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你的人生中最沉重的枷鎖是什么?
見:幾乎所有的低級動物的雙眼都是長在頭部兩側(cè)的。它們沒有視覺盲區(qū)寺庄,可以同時看到上艾蓝、下、左斗塘、右饶深、前、后方的物體逛拱。
這是一種極為安全的配置敌厘。但是局限性在于它們沒辦法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一處,沒有辦法長期朽合、深入地觀察任何一個點俱两,于是它們不可能有長期、深入的思考曹步,因此它們從沒有機會發(fā)展出大腦皮層宪彩。
當大多數(shù)人時時刻刻關注身邊所有可以被關注的東西,而且對"竟然有被自己漏掉的"感到非常害怕讲婚,這種心理不就像那些低級動物嗎尿孔?
一些物種的進步,就是從他們的雙眼進化到正面開始的筹麸,當他們放棄了全視角活合,接受了視野中有盲區(qū)存在,也就是說物赶,他們放棄了部分安全感白指,才獲得了進步。
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酵紫,想要像低級動物那樣追求100%的安全感告嘲,便是阻礙我們進步的最沉重的枷鎖。
感:低級動物頭長在兩側(cè)奖地,我想到滿街都在吃 小龍蝦橄唬,它們可不就是什么方向都能看到,最后卻被抓住吃了嘛参歹。
低等動物和高等動物的差別仰楚,我一直認為就是大腦容量的差別嘛,沒想到泽示,眼睛的進化才是起決定作用的缸血。而眼睛的進化蜜氨,不是讓我們看的更多械筛,而是看的更少更聚焦捎泻。
思:人類與動物的區(qū)別, 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埋哟,人類可以看到未來----尚未發(fā)生的事笆豁,因此人類可以放棄當下失去種子的危險,選擇將種子埋在土里赤赊,靜待開花結果闯狱,而動物,只能看到當下抛计,也就是被困在永恒的當下了哄孤。
所有的創(chuàng)新,不都同樣是在放棄部分安全感嗎?比如手機從原來的鍵盤按鈕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觸屏吹截,不也是放棄了人們喜歡實實在在按到東西就有反應的那種安全感嗎?
在學習上瘦陈,我們一直追求全面發(fā)展,這不就像是那些低級動物嗎?什么都抓波俄,結果什么都不突出晨逝。要想取得進步,我們就要敢于拋去五項全能的安全感懦铺,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那部分去學好學精捉貌,發(fā)展自己的超長板。
突然想到劉瀾的領導力課程中提到"木桶理論"是不正確的冬念,當我們追求所有木板都一樣長的時候趁窃,不就是在追求一個全視角嗎?當我們追求了全視角,我們又如何去聚焦急前、去深入思考觀察呢?
行:之前自己看到什么都想學棚菊,覺得自己什么都需要學,又是學畫畫又是學英語又是學寫作叔汁,結果一樣沒學好统求,而歡喜,自始至終都在寫作上花功夫据块,所以他的進步他的成長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嗎?
接下來码邻,自己也要學會聚焦,開始一件事另假,就要想像屋,這個事我能不能做夠至少一年?比如寫卡片,就至少要寫他個一年边篮,再看療效己莺。
在育兒方面奏甫,兒子喜歡閱讀,英語也學了一年凌受,語言都是相通的阵子,那么就在這兩個里面選一個做為兒子學習的超長板來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