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讀到王陽明驳糯。
他認為篇梭,人的不理智、不自律酝枢,無非是被情緒和欲望所掌控恬偷。不斷地覺察自己的本心,在反思中鍛煉元認知能力(良知)帘睦,你才能心無滯礙袍患,通透光明坦康,平靜喜樂。
王陽明的弟子們把他講學的內容整理成《傳習錄》诡延,全書循循善誘滞欠,深入淺出,充滿了人生的哲理和圣人般的博愛包容肆良,而其中的道理踐行起來又是如此簡易明白筛璧。
用直白的話來說,陽明心學提倡的是這樣一條路線:
情緒化反應—>事中/事后反思—>對于情緒化反應的覺察能力提升—>多次練習后自控力越來越強妖滔。
王陽明說過一句流傳千古的話:“你未看此花時隧哮,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座舍,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沮翔。
結果后人越說越玄乎,說這是什么唯心主義思想曲秉。
其實從陽明心學的自我修養(yǎng)理念來看采蚀,“此花”倒是可以和我們的負面情緒作一個完美的類比。
你沒有覺察自己的情緒時承二,你的情緒像火一樣瘋長榆鼠、蒙蔽了你的心智。你靜下來回味它亥鸠,就會恍然大悟妆够,原來那些負面情緒大多無益,反讓自己進退失據负蚊。
曾國藩說神妹,“不為圣人,便為禽獸”家妆。
只有禽獸才會用本能指引自己的行動鸵荠。
于是,很長的時間里伤极,我的確“視情緒為魔鬼”蛹找。
遇到那些抱怨、爭吵哨坪、低俗庸疾、犯罪的現(xiàn)象,我一眼就能看破齿税,他們著了負面情緒的道彼硫,受了本能欲望的掌控,行事與“禽獸”沒有什么兩樣。
就這樣很多年過去了拧篮,我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少词渤,但是快樂并沒有增加。我知道這其中必然有一些偏誤串绩,但又找不到出路缺虐。
知道最近我才認識到,原來情緒除了可以是“魔鬼”礁凡,也可以是“天使”高氮。
為什么有的人一上班就想放假,想打瞌睡顷牌,也有的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剪芍,恨不得吃在公司睡在公司,哪怕些許的業(yè)務改進都興奮不已窟蓝?
為什么有的孩子看到作業(yè)本就唉聲嘆氣罪裹,兩眼一抹黑,也有的孩子拿著奧數(shù)題运挫、拿著高自己好幾個學年的教材看的津津有味状共?
為什么有的人一旦嘗試早起、嘗試鍛煉身體谁帕,就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峡继,也有的人天天早睡早起,堅持鍛煉匈挖,卻青春陽光得和18歲的小青年一般碾牌?
一切的一切,只取決于我們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儡循。
情緒無法對抗小染。
它像一頭猛獸,你越對抗它贮折,激怒它,它越會把你平靜的生活撕得粉碎资盅。
就好比一個拖延癥很嚴重的人调榄,一旦沒有按原計劃行動,他就會陷入自責以至于無法專注呵扛,越無法專注效率越低每庆、越耽誤事兒、愈加自責今穿。
用理智和情緒對抗缤灵,消耗巨大,遲早失敗。因為情緒是無孔不入的腮出。
但是反過來帖鸦,如果利用好了情緒,它就會成為守護你的“天使”胚嘲。
那些精力旺盛作儿,激情四射的人,往往有一個強大的積極情緒反饋系統(tǒng)馋劈。每一次突破固然值得高興攻锰,失敗了他甚至更興奮,因為這意味著下一次可以少犯同樣的錯誤(比如馬云說妓雾,把所有的所有的錯誤犯完了娶吞,就不會再犯錯了)。
那些耗盡畢生之力在科學事業(yè)上的人械姻,同樣有這樣一個積極情緒循環(huán)妒蛇。比如愛因斯坦,從小受啟蒙老師生動有趣的物理故事影響策添,終生都把物理學視作一個好玩材部、有趣、有社會價值的愛好唯竹,吃飯睡覺都在揣摩乐导,high到欲罷不能。學到新知識浸颓、獲得新發(fā)現(xiàn)物臂、得到樂趣、受到尊重……就是這個正向循環(huán)产上,把他推到了世界頂尖科學家的高度棵磷。
所以你看,情緒可以成為魔鬼晋涣,也可以成為天使仪媒。
害人,還是助人谢鹊,就在人們一念之間算吩。
至于如何順應和引導這“一念”,把它引向好的一面佃扼,就是另一個話題了偎巢。
篇幅所限,下篇再作分享兼耀。
我會把自己應用這個方法帶來的改變毫無保留地寫出來压昼。
今天就到這里求冷,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