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書籍件舵,說服力手冊以及大眾雜志經(jīng)常告訴我們對他人肢體語言的模仿能夠增進他人對我們的好感卸察。真的是如此么,又或者是模仿只不過就是成功的社交互動的一種副產(chǎn)品铅祸?
盡管這一點人們已經(jīng)猜想了許久坑质,但直到沙特朗和巴夫(1999)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之后,這種模仿效應才獲得嚴格的測驗临梗。以下是他們提問的三個相關的問題:
人們會無意識地對他人涡扼,甚至是陌生人進行模仿么?
模仿能增加好感么盟庞?
對他人觀點接納程度高的人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變色龍效應么吃沪?
1.人們會無意識地模仿他人么,甚至是陌生人茫经?
試驗設計:測驗所謂的“變色龍效應”巷波。在第一個研究當中,78名試驗參與者會與試驗知情者或者說是“同謀”坐下交談卸伞,這些同謀事先已被告知有計劃地使他們的肢體小動作各不相同:有的老是微笑抹镊,有的老是抓臉,有的則不斷晃腳荤傲。
結果:的確垮耳,通過測量參與者抓臉,晃腳以及微笑的的情況遂黍,我們發(fā)現(xiàn)試驗參與者自然地會模仿試驗同謀(他們剛剛才認識)的肢體語言终佛。抓臉僅僅增加了20%,但晃腳的比例卻驚人地增加了50%雾家。
2.模仿增進好感铃彰?
在第二個試驗當中,沙特朗和巴夫想要知道這些晃腳或者抓臉的動作有否實際作用芯咧,還僅僅是社交互動的副產(chǎn)品牙捉。
試驗設計:這78名參與者會被安排到一間房間與一名陌生人(另一名試驗同謀)談論一張攝影作品竹揍。在交談過程中,這名同謀會模仿一部分參與者的肢體動作邪铲,其他的則不然芬位。試驗結束以后這些參與者會被詢問對這名同謀的好感程度并對交流的順暢性進行打分,兩項的分數(shù)都在1到9分之間带到。
結果:模仿確有其效昧碉。肢體動作被模仿的參與者,對同謀的打分平均是好感度6.62揽惹,順暢性6.76被饿,而其他的參與者打的平均分則是好感度5.91,順暢性6.02.你可能會說永丝,差別也不大么锹漱,但對于人們幾乎都覺察不到的這種微妙的行為的變化箭养,這種效應已經(jīng)是非常明顯的了慕嚷。
3.對他人觀點接納程度高的人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變色龍效應么?
因為我們都是獨特的個體毕泌,有的人會自然地比其他人更容易去模仿喝检。但什么樣的心理層面的性情會對此有影響?沙特朗與巴夫考察了觀點接納:人們自然地接納他人觀點的程度撼泛。
試驗設計:55名學生在完成了觀點接納調(diào)查問卷和移情測量之后挠说,坐到試驗同謀的對面,同謀如前例行常規(guī)愿题。
結果:與觀點接納得分低的相比损俭,那些分數(shù)高的參與者抓臉的比例增加將近30%,晃腳增加將近50%潘酗。而人們的移情關懷程度的區(qū)別杆兵,對此卻沒有影響。這表明仔夺,觀點接納的認知成分琐脏,而非情感成分對促進模仿起著重要作用。
4.催眠與變色龍效應
這樣看來缸兔,變色龍效應遠非是冷血的爬行動物的一種自我保護日裙,而確實是對促進社交互動而表現(xiàn)出的熱情響應。這次試驗表明了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多多少少地都會無意識地進行模仿惰蜜,而正像大眾雜志所建議的那樣昂拂,這真的還能促進他人對自己產(chǎn)生好感。
而社會模仿與我之前提到的催眠又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呢抛猖?恩格侯,有一種有影響力的催眠理論認為在催眠的狀態(tài)下路克,意識會被削弱,這樣催眠師的暗示就能夠以無意識地方式(對來訪者-譯者)發(fā)揮作用养交。(希爾加德精算,1965)。
當我們模仿他人的肢體語言到了走火入魔時就會這樣:在某種意義上碎连,當兩個人達到了心有靈犀時灰羽,他們的肢體動作就達到完美的和諧,就好像是他們已經(jīng)被互相被催眠了一樣鱼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