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晨雳,跟好友在浦東圖書館度過的。與學校圖書館不同奸腺,在你身旁安靜看書的人突然豐富了起來餐禁,有滿頭白發(fā)的花甲老人、也有收斂了打鬧個性的“熊孩子”...圖書館的氛圍讓大家的面目溫柔起來突照,散發(fā)出一種溫暖的感覺帮非。覺得專注看書的姑娘特別美的想來不止我一個吧。而位子不夠,也可能是每個圖書館的共性...跟好友互相交代幫忙占座的時候末盔,有種尚在學校的感覺筑舅。
碰巧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泡圖書館似乎有了不一樣的意義庄岖,這種多出來的滿足感我們一般可以稱之為---“騙自己”...
知道讀書日得虧電商的折扣活動豁翎,堆滿購物車的時候發(fā)現想買的書大多不在活動范圍內,再次感嘆了下法學的小眾隅忿,以及法律書籍的冷門與傲嬌心剥,賣不出去也不打折。在圖書館本想找一本《完美的合同》背桐,跟工作人員詢問此書优烧,被告知《完美的核桃》這本書沒有,除開我的吐字不清链峭,完美的核桃聽起來確實更像本散文或者小說的書名...而書籍已被借閱畦娄,失望之余也有種終于遇到法學同仁的感動。
如果把法律意見書勉強算上的話弊仪,也算在讀書日看過書了熙卡。不得不說工作后的學習壓力更大,在自己的書單中單列了“專業(yè)相關”類励饵,其他類的閑書估計得再靜躺一陣驳癌。近期在看的一本《金字塔原理》,講思考和表達的邏輯役听,對寫作頗有幫助颓鲜。用老姐的話來說“適合初入職場的新人”,她近期剛入了一套資治通鑒典予,我還是不拿她當參考標準了甜滨。
北海老師曾說閱讀深度不能局限于一個方面,中國考生文史哲方面涉獵太少瘤袖,深以為然衣摩,然而老姐推薦的如曾國藩傳依然是看不下去的,先從封面已沾灰的《人類簡史》開始吧捂敌。
想想自己看過的書艾扮,小說居多,偶有幾本散文夾雜其中黍匾,都是敘事性為主的書栏渺。而這些書籍中鮮有看過兩遍的,大多看完就送人了锐涯。近期記得的大概有那么一本磕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科幻類中篇,稱不上硬科幻霎终,只是在科幻背景下講述的一個溫情故事滞磺,真摯而讓人感動。日記體形式的書除了這本也就只記得《少年維特之煩惱》以及《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莱褒,但好像三本書的結局都有些讓人惋惜击困。在這里強烈推薦下,前陣子翻拍成日劇了广凸,還是覺得小說更棒些阅茶。
小說的最后一句,也是主角查理高登在日記上的最后一句話
“如果有時間谅海,請幫我放一些花在后院阿爾吉儂的墳墓上”--直戳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