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1988》中有一個情節(jié)是德善教阿澤罵人。倆人面對面坐著蝌诡,德善說一句阿澤學一句溉贿,連姿勢、表情都力求百分百還原浦旱,逗得德善哈哈大笑宇色。
當然阿澤學沒學會罵人已經(jīng)不重要了,編劇的目的在于帶動觀眾的情緒颁湖,究竟是澤善黨如愿以償宣蠕,還是狗善黨笑到最后?
可是我真的有這么一個愿望:希望有個朋友來教我罵人。
因為不會罵人吵架真的太吃虧了好嗎甥捺。
有一副好脾氣固然很好抢蚀,但就怕被得寸進尺的人誤解為沒脾氣,從而變本加厲镰禾,不知好歹皿曲。脾氣暴躁就不用說了,傷人傷己羡微,亦不可取谷饿。所以折中而談,我們不光要學會做有脾氣的人妈倔,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一個“會發(fā)脾氣的人”博投。
我小的時候,周圍的父母大多采取棍棒教育盯蝴。孩子不聽話毅哗,連打帶罵收拾一頓就好了。我曾在去找小伙伴玩時捧挺,恰好撞上她媽媽在打她虑绵。那一刻好像挨打的不是她而是我,我落荒而逃闽烙。當然我小時候也挨過打翅睛,但是現(xiàn)在回憶起的只有那刺耳的吵罵聲声搁,因為生氣而扭曲的面孔以及嚴厲的眼神。想起來仍然是渾身不舒服捕发。
不僅如此疏旨,認為自己孩子調(diào)皮的家長在把孩子送到學校時,往往會對老師說一句:“老師扎酷,他要是不聽話您就打檐涝。”那是小學五年級法挨,一天下午谁榜,一個男生在學校騎自行車被一位男老師看到了。那老師里面伸出手吼了一句:“干嘛呢凡纳?窃植!”一面氣勢洶洶地朝那個男孩快速走去。那孩子立刻意識到大事不妙荐糜,剛剛還眉開眼笑的他唰一秒變臉撕瞧,恐懼和擔憂寫在了他的臉上。自行車的慣性還沒有消失狞尔,他從車上跳下來,剛剛勉強站穩(wěn)巩掺,一頓耳光就劈頭蓋臉地下來了偏序。那老師為了不讓他躲開,將抽了一半的煙銜在口中胖替,好用一只手捧住他的另一邊臉研儒。這樣顯得他的臉更猙獰。
我站在教室門口独令,聽見“啪啪”的聲音連貫傳來端朵,心驚肉跳。
那老師大概那天心情不好吧燃箭。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冲呢,這就是我所看到的大人發(fā)脾氣的方式。
所以我小時候也和別人打架招狸。
生氣敬拓,氣得發(fā)抖,血液從心臟一直涌上來到后腦勺裙戏,腦子一下木掉了乘凸,喪失了語言功能。只剩下手腳可以動累榜,所以開戰(zhàn)了营勤。小孩子打架其實很好玩,你一下我一下,也不跑葛作,就是不能讓對方占便宜寿羞。直到一方累了,覺得沒意思了进鸠,或是一方哭了稠曼,跑去找大人評理了,這個架就打完了客年。
越長大霞幅,越明白能動口就不要動手。語言傷害的是內(nèi)里量瓜,身體不痛不癢司恳,也不會留下證據(jù),實在是聰明的做法绍傲。但是用臟話罵人實在不堪扔傅。見過婆媳吵架,唾沫星子濺到對方甚至勸架者烫饼、旁觀者臉上猎塞,吵得久了嘴角都結了白沫。無所不用其極的污言穢語令旁人臉紅杠纵,當事人卻是什么也顧不得了荠耽。耍賴撒潑,絲毫沒有讓步的意思比藻。這樣的吵架方式實在是不可取铝量。
所以問題來了,生氣了银亲,受委屈了慢叨,不能動手,吵架务蝠?不會說臟話啊拍谐。忍著?窩火啊请梢。QQ微信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平臺赠尾。不用動粗,不用動口毅弧,只需動動手指气嫁,想表達什么盡情發(fā)揮,除非發(fā)現(xiàn)對方已經(jīng)不是你的好友够坐。那也正好寸宵,一拍兩散崖面,永不往來了。真正在乎的梯影,寧可吵一架也不刪人巫员,刪了也會一遍遍加回來。
其實吵架也可以是一件很平靜的事甲棍,畢竟成年人追求事事得體简识。情侶之間,小吵怡情感猛,促進感情七扰;大吵傷身,趁早分開陪白。朋友之間颈走,小吵小鬧亦可化解矛盾,解開誤會咱士,彼此更加理解立由。家人之間因為是最親近的人,反而往往把握不好度序厉,要求也更苛刻锐膜,容易大吵起來。好多人常吵诜浚苦惱于友情陷入愛情不知如何是好枣耀,但是我覺得,親情更應該被小心呵護庭再。面對最親的人,請你多一點耐心牺堰。
所以我想學會罵人拄轻,只是想在受到傷害時,大聲表達出:我不樂意伟葫!不開心恨搓!請你注意態(tài)度,注意言辭筏养!
畢竟斧抱,誰還不是個小公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