康康
- 版權(quán)聲明 -
文章版權(quán)歸壹父母所有晰筛,歡迎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
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壹父母助理
- 投稿郵箱 -
love@yifum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