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不是因為厭學才學不好的昆箕,而是因為學不好才厭學的鸦列;一個人不是因為上網(wǎng)成癮才有心理問題的租冠,而是因為先有心理問題才上網(wǎng)成癮的鹏倘;一個問題不是因為多么困難才解決不了的,而是因為解決不了才變得多么困難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國家培訓教材《心理咨詢師》最早的幾個版本中同规,是有個單元專門講“情緒理論”的循狰,第一個理論叫“情緒的外周理論”,書上說“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和丹麥生理學家蘭格分別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觀點相同的情緒理論券勺,后人稱為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绪钥。非常遺憾的是,因為這個理論被普遍認為“荒謬”且“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而在后來的改版中刪除了关炼。
乍聽起來程腹,這個理論的確夠荒謬的,比如“詹姆斯認為儒拂,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寸潦,即當外界刺激引起身體上的變化時,我們對這些變化的知覺便是情緒社痛。照他的說法甸祭,人并不是愁了才哭、生氣了才打褥影、怕了才發(fā)抖池户,而是相反,人是因為哭了才愁凡怎、因為動手打了才生氣校焦、因為發(fā)抖才害怕”;而蘭格則強調(diào)血液系統(tǒng)的變化和情緒的發(fā)生的關(guān)系统倒,說什么“植物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支配作業(yè)加強寨典,血管擴張,結(jié)果便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房匆;植物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動減弱耸成,血管收縮报亩,器官痙攣,結(jié)果便產(chǎn)生恐怖的情緒”井氢。
可能正是因為這種荒謬深深吸引了我弦追,詹姆斯也從此進入了我的視野。
記得大概是2005年花竞,青島市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成立劲件,邀請中科院心理所的某位社會心理學大咖講座,期間我曾請他給我們推薦幾本必讀書约急,其中就有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零远,我當時買的是中英文對照本,啃了幾天沒啃出興趣厌蔽,便將其束之高閣牵辣。那個時候,我對詹姆斯的了解也就局限于教材上講心理學的“學派紛爭”時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奴饮、講“自我”時的“主我和客我”纬向,以及有關(guān)“自尊”的那個經(jīng)典公式了。
再次喚起我對詹姆斯的關(guān)注是一本日本著名教育學家多湖輝寫的小冊子罢猪,叫《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方法談》,開篇就有段話:
“對‘人悲傷為什么會流淚叉瘩?’的問題膳帕,學者詹姆斯和朗格是這樣回答的:‘人不是因為悲傷而流淚,而是因為流淚而悲傷薇缅∥2剩’這聽起來多少有些禪學的味道,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窺見人類所具有的共同心理泳桦。根據(jù)這種說法就可以類推為‘孩子不是因為厭學而學不好汤徽,而是因為學不好而厭學【淖’”
這個觀點讓我十分興奮,因為那個時候我剛剛看到圣奧古斯丁那句“人們都以為理解了才相信浮毯,我則認為只有相信了才理解”完疫,知道“相信”和“理解”之間本沒有先后和正反,很多話原來也可以反著說债蓝。
比如:一個人不是因為上網(wǎng)成癮才有心理問題的壳鹤,而是因為先有心理問題才上網(wǎng)成癮的;一個問題不是因為多么困難才解決不了的饰迹,而是因為解決不了才變得多么困難的芳誓;……
自此我知道余舶,這樣的歸因方式才更為“心理學”,也更有利于心理咨詢師秉持“助人自助”的原則锹淌。
但詹姆斯真正在我心中復活卻是因為一次偶然匿值,那天我在網(wǎng)上瀏覽,看到了一篇《具身認知:佛學視角》的論文(心理學探新葛圃,2010年地5期)千扔,知道了一門叫做“具身認知心理學”(Embodied Cognitive Psychology)的心理學流派正在異軍突起憎妙,在我看來库正,它很有可能以摧枯拉朽之勢將一百多年的科學心理學研究成果終結(jié)。
此時才想起曾讀過一本叫《寓身認知心理學》的厘唾,忙從已落滿塵土的書架上找到褥符,方知道“寓身”就是“具身”,同出而異名罷了抚垃。
趕緊又買了《具身認知的原理與應用》和《具身認知:身體如何影響思維和行為》這兩本書惡補『资鳎看得我心驚肉跳铣焊,深刻意識到,一場心理學的革命已經(jīng)拉開了序幕——
“暴風雨罕伯!暴風雨就要來啦曲伊!”
今晨只是想請您像我這樣跟著感覺走,千萬不要停下來問我:“說了辣么多追他,那么到底什么是具身認知呢坟募?”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即使回答了也是白搭——就像您沒有摸過大象而我告訴您大象像什么一樣邑狸。
關(guān)于具身認知懈糯,我想以讀書筆記的形式涂鴉一個系列,但我怕自己沒有那個能力单雾。今晨只好摘我喜歡的一段(具身認知的原理與運用赚哗,第36頁)供您琢磨:
“具身認知既不主張物理(身體)一元論,也不贊成心物(心身)的二元論觀點硅堆。它是一體論屿储,即心智在大腦中、大腦在身體中硬萍、身體在環(huán)境中扩所。心智、大腦朴乖、身體和環(huán)境是一體的祖屏,類似于海德格爾的‘存在’概念助赞。”
看清楚了:不是一元論袁勺,也不是二元論雹食;不是一“分”為二,而是“一體”為二期丰,當然也可以為三群叶、為四……但“一體”就是“一體”,不可分钝荡!
想到這一點街立,我似乎能理解悲傷和流淚、生氣和打人埠通、害怕和發(fā)抖的關(guān)系了赎离,也自然認同詹姆斯作為具身認知的先驅(qū),當之無愧端辱。
偉人就是偉人梁剔,偉人的靈魂不滅。
著名的心理學史專家波林曾寫道:“誰想在今后三個世紀內(nèi)寫出一部心理學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舞蔽,那就不可能自詡是一部心理學通史了荣病。”
而我則說:誰想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渗柿,威廉·詹姆斯真的不能忽略个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