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淡忘了的“龍鳳日”
文/閑云
記得小時每年正月廿五苟蹈,媽媽和奶奶都會用秫秸剪成寸許小段糊渊,把收藏下的糖紙皺折拼成蝴蝶狀或剪成古錢狀,一段秫秸慧脱,一只蝴蝶串起五節(jié)或七節(jié)渺绒,用彩紙剪成長長的尾羽,頭用的是紅布或紅紙剪成的三角狀菱鸥,用墨點出兩眼宗兼,一條“龍尾”便做好。好事成雙還得配一條采缚。
我記不太清针炉,好似龍的頭,鳳的尾吧扳抽。
把“龍尾”掛在兩個窗鉤上篡帕。窗分上下兩扇那種殖侵,上扇開時掛在吊鉤上,這時正好有了裝飾镰烧。龍鳳呈祥也對美好生活一種祈盼拢军。
一樣的做法,細微處總有不同怔鳖,我覺奶奶做的最好茉唉。像老人家剪紙一樣,不僅美结执,而且剪刀還會故事度陆,最喜歡剪出的小動物了,活脫有趣献幔。
爸爸這天起得很早懂傀,在院子用灶膛里的灰撒三個大圈,十字把每個圈分四等份蜡感,這叫打囤蹬蚁。再把五谷灑進去,叫填倉郑兴。弄完放鞭炮犀斋,那時家很窮,也許會燃放拆下的幾個小花炮情连,生活若寬綽些了叽粹,會放幾個二踢腳。
這么做蒙具,無非是祈福年豐倉滿球榆。
這種習(xí)俗,有沒有典故或傳說禁筏,我就沒考證過。
每個節(jié)日都是有故事的衡招,終歸祝福祝愿向往美好生活篱昔。
中國節(jié)日都是與吃有關(guān)聯(lián),這天我家吃餃子始腾,或蒸或煮州刽。蒸,象征蒸蒸日上浪箭,煮呢穗椅,順順當(dāng)當(dāng)。
很久沒看到奶栖,有人在正月廿五做“龍尾”了匹表,也沒見人做囤填倉门坷。什么時候消失的呢,可能是沒地兒掛“龍尾”吧袍镀!嫌臟默蚌,討厭滿院亂飛的灰,鞭炮燃放多了污染環(huán)境吧苇羡!想吃餃子绸吸,隨時可以!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