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我生來極少有的暴烈爭吵發(fā)生
就在那天超級月亮正當空的晚上
圍繞著把玩笑戲謔“認真”到底該不該
圍繞著把細碎的慣誤指出還是“沉默”
圍繞著把執(zhí)念與現(xiàn)實碰撞還是“妥協(xié)”
似乎聽過“誰認真誰就輸了”
如果針對我所處的這個情境
這句話是堅決無法接受的
有些玩笑本身就是帶著或多或少惡意
那么認真對待
去反擊反駁這種不適感正是理所應當
而不是反被認為心胸狹隘不大度“太較真”
就好比
一個無辜的人被強奸不去指責犯人
反而去指責被害者衣著暴露
因為事情發(fā)生于我最信賴最親近的人
于是激起了洶涌的情緒
若是發(fā)生于陌生的人
我大概也不會有任何所謂和在意
沒有聯(lián)系也就沒有情感
但事實上
本來就沒有絕對永恒的正誤
每個人的接受力和原則都很多樣
善解人意粥诫,合作中求同存異都是應該
但是具體當下的一件事情
還是能夠區(qū)分出善惡甚至是正誤
那么遇到這樣的情況
勇敢的站出來指出反駁才是應該的
也聽過
人就是河里的卵石
最終都被磨成一樣的圓滑
但是我不想成為這樣的卵石
我想持久保有棱角竭宰,甚至鋒利
同時并不代表我拒絕與時俱進
并不代表我沒有善意理解與溫柔
所有的思緒還在亂紛紛的縈繞于我的腦海
但是我清楚了三個問題的答案
不管玩笑戲謔,該認真就認真
該指出就不要沉默杜顺,不怕被忽略或者受傷
執(zhí)念與現(xiàn)實碰撞,才能不斷進步
再加一點
有所了解研究才具有發(fā)言權(quán)
任何輕慢不當?shù)难哉Z都可能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