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世界永遠盤踞著一群邊界模糊的人,就好比我的鄰居易阳,那個住在對門的大叔。
大叔不止一次地在出門上班看到我的時候,深表理解而又倍加安慰地跟我說:
你家兩個女兒長得還挺快的鸠澈,一眨眼那么大了,過幾年再生個须蜗,小三肯定就是兒子了赘方。
我一開始禮貌地笑笑,他居然以為我不自信刀荒,還追在后面強調(diào)了一下:
真的代嗤,下一個肯定能生到兒子棘钞。
臥槽,我在心里狠狠地罵了聲娘干毅,但為了維持友好的鄰里關(guān)系宜猜,嘴上還是客氣地說:
女兒挺好的呀,我就喜歡女兒硝逢。
大叔有個小他起碼十幾歲的老婆和一個正在上大學(xué)的兒子姨拥,兩口子對兒子寵溺地不要不要的。
老來得子再加上觀念陳舊渠鸽,便開始咸吃蘿卜淡操心了叫乌,以為全天下的人都跟他一樣,唯兒子是尊徽缚。
在同是女兒身的我面前說出這樣的話憨奸,簡直是找罵。
雖然我所生活的這片地域算不得什么思想開放的開化地帶凿试,但如此這般以自己的觀念揣摩別人的想法排宰,還真是不把自己當(dāng)外人兒。
2
在心理學(xué)上那婉,這是典型的心理邊界模糊板甘,某些人始終覺得自己認為好的,別人也一定認為好吧恃,自己不喜歡的別人也一定不喜歡虾啦。
這樣的一個心理特征彰顯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隱藏在你所無法察覺的犄角旮旯痕寓。
最常見的心理邊界模糊體現(xiàn)在父母和孩子身上傲醉。
小的時候,爸媽幾乎從來不管我們是真的熱了還是冷了呻率,餓了還是飽了硬毕,反正他們覺得天冷了就拼命給你加衣服,你說飽了不吃了礼仗,他們就跟你爭辯吐咳,說還沒飽呢,再吃點兒元践,好像他們比你自己還了解你的肚子韭脊。
在他們的心目中,他們的感受就一定是我們的感受单旁,他們從來沒覺得我們其實是不同的個體沪羔。
等到長大了,父母不能控制你了象浑,有些事情由著你去了蔫饰,但少不了各種不滿與埋怨琅豆。
大學(xué)畢業(yè)爸媽給你安排了事業(yè)單位的工作,結(jié)果你不去篓吁,非得自己跑去開個早點店茫因,起早貪黑,累死累活杖剪。
爸媽每天看到你就像看到了眼睛里的一根刺冻押,見你一次抱怨一次:
我們現(xiàn)在都不敢在小區(qū)散步了,好好的臉被你丟盡摘盆。你當(dāng)初要是能好好聽我們的話翼雀,我們現(xiàn)在得活得多開心。
爸媽托人給你介紹對象孩擂,對方一表人才狼渊,能說會道,家境殷實类垦,背景強大狈邑。結(jié)果你看了后不喜歡,果斷拒絕蚤认。
爸媽便鬧開了米苹,這么好的條件你都不要,你還想怎樣砰琢,是想氣死我們嗎蘸嘶?
這是中國家庭中典型的心理邊界不清的例子,父母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陪汽,得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安排训唱,久而久之便成了控制,從幼時全方位的控制挚冤,到成年后心理上的控制况增。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對待年老的父母其實也少不了犯這樣的錯誤训挡。
我們打著為父母好的旗號澳骤,千方百計把父母從鄉(xiāng)下老家接到城里來住,不管不顧父母的推辭與真實感受澜薄,習(xí)不習(xí)慣为肮,寂不寂寞,只為了成全自己的孝道肤京。
我們心里踏實了弥锄,便覺得父母也完滿了。
而事實上,不少老人在兒女們的盛情邀約下去過所謂的好日子后籽暇,不久便開始生病,甚至有的原本健朗的老人要不了幾年就不久于人世饭庞。
己所不欲戒悠,勿施于人,己所之欲舟山,也不應(yīng)強加于人绸狐。
當(dāng)然,我們做的以上的這些事情累盗,全部都是無意間造成的寒矿,因為我們并不真正懂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人與人之間是有邊界的若债。
3
那么什么是心理邊界符相?
心理邊界是社會心理學(xué)的概念,是實現(xiàn)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終界限蠢琳。
在我們每個人還是嬰兒的時候啊终,我們感覺自己與母親是一體的,即所謂的“共生”狀態(tài)傲须。
我們的一切都依賴母親去完成蓝牲,餓了母親給我們吃,困了母親哄我們睡泰讽,不耐煩了母親給我們抱抱例衍。
我們只需哭鬧或者哼哼兩聲,自己所有的需求都會被滿足已卸,我們感覺自己是全能的佛玄。
后來我們逐漸長大,開始察覺到原來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咬最,我們與周圍的世界是分離的翎嫡,這個時候心理邊界開始建立。
處于“分離和個體化”的我們學(xué)會了說“不”永乌,即使我們并不是真的反對父母要求我們做的事情惑申,我們也要用“不”來彰顯自己的獨立自主,為了說“不”而說“不”翅雏。
此時如果父母依然把我們當(dāng)作他們的附屬品圈驼,便會給我們戴上各種“不聽話”“不乖”的帽子,他們侵犯了我們的心理邊界望几,覺得他們想的就應(yīng)該是我們想的绩脆,他們無法忍受我們居然可以違背他們的意愿。
換另一個思路,“共生”時期的嬰兒如果沒有得到大人足夠的關(guān)注與照顧靴迫,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惕味,長大后仍會不自覺地尋求“共生”的狀態(tài)。
即玉锌,總是將他人與自己混為一談名挥,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任何不同都是合理的存在,難以忍受不同的觀點主守,隨意侵犯親近的人的領(lǐng)地禀倔,用自己的情緒去控制他人,或者總是將他人的情緒解釋為自己的過錯参淫。
4
有人問救湖,有人侵犯了我的心理邊界,我該怎么辦涎才?
我要不要去向他普及一通心理學(xué)的知識鞋既?
事實上,學(xué)習(xí)的目的絕不在于改變他人憔维,而在于成長自己涛救。
至少,我們可以做到:
一业扒、身為父母检吆,不隨意干涉孩子的生活,身為兒女程储,尊重父母自身的意愿蹭沛。
我們可以提建議,表觀點章鲤,但不要代對方做決定摊灭。不要打著為別人好的旗幟,綁架了親近的人的人生败徊。
二帚呼、接受這個世界的千姿百態(tài),不要天真地認為與自己見地不同的人都是傻瓜皱蹦。
任何觀念的存在都有其客觀性和合理性煤杀,不要草率地以己度人,并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沪哺。
三沈自、每個人都應(yīng)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zé),我們也要學(xué)會不因他人的負面情緒而內(nèi)疚和受傷辜妓。
不用違背自己去成全別人枯途,不去控制別人同時也要避免被他人控制忌怎,正常的人都會管好自己,沒有誰需要為別人糟糕的情緒負責(zé)酪夷。
控制和被控制的人生都是不幸的人生榴啸。愿你我都能做個心理邊界清晰的人,贏來自己和身邊人的幸福人生晚岭。
最后插掂,很想把薩提亞的一段話送給大家:
“我想愛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賞你而不需批判你腥例;和你齊參與而不會傷害你;邀請你而不必強求你酝润;離開你亦無需言歉疚燎竖;批評你但并非責(zé)備你;幫助你而沒有半點看低你要销;由此构回,我倆的相會就是真誠的而且能彼此潤澤∈韪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