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算吃貨的自我修養(yǎng)不【陰笑臉】白热。
榴蓮作為水果之王,雖然因為其獨特的氣味讓很多人頗為不喜佑稠,但更多人被其甜膩彈軟的口感所俘獲。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和榴蓮控旗芬,被媳婦評價為“挑榴蓮從未失手”舌胶,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下挑榴蓮的心得。
第一疮丛,看顏色幔嫂。綠的肯定不行,但太黃的也不行誊薄,熟過了口感會太膩履恩。最好的是黃中含點綠,也就是明顯的綠色已經(jīng)沒有了呢蔫,但仔細(xì)看在部分黃色的下面有點綠色的痕跡切心。
第二,看形狀片吊。細(xì)長的绽昏,長得規(guī)規(guī)矩矩的,肉肯定相對不多俏脊。必須是歪瓜范的才行全谤,也就是有鼓包的榴蓮肉多。我曾買了一個近乎圓形的榴蓮爷贫,那肉叫一個多啊认然。
第三补憾,看刺。小細(xì)刺多的一般是沒太長成的卷员,要么生余蟹,要么肉少。刺粗矮的是長得好的子刮,這個“粗”指的是刺的根部粗威酒,也就是底盤大,“矮”指的是刺的高度不高挺峡,最好高度低于刺的寬度葵孤。
第四,看手感橱赠。千萬別誤會尤仍,你沒看錯,確實是手感狭姨。這個手感不是讓你用手去按按刺宰啦,也不是去按按裸露出來的果肉。選擇臨近的兩個粗刺饼拍,手指按在刺的斜面上赡模,將兩個刺向里合。合不動的也說明是生的师抄,一合就塌了的漓柑,說明熟過了,最好的是感覺很有彈性的叨吮。
又到榴蓮飄香的日子了辆布,吃貨們,讓我們走起茶鉴。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