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長大后的這些年過的端午節(jié),倒是印象不深脑慧,卻唯獨記得小些時候的事情魄眉。那個時候,奶奶還在闷袒,我也沒有外出求學坑律,仍在她的身邊家的附近讀著小學初中。
端午節(jié)要來臨的前一天囊骤,奶奶就準備開始包粽子了晃择,我記得是用鐵盆裝著的一大盆糯米冀值,放在那種老式的椅子上,椅子的一角纏著線宫屠,或者是去河中采摘回來的一種植物的藤池摧。我會在旁邊看上一會兒,然后又跑開玩一會兒再回來激况。奶奶包起粽子來是很熟稔的作彤,看著也好像挺簡單似的。所以我也想要去動動手乌逐,這個時候奶奶會給上我一片粽葉竭讳,然后裝上一點米,教我怎么用一片粽葉就包好一個粽子浙踢。當然我沒能學會绢慢,總是包不緊,會有米漏出來洛波。所以我很快也就失了興致胰舆,又跑去玩了。
等到回來的時候蹬挤,奶奶粽子已經(jīng)全部包好缚窿,下鍋開始煮起來了。在老家的那些日子里焰扳,我一直以為粽子只有白米粽倦零,后來出來上學,才知道原來還能包肉和蛋黃吨悍,能夠加入紅豆和紅棗扫茅。等到粽子煮好,我們幾個小孩就一人拿上一個碗育瓜,碗中提前裝好白糖葫隙,把剝好的粽子扔進去,就美美的樂滋滋的吃起來躏仇。
奶奶一般會包上很多粽子恋脚,一般10個一提,會有十幾提钙态,因為有兩個姑媽慧起,會讓爺爺給兩家各送幾提過去,然后剩下的就留著我們自己吃册倒。往往包好的粽子能夠吃上幾天,也并非只有端午才能吃到磺送,想吃了也可以再包驻子。
后來出來念大學灿意,再后來奶奶離開了,再過端午節(jié)吃到的都是外面買的粽子崇呵,可是呀缤剧,我覺得小時候吃到的奶奶包的粽子是我這一生中吃過最好吃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