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感觸頗深,以下內容來自小樓老師雾棺,借鑒,反思自己
有這7個跡象,說明你把孩子撫養(yǎng)得很好
來源 | 小樓老師心理課(xiaolouxinli) ?
新時代父母對自己要求很高库说。即便將孩子撫養(yǎng)得很好,有時也會對自己不滿意片择。 如果在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潜的,有這7個跡象,就說明父母將孩子撫養(yǎng)得很不錯了字管。應該好好肯定自己啰挪。 哪7個跡象呢?
▼ 1.孩子能夠在你面前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情緒 很多父母比較頭疼孩子在自己面前“發(fā)脾氣”嘲叔。 但每個人都會有各種情緒亡呵,區(qū)別只是會不會在某個人面前表現(xiàn)出來而已。 對一般人而言硫戈,覺得越親近的人锰什,越容易在他們面前表現(xiàn)情緒。 如果孩子心理感覺和父母貼近丁逝,就敢在父母面前表現(xiàn)出各種情緒汁胆,尤其是負面請 ——憤怒、悲傷霜幼、恐懼等等嫩码。 也只有當孩子感覺與父母相處有絕對安全感,才會在父母面前撒嬌罪既。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現(xiàn)的情緒很少铸题,或者只表現(xiàn)某一類情緒,就預示著親子關系有些問題了琢感。 父母需要注意丢间,自己是否不許孩子表現(xiàn)出某種情緒,或者當孩子表現(xiàn)某種情緒的時候就打岔驹针。 接納孩子的每一種情緒千劈,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情緒,可以幫他們說出來牌捷。
?2.孩子受傷或者遇到問題時首先找你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遇到問題會找自己解決墙牌。其實未必涡驮。 孩子會先判斷父母對此事件的反應,預測可能的后果喜滨。 所有判斷都是基于孩子過去和父母相處的經驗捉捅。只有當孩子覺得會獲得幫助,遇到問題才會第一時間找父母虽风。 如果孩子過去在外面受到傷害棒口,找父母求助,而父母采取責怪的態(tài)度辜膝,孩子以后可能寧愿忍耐痛苦无牵,也不會找父母求助。 ?
3.孩子會和你談自己的想法不擔心你會有什么反應 如果孩子愿意告訴你自己的任何想法厂抖,就說明你們這段親子關系很親密茎毁。 有些父母對孩子太過嚴厲,或者對孩子的想法忱辅、情緒反應過度七蜘,孩子就會越來越不愿和父母說自己的想法。 此外墙懂,孩子也能比較準確感受到父母的心理承受力橡卤,如果他們覺得父母不能承受,也不會告訴父母损搬。
??4.你對孩子的反饋不評判也不貼標簽 有些父母給孩子的反饋完全不客觀碧库,甚至給孩子貼上很多標簽。 我曾聽一個媽媽說巧勤,孩子很不愛吃蔬菜嵌灰。 這本沒什么,但她很快做出一個結論:所以他性格急躁踢关。 我不知道這兩者有什么關系。 唯一的關系可能是粘茄,這個媽媽既擔心孩子不愛吃蔬菜签舞,又擔心孩子性格急躁。 也有些父母在訴說了孩子行為以后柒瓣,總要給孩子貼上一個標簽 ——比如懶儒搭、貪吃,不夠聰明等等芙贫。 這些標簽和評判并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搂鲫,只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像“標簽”那樣。?
?5.你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以幫助孩子發(fā)展出成就感磺平。 在追求興趣的過程中魂仍,孩子會發(fā)展出“持之以恒”的能力拐辽,他們也會更少嘗試危險行為。 有些父母則不允許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領域擦酌。 他們讓孩子發(fā)展的“興趣”俱诸,其實只是自己沒有被滿足的興趣或愛好。 如果父母不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賦赊舶,逼迫他們學習自己不感興趣的領域睁搭,孩子會很害怕自己讓父母失望,他們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的壓力也會尤其大笼平。 這樣的結果就是园骆,孩子一直在壓抑中學習。
?6.你會給孩子設置恰當規(guī)則不擔心孩子反抗 負責的父母會引導孩子的行為寓调,給他們設置恰當?shù)囊?guī)則锌唾,而不會因為擔心孩子不高興,或不喜歡自己捶牢,就對孩子聽之任之鸠珠。 完全被放任的孩子,未來會遇到很多麻煩秋麸。 恰當?shù)囊?guī)則包括: 每天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渐排,比如吃飯時間、睡覺時間灸蟆; 生活習慣規(guī)劃驯耻,睡前刷牙,換洗衣服炒考,做家務可缚,晚回家要讓父母知道和誰在一起等等; 使用禮貌用語斋枢,去別人家注意什么禮儀帘靡,過馬路、乘車要注意什么等等瓤帚。
?7.會對孩子道歉并且彌補過錯 親子相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描姚,未必全是孩子的錯,有時父母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戈次。 比如情緒反應過度轩勘,對孩子大發(fā)脾氣,打孩子怯邪。 如果事情已經發(fā)生绊寻,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承認并且彌補自己的錯誤。 你可以和孩子談談:冷靜下來之后想過,如果重來一次澄步,你會怎么做冰蘑。 你也可以和孩子談談:當時是什么情緒或者想法,讓你沒有克制住沖動驮俗。 親子關系是一輩子的關系懂缕。 傳統(tǒng)的思想總是認為父母對孩子就是應該高高在上,對孩子多什么都理所當然王凑,甚至只要是自己覺得“為了孩子好”就不考慮孩子感受去做搪柑。 常聽一些父母說:我打他是為他好。 這是很奇怪的邏輯索烹。 如果想讓孩子明白道理工碾,首先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去講道理。 打孩子一頓百姓,只會讓孩子害怕“被打”這種行為渊额。 孩子最后會得出結論 ——我這么做會被爸媽打。 但為什么不能這么做垒拢?也許永遠都不知道……
中午睡醒午覺我趁機問了諾諾旬迹,敢不敢在媽媽面前發(fā)泄自己,諾聽的一頭霧水求类,我又換了種問法奔垦,問她敢不敢把自己的高興,傷心尸疆,難過椿猎,憤怒對媽媽表現(xiàn)出來。孩子若有所思的搖了搖頭寿弱。其實不用問我自己也應該明白犯眠,平時對孩子管教過于嚴格,孩子有任何的負面情緒幾乎在我這里都得不到釋放症革,每次的抱怨或者發(fā)泄都會得到更加嚴厲的批評筐咧,以前從不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對,直到看了這篇文章才回頭反思自己噪矛,要做新時代的父母量蕊,讓孩子能暢所欲言 才是最好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