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議題無法讓大多數人參與的根本原因贱除,可能不在于強權對話語權和信息的絕對控制兴蒸,而在于議題與大眾日常生活的距離感。
我當然曾經是一個熱衷于公共議題的“知識分子”采桃,受身邊熱血而充滿行動力的同學的影響,我非常同意發(fā)聲的意義丘损,信任公共話語的力量普办,希望每個人都以微弱的影響力,形成真正對歷史有所推動的影響徘钥。LGBTQ的愛自由衔蹲、公共健康的保障、底層勞動分子的基本權利呈础、環(huán)境保護的迫切性舆驶、信息不對等時每個人追求信息的權利……這些議題,我都曾經在某種程度上參與發(fā)聲(盡管大多數時候是無用的)而钞,但沙廉,今天的我,可能要很悲哀臼节、很喪氣撬陵、很失望地說:“對不起,我盡力了网缝,無法再和你們并肩了袱结。”
原因很簡單途凫,我意識到自己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以及自己的生活多么悲哀溢吻。普通智力维费、普通家境和懶散的性格,無法讓我成為更好的人促王,只能滿足作為一個人的尊嚴:目前的我還可以不茍且犀盟,不希望結婚就可以不結婚。那些議題蝇狼,已經在精神上和我隔離阅畴,我身邊沒有激勵我的力量,我的理智認為我微不足道的聲音毫無意義迅耘,我悲哀贱枣、黑暗监署、平淡、乏味的人生在不斷把我的眼睛遮住纽哥,生活的無趣早已把對“更好的生活”的希望都蓋住钠乏,看不到任何指向“更好的生活”的光芒在指引。
這無關對錯春塌。以前的我會以為晓避,這樣的淡漠非常負面,讓那些為公共議題而發(fā)聲的人受到蔑視只壳,而其實不是的——實際上俏拱,恰恰相反,淡漠吼句、只活在現實生活中的這群人和那些激昂可以說是完全割裂的世界锅必,他們毫不相關,黑暗中的人不會將尋找光的那些人拉下瓶底命辖,而振翅往瓶頂飛的那群人也拖不起基數龐大的那群人况毅。
不知道這是否算是完全的失望或絕望,但就昨天重現的微博上“我是les”被抹去和被努力挽回的故事而言尔艇,我不會認為和去年的“我是gay”情況有何區(qū)別尔许,僅僅一年前的歷史在同一個平臺上同樣發(fā)生,權力和市場的力量依舊沒有受到抗爭的影響终娃。只能說味廊,以史為鑒,方知一切流血不可避免棠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