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善如登 從惡如崩
【釋義】:比喻學好很難警没,學壞極容易匈辱。
【詳解】:從:順隨;登:登山杀迹;崩:崩塌亡脸。向好發(fā)展就像登山一樣艱難,向壞發(fā)展就像山崩一樣迅速树酪。
典出:《國語·周語下》
釋義:順從良善如登山一樣艱難浅碾,屈從邪惡如山崩一般迅速。
人總是有種難以克服的惰性续语,包括行動和道德上的惰性垂谢。行動上的惰性如好逸惡勞、“拖延癥”等等疮茄,如果能有嚴格的紀律約束滥朱,總能大體上克服根暑。但是如果在沒有外在監(jiān)督的情況下,克服道德惰性徙邻,念念不忘護持一顆善心排嫌,便不容易了。人要舍惡從善鹃栽,一是內(nèi)心必須有強大的信念做“防護堤”躏率,二是必須有良師益友互為提點。立志須堅民鼓,交友須慎薇芝,青年領(lǐng)導干部尤為切要。
古文中的善丰嘉,內(nèi)涵很豐富夯到,所有美好的、對自己成長有利的饮亏,對別人有利的事情或者行為耍贾,都可以稱之為善,有點接近于我們常說的“正能量”和“積極”的意思路幸。但是和我們現(xiàn)代人理解的善不同的是荐开,善的格局比現(xiàn)代人理解的要大。
惡則相反简肴,一切對成長不利的晃听,對他人不利的事情或者行為,我們都稱之為惡砰识,對惡這個詞匯本身能扒,現(xiàn)代人理解的惡的程度要高,也就是底線比較低辫狼,基本上降低到了法律的紅線的水準初斑。古人卻不同,把自己內(nèi)心的嫉妒膨处、自私见秤、等等都歸為惡,尺子的基準線比現(xiàn)代人的要高很多真椿,不但是遠遠超出了道德平均線秦叛,已經(jīng)進入了修為的層面。
人性是貪的瀑粥,貪圖利益、貪圖舒適三圆、貪圖名聲...
人性還是嗔恨的狞换,所有不好的事情避咆,都是別人造成的,不會反觀的我們修噪,就是會生氣查库、氣憤...
人性是愚癡的,總是用傲慢的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心甘情愿地被自己的眼耳鼻所欺騙黄琼,渾然不知...
正式因為人性的貪嗔癡樊销,所以面對善的時候,取舍之間就是對人性的挑戰(zhàn)脏款,更何況是持續(xù)不斷地围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善的抉擇,當然是如登山一樣的艱難撤师。
選擇放棄剂府、選擇放逸、選擇放縱剃盾,這些都是迎合了人性本身的需要腺占,只是順勢而為,隨波逐流痒谴,當然輕松快意衰伯。但是這樣的快意之后就是日復一日的昏沉、渾渾噩噩积蔚,與“會當凌絕頂意鲸,一覽眾山小”的人生境界相去甚遠。
這樣的詞語很多库倘,道理也很淺顯临扮,做到卻實實在在的不容易,學習知識技能如此教翩,學習修為修心更是如此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