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轉念:
1,這是真的嗎蓝角?
2阱穗,你百分之百地確定這是真的嗎?(你有什么證據證明這是百分之百是真的? 沒有一次例外的嗎?你怎么知道那是真的呢?)
3使鹅,“當你持有那個想法時揪阶,你會如何反應?”
這樣一問患朱,就可以讓當事人看清楚堅持這個信念所帶來的后果鲁僚。這個問句附加的兩個問句:
a)“你能否找到一個理由,讓你放下那個想法裁厅?“
b)“你能否找到一個理由冰沙,讓自己毫不焦慮地持有那個想法?“
這兩個問句進一步讓當事人看清楚堅持這個病毒性信念所帶來的后果执虹。
4拓挥,“沒有那個想法時,你會是怎么樣的人袋励?"
一一一
美國心理學家卡普曼(Karpman)的戲劇三角模型說明這個原理侥啤〉卑龋卡普曼發(fā)現,兩個或更多人之間的相互作用時愿棋,會形成這樣一個三角關系: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科展,當迫害者傷害受害者時,會有一個拯救者出現糠雨。又或者說才睹,當你把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時,你會吸引到迫害者和拯救者甘邀,以維持這個三角平衡琅攘。
在這個三角關系中,當你扮演了其中一個角色時松邪,周圍的人為了維持這個三角的平衡坞琴,就會無意識地扮演對應的角色。這部心理劇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逗抑,每天的生活中上演剧辐,以前你可能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一一一
人們總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邮府,大腦的這個特點心理學稱為“合理化”荧关。
合理化是心理防御機制的一種,是指當個體的動機未能實現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guī)范時褂傀,盡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忍啤,給自己的行為一個合理的解釋,以掩飾自己的過失仙辟,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同波,此種方法稱為“合理化”,換句話說叠国,“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來解釋并遮掩自我的傷害未檩。
一一一
合理化通常有如下三種:
1?酸葡萄式:此機制是引申自伊索寓言里的一段故事,對于狐貍來說粟焊,吃不到的葡萄都是酸的讹挎。人類也一樣,當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因自己能力不夠而無法取得時吆玖,就加以貶抑和打擊,這種合理化模式稱為酸葡萄式马篮;
2? 甜檸檬式:狐貍因為吃不到葡萄沾乘,走到檸檬樹旁,因肚子餓了浑测,就摘擰檬充饑翅阵,而且邊吃邊說檸檬是甜的歪玲,其實擰檬味道是酸澀的。有時人們也會像這只狐貍一樣掷匠,當我們無法得到更好的東西時滥崩,就會發(fā)展出另一種防衛(wèi)機制,企圖說服自己和別人讹语,自己所做成或擁有的已是最佳的抉擇钙皮,努力去強調事情美好的一面,以減少內心的失望和病苦顽决,這種防衛(wèi)機制會妨礙我們去追求生活的進步短条;
3? 推卸責任式:此種防衛(wèi)機制是指將個人的缺點或失敗的責任,推給其他人或環(huán)境才菠,從而讓自己的心靈保持平靜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