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 ?圖/網(wǎng)絡(luò)
1
真沒想到挨厚,有生之年還會看到梁山伯被黑。
在那個流傳千年的愛情故事中糠惫,他是癡情和深情的代名詞幽崩,人雖有些木訥,但一顆真心天地可鑒寞钥。
從前的人們都覺得慌申,梁、祝二人的愛情可歌可泣。
他們愛得熱烈而深沉蹄溉,最后雙雙赴死化蝶而飛咨油,撐得起“轟轟烈烈”四個字。但梁祝的更深層意義不是愛情柒爵,而是沖破門第束縛的自由精神——這也是它能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役电。
誰知風水輪流轉(zhuǎn),到了2020年的今天棉胀,男二號馬文才意外得到眾多網(wǎng)友青睞法瑟,一躍而為姑娘們都想嫁的人。
而男主角梁山伯唁奢,卻背上了“男小三”的罵名霎挟。
理由很簡單。
這一屆網(wǎng)友認為麻掸,祝英臺和馬文才早有婚約酥夭,是梁山伯橫插一腳,硬生生把祝英臺搶過來的脊奋,這才導致悲劇發(fā)生熬北。
反觀馬文才,他竟然能容忍祝英臺穿孝衣出嫁诚隙,甚至途經(jīng)梁山伯的墳?zāi)寡纫空嬲鎼蹜K了祝英臺,令人心疼不已久又。
若再往深處想想巫延,梁山伯并非祝英臺的良配。
畢竟籽孙,祝英臺是富家小姐烈评;而梁山伯家境貧寒,只守著個寡母過日子犯建。
二人出身懸殊讲冠,必定會在觀念、思維适瓦、習慣方面存在差異竿开。矛盾在靜悄悄地潛伏,眼下不過是被激情迷惑玻熙,若真嫁過去否彩,只怕日子雞飛狗跳一團糟。
再反過來想嗦随,馬文才與祝英臺門當戶對列荔,婚后能省去很多麻煩和糾紛敬尺,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強強聯(lián)合。
從現(xiàn)實角度來考慮贴浙,嫁給馬文的性價比最高砂吞。
至少,姑娘不會被婚姻拖累到深淵崎溃,婆家不是填不滿的無底洞蜻直,自己也不會在一次接一次的“扶 貧”中心力交瘁,“16歲時袁串,我喜歡梁山伯概而;可26歲的我,卻只想嫁給馬文才囱修!”
2
開始時赎瑰,我不太能接受這樣的觀點。
梁祝的故事聽過無數(shù)回蔚袍,幾乎次次都要為男女主掬一把熱淚乡范。
這個發(fā)生在千年前的故事配名,準確無誤地描摹了一對年輕男女的心動與情動啤咽,那些細微的情節(jié)與感受,存在于人類共通的情感之中渠脉。
畢竟故事中的內(nèi)核是“愛情”宇整,它本身就象征著世間的極致美好。
不信你細看——
二人同窗共讀芋膘,甚至同住一屋鳞青,倒類似于今天的校園戀情。情感積淀于日復(fù)一日的相處相伴为朋,所以有漫長而充裕的時間臂拓,來將那份懵懵懂懂的好感,發(fā)酵為熾熱的愛情习寸。
而十八相送中的一問一答胶惰,是不是也寫滿了嬌羞的少女心事?
怕他一下子聽懂霞溪,又怕他始終不懂孵滞,更怕他懂裝不懂,還怕他不懂裝懂……
萌發(fā)于少年時代的情感鸯匹,往往純粹而真實坊饶,尚未沾染成人世界中的潛規(guī)則。愛的完全就是對方那個人殴蓬,而非他附帶的地位匿级、資源與價值。
這曾是許多人的心向往之啊。
為此痘绎,姑娘們誠摯地高喊過:“要嫁脓杉,就嫁給愛情!”简逮。
祝英臺曾住在她的心底球散,梁山伯也曾代表過她對余生的所有期待。
只是散庶,現(xiàn)實中沒有“化蝶”的橋段蕉堰,“祝英臺”們往往會撞得頭皮血流,然后學著權(quán)衡利弊悲龟,把愛情的比重降低屋讶。
甚至,漸漸發(fā)現(xiàn)了馬文才的好须教。
不對皿渗,也不是“好”,而是合適轻腺。這是建立在出身相似乐疆、觀念相近基礎(chǔ)上的“合適”,拿它來為婚姻托底贬养,總不見得能差到哪兒去挤土。
說起來也蠻好笑的。
一千多年前的故事误算,鞭撻的是門第觀念之下的愛情悲劇仰美。可到了一千多年后儿礼,人們又開始把“門當戶對”掛在嘴邊咖杂,甚至強行拉郎配,把祝英臺重新配給了馬文才蚊夫。
不知這是進步诉字,還是倒退。
3
眾所周知这橙,梁祝的愛情是悲劇奏窑。
雙雙化蝶的結(jié)局,不過是用一層浪漫主義來遮遮掩掩屈扎,拿現(xiàn)實中絕不可能存在的橋段埃唯,去延續(xù)人們心中的希望。
但假如梁山伯如愿娶了祝英臺呢鹰晨?
這樣的假設(shè)墨叛,已經(jīng)被當代諸多作家思索并創(chuàng)作過止毕。男女主換了名字和身份,輾轉(zhuǎn)人海再度相見漠趁,仿佛是歷經(jīng)幾生幾世再續(xù)前緣扁凛,所以,內(nèi)核和本質(zhì)都沒變闯传。
依舊是一個富家(小康家庭)女孩谨朝,義無反顧地嫁給愛情,跟一個貧窮而癡情的男子甥绿,攜手步入婚姻殿堂字币。
比如《雙面膠》、《婆婆來了》共缕、《門第》洗出、《裸婚時代》等等。
往后的故事图谷,大多換湯不換藥翩活。
無非是經(jīng)濟壓力、婆媳矛盾便贵、三觀不合菠镇,在家庭生活中摩擦不斷,日子變成一團亂麻嫉沽,愛情亦在兵荒馬亂中消除殆盡辟犀。
而人性至暗面俏竞,也會在愛情的崩塌過程中展露無余绸硕,令人瞠目結(jié)舌,原來破釜沉舟愛一場魂毁,結(jié)果卻是遍體鱗傷玻佩。
后來的“祝英臺”,個個都像在歷劫席楚。
她們哀嘆咬崔、后悔,對“梁山伯”恨意漸生烦秩,對當初那個破釜沉舟的自己垮斯,也多少會有些鄙夷。
姑娘們開始發(fā)怵只祠,對“梁山伯”等同于現(xiàn)代的鳳凰男兜蠕,背后跟著一連串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哪怕婆婆尚未出場抛寝,網(wǎng)友們也已經(jīng)自動腦補了一出狗血大劇熊杨。你看曙旭,幾乎所有人都在說:別信愛情、別賭概率晶府、別給余生埋地雷桂躏。
傳說被加上尾巴,與現(xiàn)代社會遙相呼應(yīng)川陆。但浪漫色彩全都淡去剂习,剩下的,只是個警示作用较沪。
4
可是进倍,當我們回到《梁祝》本身時购对,卻又會發(fā)現(xiàn)猾昆,“祝英臺嫁給馬文才”的觀念振振有詞,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祝英臺本身的感受骡苞。
她愛的是梁山伯垂蜗,而不是馬文才。
是的解幽,馬文才有錢有顏有婚約贴见,能引得一群女人想入非非,乃至要代入自身躲株,對選擇愛情的祝英臺“哀其不幸片部,怒其不爭”。
不由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電視劇霜定,講小留學生的档悠。
女主角出國上學,和外國同學合作戲劇望浩,打算編排演出梁祝辖所。
男主角是西方人,崇尚愛情自由磨德,把祝英臺的父母狠狠批判了一番缘回,冠以“賣女兒”的罵名。
女主很委屈典挑,不惜和男主撕破臉大吵一架:不酥宴,祝英臺的父母,只是希望女兒過得好您觉!
說白了拙寡,這就是功能性與精神性之間的爭議,是實用主義和浪漫主義之間的較量顾犹。
就如同娶寶釵還是娶黛玉一樣褒墨,人們會代入自我,既為主角命運擔憂擎宝,也對自身進行審視與鞭策。
而現(xiàn)代社會中的男男女女绍申,大多都是實用主義者,他們視婚姻為情感連接极阅,但也把它看作另一種層面上的合作與交換胃碾。所以在尋找伴侶時筋搏,對現(xiàn)實問題的考慮,是多過心理需求的奔脐。
畢竟大家都是凡夫俗子,要還房貸車貸髓迎、要生兒育女峦朗、要給父母養(yǎng)老送終排龄,逃避不了身而為人的大部分責任義務(wù)。
婚姻的意義橄维,是找另一個人來同舟共濟,在合同正式簽訂前挣郭,務(wù)必要認真觀察對方的條件迄埃,進行資源上的配對與置換兑障。最本質(zhì)的愛慕與心動,反倒退而求其次蕉汪。
于是流译,馬文才勝出。
5
我無意批判者疤,嫁不嫁馬文才福澡、娶不娶薛寶釵,都是基于自身需求做出的選擇驹马。沒有高下之別革砸,更沒有對錯之分除秀。
我只是略有些遺憾:愛情才是十足十的奢侈品。
但也正因為它得來不易算利,才會令人如此著迷啊册踩。
所以,祝英臺化了蝶效拭,白素貞進了雷峰塔暂吉,羅密歐跟朱麗葉雙雙殉情,杜麗娘死而復(fù)生……
如果沒了愛情缎患,如果人人都理智而隱忍慕的,那這世界,該是多么無趣啊挤渔。
我不鼓勵你做戀愛腦肮街。
但也不希望你事事精明,把愛情和婚姻都當作生意來算計判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