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事件記錄:幼兒園小朋友陳志鵬穿衣服時屢次穿錯,表現(xiàn)出煩躁無奈的情緒虹菲。另外也有小朋友因為不會穿衣服而滿臉不開心。幼兒園放假時,陳志鵬小朋友通常是最后被接走的孩子渺蒿。他一方面通過大聲哭喊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另一方面安靜地坐在活動室 的座位上瞻前顧后的等候媽媽的到來舞竿。 望著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個一個的被他們的爸媽接走,陳志鵬覺得越來越傷心搀捷。但是當他終于等到媽媽時,他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分析評價:3-6歲的幼兒隨著認知發(fā)展, 已經能主動解決自己生活上的某些問題,如刷牙洗手穿衣服等其馏。但幼兒的認知等各方面發(fā)展還不完善,也有些小朋友這方面發(fā)展相對緩慢,需要家長老師更多關注引導凤跑。3歲以后,兒童能夠更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感,更好的掌握情感表達機能。情緒情感和表情不斷社會化,情緒中社會性交往的成分不斷增加叛复。幼兒的情緒是暫時的外顯的,情感是穩(wěn)定的內隱的仔引。陳志鵬小朋友通過哭泣和喊叫來表達自己的害怕和不滿情緒。
教育建議 :一方面老師要容許幼兒通過哭鬧等方式釋放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壓制褐奥。 另一方面老師可以幫助幼兒擺托焦躁不安的情緒, 與幼兒說話, 分散幼兒注意力咖耘。如在幼兒園中,當陳志鵬在焦急等候媽媽時,老師可以走過去和他說話。比如“陳志鵬, 媽媽還沒有來接你呀,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你別急哦, 媽媽可能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我們再一起等等媽媽好嗎” 等等撬码。 這樣有利于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減少該事件對孩子的傷害儿倒。在平時的生活中, 要注意保持和諧氣氛, 建立良好的師生情、親子情。 對幼兒以肯定為主夫否、 多鼓勵, 耐心聽孩子說話彻犁。 正確應用暗示和強化, 采取轉移法、冷卻法凰慈、消退法等方法幫助孩子克制情緒汞幢。教會孩子調節(jié)自己情緒的方法,如反思法、自我說服法微谓、想象法森篷、合理宣泄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