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時儼——《秋山漁艇圖》
一、作品情況
[明] 時儼 《 秋山漁艇圖》 絹本
尺 寸:高140厘米棍厂,闊41厘米
題識∶丙申桂月之朔颗味,方外者時儼。
鈐印∶時儼之印
注:此圖北京華辰拍賣2008年春季拍賣會 估價:RMB:100000—120000元 未成交牺弹,
北京嘉德四季拍賣2011年春季拍賣會 估價:RMB:50,000--80,000元 成交
二浦马、時儼相關史料:
1、 [明]何良俊《四友齋畫論》
其不在畫院者张漂,在正德間則有開化時儼號晴川晶默,徽州有汪肇號海云,其筆皆在能品航攒,稍優(yōu)于院中人磺陡。
開化時儼,號晴川漠畜,以焦墨作山水人物币他,皆可觀。同時徽州有汪海云憔狞,亦善畫蝴悉,墨氣稍不及時,而畫法近正,是皆不失畫家矩度者也躯喇。如南京之蔣三松、汪孟文硝枉,江西之郭清狂廉丽,北方之張平山,此等雖用以揩抹妻味,猶懼辱吾之幾榻也正压。
2、 [清]徐沁《明畫錄》
時儼號晴川责球,浙衢開化人焦履。正德間,與汪肇同時雏逾。所作山水嘉裤,墨氣淹潤,而體格頗合矩度栖博。亦工人物屑宠,較之白門蔣三松、汪孟文仇让、江西郭清狂典奉、祥符張平山躺翻,尚屬正派∥谰粒”
3公你、[清]姜紹書《無聲詩史》
時儼,號晴川假瞬,開化人陕靠,以焦墨作山水人物皆可觀。與新安汪海云同時笨触,而儼之墨氣差遜于汪懦傍,然二人筆法,不失畫家矩度者也芦劣。
4粗俱、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下)
明代畫家之著名者,不可指數(shù)虚吟,上所列者寸认,擇其較有關系于畫史之演進,非獨以藝術稱也串慰。其次名家偏塞,以其所長者歸納之,有兼長山水花鳥者邦鲫,約二十余家灸叼,…兼長山水人物者,五十余家庆捺,(王立本古今、范摹、蔣子成滔以、鞏庸捉腥、邊孟屯、胡你画、解珙抵碟、林質(zhì)齋、張世祿坏匪、夏鼎拟逮、林廣、彭舜卿适滓、杜瓊唱歧、孫、顧仁效、邵龍颅崩、車明輿几于、宋臣、陳暹沿后、蔣貴詹沿彭、林寧、朱崇儒成性尖滚、劉俊喉刘、陳頤、李士達、沈碩、吳彬披坏、尤求、李宗謨廉邑、朱邦、蘇祥倒谷、賈志保甸蛛蒙、陳有寓、時儼渤愁、簡詔牵祟、蔣嵩、黃尚質(zhì)抖格、汪都诺苹、張應召、錢黃雹拄、鄔昆收奔、程環(huán)、曹羲办桨、袁文可筹淫、吳繼序站辉、畢本呢撞、張復陽、戴氏女饰剥、林金殊霞、蘭氏等。)
5汰蓉、《開化府志》
開化人時儼绷蹲,以焦墨作山水人物畫甚妙,王陽明題其居為“六柏堂”。
6祝钢、黃宗賢《明代宮廷院體與浙派繪畫》
二是浙派畫家的籍貫已不局限于浙江地區(qū),雖然弘治比规、正德年間任職宮廷的畫家如王諤、鐘禮拦英、朱端等大都來自浙江,在浙江還有在野的時儼蜒什、沈士、汪質(zhì)疤估、陳鶴等灾常。
7、[明]崇禎4年朱朝藩修铃拇、 汪慶百纂《開化縣志》 卷之五 人物 技術
時儼,字若思,號晴川,以焦墨作山水人物,妙絕千古钞瀑,嘗自題云:書法即畵法也】独螅晦翁之禿筆雕什,禿而有致,取妍則惑矣拧廊,始信其畫法全從書人监徘。何良俊稱:徽州汪海云,法近正吧碾,而墨氣遠不及凰盔,一時名手如蔣三松、張平山輩不堪倦春,供揩抹户敬,其見推服如此。王陽明先生重其品睁本,題所居曰“六柏堂”尿庐,蘭江唐龍為之記。
8呢堰、[清]嵇曾筠《浙江通志》巻一百九十七 方技 衢州府 明
時儼抄瑟,《四友齋叢説》字若思,號晴川枉疼,開化人皮假,以焦墨作山水人物皆可觀÷钗《衢州府志》儼嘗自題云:書法即畵法也惹资,晦翁之禿筆,禿而有致航闺,取妍則惑矣褪测。松江何良俊稱:新安汪海云猴誊,法近正,而墨氣逺侮措,不及儼懈叹,他如蔣三松、張平山輩俱不堪分扎,供揩抹项阴,其見推服如此。
三笆包、時儼《秋山漁艇圖》創(chuàng)作時間
《秋山漁艇圖》款識為:“丙申桂月之朔环揽,方外者時儼”,“桂月”:是指農(nóng)歷八月庵佣;“朔”:“月光復蘇謂之朔歉胶,初一日之號”。而時儼活動于“正德間”巴粪,綜合起來分析時儼這幅《秋山漁艇圖》的創(chuàng)作時間就存在有兩種可能:
1.明代成化十二年(1476年)農(nóng)歷八月初一通今;
2.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農(nóng)歷八月初一;
那么肛根,究竟是1476年還是1536年呢辫塌?
根據(jù)明代浙派風格形成、發(fā)展的進程來看派哲,似乎可以判斷時儼《秋山漁艇圖》是創(chuàng)作于1536年農(nóng)歷八月初一臼氨。此時文征明(1470-1559)66歲、呂紀(1477-芭届?)59歲储矩、陳道復(白陽)(1483-1544)53歲、徐渭(1521-1593)15歲褂乍。
明何良俊在《四友齋畫論》中說:“其不在畫院者持隧,在正德間則有開化時儼號晴川,徽州有汪肇號海云逃片,其筆皆在能品屡拨,稍優(yōu)于院中人”。徐沁《明畫錄》說:“時儼號晴川褥实,浙衢開化人呀狼。正德間,與汪肇同時”性锭,這充分說明正德間的時儼已經(jīng)是一位較知名的畫家了赠潦。如果以此畫創(chuàng)作于“丙申年”(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來推斷叫胖,再結合何良俊《四友齋畫論》的記載草冈,那么基本上可以斷定這幅畫是他晚年之作。
而活躍在正德年間(1506—1521年)的畫家有:唐寅(1470—1523)、祝允明(1460—1527)怎棱、沈周(1427~1509)哩俭、文征明(1470-1559)、吳偉(1459-1508)拳恋、呂紀(1477-凡资?)、陳道復(白陽)(1483-1544)等谬运。所以隙赁,以上述論斷可以基本上認為時儼與唐寅、祝允明梆暖、文征明伞访、呂紀差不多時代,而略晚于沈周轰驳、吳偉厚掷、祝允明。此時级解,文征明的《蘭石書圖卷》冒黑、《五月江深圖》、草書《金門余興詩卷》勤哗、行書《西苑詩卷》抡爹、行書《自作雪詩卷》、行書《七言詩卷》和陳道復(白陽)花卉圖并詩題卷等等都創(chuàng)作于這一年(明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年)芒划。
不過豁延,由于史料中關于時儼、蔣嵩和汪肇等并沒有確切生卒記載腊状,那么诱咏,還存在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幅畫創(chuàng)作于明代成化十二年(1476)缴挖。
通過對徐沁《明畫錄》第三卷編輯次序的研究發(fā)現(xiàn):《明畫錄》的編輯次序基本上是依據(jù)人物生卒時間來排列的袋狞。下面是《明畫錄》第三卷(山水)中我們依據(jù)原文次序將今天已知人物的生卒時間與時儼、蔣嵩映屋、汪肇所作的對比表苟鸯。
《明畫錄》第三卷編輯次序對比表:
人物 | 生卒時間 |
---|---|
上有3人 | |
姚綬 | (1422—1495) |
間隔4人 | |
姜立綱 | (1444-1499) |
間隔19人 | |
蔣嵩 | |
汪肇 | |
時儼 | |
間隔4人 | |
杜瓊 | (1396—1474) |
陳暹 | (1405—1496) |
間隔14人 | |
王一鵬 | (?—1501后) |
王諤 | (1462—1544棚点,又一說1457—1530) |
趙同魯 | (1423至1502) |
間隔2人 | |
沈周 | (1427~1509) |
間隔7人 | |
郭詡 | (1456—1532) |
間隔13人 | |
唐寅 | (1470—1523) |
文征明 | (1470-1559) |
文嘉 | (1501~1583) |
文伯仁 | (1502---1575) |
間隔1人 | |
陳沂 | (1469-1538) |
盛時泰 | (1529-1578) |
間隔9人 | |
何良俊 | (1506年--1573年) |
間隔2人 | |
謝時臣 | (1487—1567) |
下有5人 |
從上面的對比表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1.生卒年的排序是從早到晚早处,非常有規(guī)律;
2.時儼瘫析、蔣嵩砌梆、汪肇所處的位置非衬穑靠前,在他們之前面有28人咸包,而他們后面有71人桃序;
以此畫的風格特點以及成熟度來判斷應該更像是他畫風和水平都比較成熟的中年作品,故此烂瘫,可認為:這幅時儼的《秋山漁艇圖》創(chuàng)作于1476年的可能性要遠遠大于1536年媒熊,如此也就與徐沁《明畫錄》第三卷的編輯次序相吻合。
四坟比、時儼生卒
通過對徐沁《明畫錄》第三卷編輯次序的研究芦鳍,和人物生卒時間分析,可以推出葛账,時儼就應該是大約生活在1440至 1530左右怜校,與沈周、吳偉注竿、姚綬茄茁、唐寅同時代的人了。
五巩割、時儼評價
潘天壽在《中國繪畫史》談到明代浙派山水畫時說:“然張路裙顽、鐘禮等,漸顯粗豪宣谈,蔣嵩愈犹、朱邦、汪肇等闻丑,尤私心自用漩怎,一味頹放,并喜用焦墨枯筆嗦嗡,以求合時人之所喜勋锤。”
《明畫錄》在評蔣嵩時云:“蔣嵩喜用焦墨枯筆侥祭,最入時人之眼叁执,然行筆粗莽,多越矩度矮冬。時與張顛仙谈宛、張復陽、鐘欽禮胎署、張平山等吆录,徒逞狂態(tài),目為邪學”琼牧,說張路:“用筆頹放恢筝,與蔣嵩相伯仲”哀卫,文中唯獨沒有提到時儼和汪肇的名字,這其中是有道理的滋恬。
徐沁說時儼“所作山水,墨氣淹潤抱究,而體格頗合矩度”恢氯,時儼“以焦墨作山水人物,皆可觀時鼓寺,還能“墨氣淹潤”勋拟、“ 體格頗合矩度”,這并非易事妈候。
何良俊認為時儼的畫:“以焦墨作山水人物敢靡,皆可觀。同時徽州有汪海云苦银,亦善畫啸胧,墨氣稍不及時,而畫法近正,是皆不失畫家矩度者也幔虏。如南京之蔣三松纺念、汪孟文,江西之郭清狂想括,北方之張平山陷谱,此等雖用以揩抹,猶懼辱吾之幾榻也”瑟蜈,何良俊在《四友齋畫論》不多的文字中兩次提到時儼烟逊,并說時儼的畫“稍優(yōu)于院中人”,可見對其作品的欣賞铺根,對蔣嵩和張路則認為“猶懼辱吾之幾榻也”宪躯,有這樣的認識與他“寫山水,行筆清逸位迂,而復工于賞鑒”有很大地關系眷唉。
而徐沁《明畫錄》則說時儼:“較之白門蔣三松、汪孟文囤官、江西郭清狂冬阳、祥符張平山,尚屬正派”党饮「闻悖可見在何良俊、徐沁看來時儼的水平要高于汪肇刑顺,更要高于張路氯窍、蔣嵩之流饲常。
同樣是用“焦墨枯筆”來畫畫,水平還是有高低之分的狼讨,由此看來贝淤,潘天壽先生在此處不提時儼的名字是有依據(jù)的。此外政供,時儼偏居“浙衢開化”播聪,或也是其名鮮見于史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時儼雖非大家布隔,其名與石田离陶、衡山、六如衅檀、白陽不可比擬招刨,然今觀其《秋山漁艇圖》確實給人有“墨氣淹潤”、筆法松秀之感哀军,筆筆生意沉眶,面面自然,五百年間未見有之杉适,陡令吾輩汗顏沦寂。
故畫欲精,非心力之到者不能為之也淘衙。
注:
1传藏、撰寫內(nèi)容來源于個人收集的文獻,屬學術探究范疇彤守。
2毯侦、版權屬于時進軍個人,轉載需注明具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