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医增,就會播出一部探討當下家庭教育熱點的電視劇,《虎媽貓爸》《學區(qū)房》《小歡喜》一經播出老虫,都曾引起廣大家長們的強烈關注叶骨,掀起討論熱潮。
孩子到底應該怎么培養(yǎng)张遭,窮養(yǎng)還是富養(yǎng)缕题,佛系還是雞娃追迟,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出新話題、新難題孔厉。
《陪你一起長大》亦屬此類乏冀,由劉濤妥衣、胡可赘阀、穎兒、陶昕然主演扑眉,她們分別代表4個不同階層的家庭纸泄,富裕、精英腰素、普通聘裁、貧窮。雖然家庭條件不一樣弓千,但在培養(yǎng)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衡便,都是一樣的焦慮,都是一樣的拼盡全力洋访。
——4個主演代表4類家庭
穎兒飾演新月的媽媽林蕓蕓镣陕,她是一個全職主婦,老公事業(yè)有成姻政,住別墅呆抑、開豪車、穿名牌汁展,代表當今社會中富裕階層的家庭鹊碍。
劉濤飾演奚望的媽媽蘇醒,是一個拿遍各項大獎的室內設計師善镰,高學歷妹萨、業(yè)務能力強,丈夫是名牌大學畢業(yè)的IT男炫欺,代表著精英階層家庭。
胡可飾演蔣思遠的媽媽何景華熏兄,普通上班族品洛,和前夫離婚后女兒由她撫養(yǎng)树姨,現任丈夫從事美妝直播,代表著普通階層家庭桥状。
陶昕然飾演李非凡的媽媽沈曉燕帽揪,在超市工作,學歷低辅斟、收入低转晰,和丈夫李翔離了婚。因為她是外地人士飒,沒有房子查邢,法院把李非凡判給了爸爸。李翔嗜賭酵幕、不務正業(yè)扰藕,為了孩子,沈曉燕不得已寄居在前夫家里芳撒,是家庭條件差的代表邓深。
電視劇里的4類家庭也正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各階層人數相差巨大笔刹,收入相差也很大芥备,但他們在培養(yǎng)孩子上,都有著同樣的焦慮舌菜,都希望竭盡所能萌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把孩子送進名校酷师,成為人生贏家讶凉。
——不同階層的家庭都有同樣的焦慮
劇中的富二代新月在幼兒園開放日表演了3個節(jié)目,鋼琴山孔、法文朗誦懂讯、芭蕾,收獲家長們的一致好評台颠,按理說褐望,她已經是別人家的孩子,非常優(yōu)秀了串前。
但在新月爸爸的字典里瘫里,“沒有第二名,只有第一名”荡碾,所以她的表現再驚艷谨读,只要不是第一,就換不來爸爸的認可坛吁。
蘇醒看到別的孩子多才多藝劳殖,而奚望什么都不會铐尚,開始焦慮起來,給兒子安排各種學習項目哆姻。
何景華的女兒高考失利宣增,她卻在鄰居面前樹立女兒的學霸人設。兒子貪玩厭學矛缨,把書本用來折紙飛機爹脾。為了兩個孩子的學習,她整天憂心忡忡箕昭。
沒錢報興趣班的李非凡灵妨,聰明伶俐、勤奮好學盟广,沈曉燕的擔心是不能為他提供好的學習生活條件闷串,耽誤了他的前途。
4個不同階層的父母筋量,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都有自己的焦慮烹吵,優(yōu)秀的努力爭第一,落后的奮力往前追桨武。
在孩子們殘酷的分數比拼背后肋拔,更有家長們在財力、資源呀酸、能力上的比拼凉蜂。電視劇中如此,現實中也一樣性誉。
自從李湘的女兒王詩齡上了綜藝節(jié)目窿吩,就經常出現在娛樂新聞里。媒體報道其就讀貴族學校错览,一年學費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纫雁,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倾哺,但咱們知道轧邪,肯定很貴很貴,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羞海。
劉蕓在某個節(jié)目中透露忌愚,為了讓兒子Jagger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們請外國互惠生在家里住了7年却邓。
可見富人們在教育孩子方面硕糊,不僅花費巨資,更是各出奇招。
而其他階層的家庭癌幕,雖然在教育支出金額上沒辦法和富人相比衙耕,但教育支出占家庭總開支的比例昧穿,卻比富人大得多勺远。
——焦慮的根源是什么
按理說,富裕階層的父母們在培養(yǎng)孩子方面时鸵,應該是最佛系的胶逢。畢竟他們已經手握大量的財富,就算孩子平平無奇饰潜,也能為他們提供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初坠,用得著像普通、貧窮家庭一樣使勁拼嗎彭雾?
可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碟刺,窮不過五世”,這句話完美詮釋了財富在微觀個體之間的流動薯酝。
縱觀歷史半沽,古代帝王建立世襲制,希望用牢固的制度形式來延續(xù)家族的財富地位吴菠。但眾所周知的者填,沒有哪個家族能夠將財富傳承上千年,傳承幾百年的也屈指可數做葵。
在商界呢占哟,據數據統(tǒng)計,“全球范圍內酿矢,家族企業(yè)的平均壽命大約只有不到25年榨乎,家族企業(yè)中只有1/3能夠傳承到第二代,僅有不到10%能夠傳承到第三代瘫筐,淘汰率高達90%蜜暑。”
實踐證明严肪,看似可靠的世襲制史煎、產權制,都敵不過神秘的遺傳基因規(guī)律驳糯、激烈的社會生存競爭篇梭。
窮人想要實現階級躍升,富人想要守住自己辛苦積累的財富酝枢,只能寄希望于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恬偷,練就一身本領。
所以帘睦,大家焦慮的根源是:孩子不成才袍患,他們沒有足夠強的能力去應付未知的職場坦康、社會競爭。
——解決焦慮的辦法
每部家庭教育題材的電視劇诡延,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沖突一定是重頭戲滞欠。
新月喜歡彈琴,顧家偉不想讓她學了肆良,因為對升學沒有一點用處筛璧;奚望討厭上培訓班、討厭考試惹恃,氣得蘇醒想揍他夭谤。
孩子們沒有面對過生活的巨大壓力、沒有經歷過殘酷的社會競爭巫糙,不能深刻體會父母強迫他們學習的原因朗儒,這種認知的鴻溝是天然存在、難以消除的参淹,所以雙方在思想醉锄、行動上很難達成統(tǒng)一,沖突再所難免承二。
不用說榆鼠,電視劇最后肯定是歡喜的結局,父母向孩子妥協(xié)亥鸠、向現實妥協(xié)妆够。畢竟成績再重要,也不如孩子的健康快樂重要负蚊,這又何嘗不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呢神妹?
許多家庭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家妆,花費大量的時間鸵荠、金錢,但孩子取得的成績最后可能并不如那些什么都不上的伤极。
我所在的小縣城蛹找,2020年文科狀元是一個貧困戶的孩子,考上了南開大學哨坪。她沒錢上興趣班庸疾、沒錢擇校,也沒有高學歷的父母輔導學習当编,一切全靠自己的努力届慈。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娃比娃氣死媽”。
大家都奔著重點學校去金顿,但全中國有1243所本科院校臊泌,985、211大學才151所揍拆。2018年全國參加高考的考生有975萬渠概,只有大約46萬人能上重點大學,錄取率不到5%礁凡。
人生中有些東西高氮,是任憑咱們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的顷牌。這不是消極的態(tài)度,而是認清現實之后塞淹,與自己和解窟蓝。
適當努力之后,還是達不到期望的目標饱普,就放過孩子吧运挫,朝八晚十的他們其實挺累的。
話又說回來套耕,飽嘗生活艱辛的成年人谁帕,應該有足夠的動力努力學習,走上人生巔峰了吧冯袍,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的呢匈挖?
編劇們苦口婆心、絞盡腦汁康愤,不就是想表達這樣一個意思嗎儡循?
我們經常討論階級固化,社會底層的人想爬上金字塔尖非常困難征冷。
但是择膝,同志們,人類基因不僅是門科學检激,更是一門玄學呀肴捉。朱元璋的父母想過他們的兒子能當皇帝嗎?
就算夢想暫時在孩子身上實現不了叔收,咱們還能依靠基因這門玄學呢齿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