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去一個姐姐的茶室喝茶曹步,配的兩種茶點對我來說都還蠻新奇的。一種是金色錫紙包著的鵪鶉蛋大小休讳,姐姐說叫“狗屎糖”讲婚,據(jù)說陜西的一種特產(chǎn)。嘗了一顆俊柔,酥酥的筹麸,還有堅果的香氣活合。
另一種呢,就是我重點想說的純手工蘋果干物赶。
初看其貌不揚白指,姐姐說是自己做的,無任何添加酵紫,勸我嘗嘗告嘲。入口味甜微酸,軟硬適中奖地,嚼完一片唇齒間還留有蘋果的清香橄唬。聽說自己在家就能做,作為吃貨肯定得打聽做法参歹。沒想到姐姐的做法也是超級簡單仰楚,把蘋果洗凈切成薄厚適中的片,放在暖氣上烤干就可以了犬庇∩纾看我十分喜歡,臨走時姐姐還特意裝了一袋給我拿回家吃臭挽。
一個周末還沒過完捂襟,拿回家的一袋蘋果干就被我消耗了大半。剛好冰箱里還有蘋果埋哟,趕緊自己做起來笆豁。
因為吃蘋果一直都不喜歡吃皮,老媽送了我一個神器——削蘋果機赤赊。說干就干,很快蘋果搞定了煞赢。但是問題來了抛计,家里是地暖,沒有暖氣片照筑,總不能鋪在地板上烤吧吹截。家里室溫也就20度左右,估計也達不到要求凝危。
這時想到了廚房里已經(jīng)許久沒派上用途的烤箱波俄。把烤盤找出來,鋪上紙蛾默,碼上蘋果片懦铺。想著溫度應(yīng)該不能太高,調(diào)好50度上下火支鸡,定時30分鐘冬念,就坐等我的蘋果干出爐了趁窃。
可能是不想讓我吃到嘴得太容易,等到烤箱“都鼻埃”地一聲之后醒陆,取出來發(fā)現(xiàn)竟然連顏色都沒變,和之前放進去時根本沒兩樣裆针。我估計是火候不夠刨摩,重新放進去,溫度調(diào)到90,繼續(xù)30分鐘世吨。沒想到這些“家伙”居然寧死不屈码邻,在高溫下烘烤了一個小時,連一點水分都沒有流失另假。我一氣之下把溫度調(diào)到150像屋,直接定了一個小時,就去干別的事了边篮。心想這次肯定沒問題了己莺。
一個小時后再去看,顏色總算是變深了一些戈轿,但用手指捻起一塊凌受,還是濕噠噠。我徹底沒了信心思杯。照這樣下去胜蛉,得烤到猴年馬月才能變成蘋果干啊色乾!我只好灰心喪氣地把這一盤半成品取出來誊册,放到通風(fēng)的窗前,蓋上一層紙防塵暖璧,讓它自生自滅去吧案怯!
沒想到我都放棄了,老媽還沒放棄澎办。第二天下班回家就看到了老媽的杰作嘲碱。果然是辦法要比困難多!
昨天回家嘗了一塊局蚀,雖然還沒有太干麦锯,咬起來還有韌勁兒,但是已經(jīng)有了那么點兒蘋果干的意思琅绅。我的蘋果干味道有點兒偏酸扶欣,估計是跟蘋果的品種有關(guān)系。記得送我蘋果干的姐姐說她做的蘋果干選用的是上好的洛川蘋果,應(yīng)該是含糖量比較高宵蛀。不過我這自制的蘋果干也算是風(fēng)味獨特昆著,可以自成一派了。
就像很多人看網(wǎng)上的做菜术陶、化妝凑懂、做手工等的教程一樣:
眼睛——我會了!
大腦——我可以梧宫!
手? ? ——我該干嘛接谨?
眼(耳)過(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塘匣,動手的過程說不定還能遇到多少驚喜(驚嚇)呢脓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