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Linux常用命令匯總
date: 2019-08-21 09:12:35
tags: Linux
Linux常用命令
創(chuàng)建文件夾
mkdir [option]... Directiory...
# option:
# -m 創(chuàng)建的目錄的同時為該目錄設置權限 例如: mkdir -m 755 hello 表示在當前目錄下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hello的文件夾并且設置權限為755
# -p 遞歸創(chuàng)建文件夾 例如: mkdir hello/world 會報錯,但 mkdir -p hello/world 就不會報錯
# -v --verbose "verbose"是嘮叨的意思;如果創(chuàng)建文件夾成功了轰枝,是不會有任何提示的噪漾,但如果你加上了 -v 系統(tǒng)就會打印出來“已成功創(chuàng)建目錄”
# -Z 這玩意跟系統(tǒng)安全有關,不會用
創(chuàng)建文件
touch filename
# touch 的作用主要是更改文件的時間戳低零,也可以拿來創(chuàng)建文件凯正,如果當前目錄下已經有這個文件了脚祟,touch命令就會將該文件的時間戳改為當前時間绍在。不過你也可以使用 -t CCYYMMDDhhmm.ss 隨意改變時間戳感帅,格式一定要按照上面的來斗锭,比如 201106081230.20
vi filename
# 這個一定要看教程,不然真的不會用
# 參考:https://blog.csdn.net/cyl101816/article/details/82026678
vim filename
# 與vi類似
刪除文件
rm [option] filelist
# rm 后面可以跟若干個文件名失球,系統(tǒng)依次刪除當前目錄下的這些文件岖是,如果某個文件當前目錄下沒有,就會報錯,但不妨礙系統(tǒng)刪除其它能刪的文件
# -f --force 使用這個option豺撑,rm將忽略那些你填了但當前目錄下不存在的文件烈疚,不會報錯
# -i 刪除文件的時候,詢問是否確認刪除聪轿,有多個文件一起刪除的時候爷肝,每個文件都要詢問。
# -I 只有刪除的文件超過3個的時候才詢問確認屹电,而且只詢問一次
# -r, -R, --recursive 遞歸刪除路徑以及路徑下的所有東西阶剑,具體過程是遇到目錄先遞歸地進入目錄,遇到文件就刪除危号,遇到空目錄直接刪除牧愁。搭配 -i 可以看到執(zhí)行過程。
# -d --dir 刪除空目錄
# -v --verbose 對執(zhí)行的每一個操作都打印一個提示“已刪除xx”
# 如果要刪除的文件名中帶有 - 字符外莲,比如"-foo"猪半,使用 rm -- -foo 或 rm ./-foo 可以刪除它。
復制
cp [option]... SOURCE... DIRECTORY
# 這種寫法是將若干源文件復制到Directory目錄下偷线,如果該目錄下有同名文件,會將其覆蓋成source中的文件声邦。
cp [option]... -t DIRECTORY SOURCE...
# 加個 -t 就能反著寫
權限
4 代表讀權限
2 代表寫權限
1 代表執(zhí)行權限
權限數字通常由3位數字組成:
第一位數字代表 文件所有者的權限
第二位數字代表 同組用戶的權限
第三位數字代表 其它用戶的權限
例如:761 代表 文件所有者擁有(讀4 + 寫2 + 執(zhí)行1)權限;同組用戶擁有(讀4 + 寫2)權限骗炉;其它用戶擁有 執(zhí)行1 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