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閱讀了羅胖推薦送的一篇傅盛的文章《認知三部曲》,文章里把一個人的認知狀態(tài)進行了有趣的劃分橄唬,一共分為四個境界:
1赋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知道自己不知道
3仰楚、知道自己知道
4隆判、不知道自己知道
看完這四個境界,是不是就會聯(lián)系自己是哪一種境界僧界,下面用毛毛蟲的故事來描述下侨嘀。毛毛蟲都喜歡吃蘋果,有四只要好的毛毛蟲捂襟,都長大了咬腕,各自去森林里找蘋果吃。
(1)第一只毛毛蟲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一只毛毛蟲跋山涉水葬荷,終于來到一株蘋果樹下涨共。它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一棵蘋果樹,也不知樹上長滿了紅紅的可口的蘋果?當它看到其他的毛毛蟲往上爬時宠漩,稀里糊涂地就跟著往上爬举反。沒有目的,不知終點扒吁,更不知自己到底想要哪一種蘋果火鼻,也沒想過怎么樣去摘取蘋果。它的最后結局呢雕崩?也許找到了一顆大蘋果魁索,幸福地生活著;也可能在樹葉中迷了路晨逝,過著悲慘的生活蛾默。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大部分的蟲都是這樣活著的捉貌,沒想過什么是生命的意義支鸡,為什么而活著冬念。
(2) 第二只毛毛蟲: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只毛毛蟲也爬到了蘋果樹下。它知道這是一棵蘋果樹牧挣,也確定它的“蟲”生目標就是找到一棵大蘋果急前。問題是它并不知道大蘋果會長在什么地方?但它猜想:大蘋果應該長在大枝葉上吧瀑构!于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裆针,遇到分支的時候,就選擇較粗的樹枝繼續(xù)爬寺晌。于是它就按這個標準一直往上爬世吨,最后終于找到了一顆大蘋果,這只毛毛蟲剛想高興地撲上去大吃一頓呻征,但是放眼一看耘婚,它發(fā)現(xiàn)這顆大蘋果是全樹上最小的一個,上面還有許多更大的蘋果陆赋。更令它泄氣的是沐祷,要是它上一次選擇另外一個分枝,它就能得到一個大得多的蘋果攒岛。
(3) 第三只毛毛蟲 :不知道自己知道
第三只毛毛蟲也到了一株蘋果樹下赖临。這只毛毛蟲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大蘋果,并且研制了一副望遠鏡灾锯。還沒有開始爬時就先利用望遠鏡搜尋了一番兢榨,找到了一棵很大的蘋果。同時挠进,它發(fā)現(xiàn)當從下往上找路時色乾,會遇到很多分支,有各種不同的爬法领突;但若從上往下找路時暖璧,卻只有一種爬法。它很細心的從蘋果的位置君旦,由上往下反推至目前所處的位置澎办,記下這條確定的路徑。于是金砍,它開始往上爬了局蚀,當遇到分支時,它一點也不慌張恕稠,因為它知道該往那條路走琅绅,而不必跟著一大堆蟲去擠破頭。比如說鹅巍,如果它的目標是一顆名叫“教授”的蘋果千扶,那應該爬“深造”這條路料祠;如果目標是“老板”,那應該爬“創(chuàng)業(yè)”這分支澎羞。最后髓绽,這只毛毛蟲應該會有一個很好的結局,因為它已經(jīng)有自己的計劃妆绞。但是真實的情況往往是顺呕,因為毛毛蟲的爬行相當緩慢,當它抵達時括饶,蘋果不是被別的蟲捷足先登株茶,就是蘋果已熟透而爛掉了。
(4)第四只毛毛蟲 :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只毛毛蟲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蟲图焰,做事有自己的規(guī)劃忌卤。它知道自己要什么蘋果,也知道蘋果將怎么長大楞泼。因此當它帶著望遠鏡觀察蘋果時,它的目標并不是一顆大蘋果笤闯,而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蘋果花堕阔。它計算著自己的行程,估計當它到達的時候颗味,這朵花正好長成一個成熟的大蘋果超陆,它就能得到自己滿意的蘋果。結果它如愿以償浦马,得到了一個又大又甜的蘋果时呀,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晶默。
這篇文章里谨娜,還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人和人之間唯一差別就是認知
這和我過去的認知是不一樣的。過去我們總是以為磺陡,人和人的差別有很多趴梢,是出身背景,努力程度币他,行動力坞靶,自律,甚至是運氣等等蝴悉。作者認為彰阴,人和人比拼的,是對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對行業(yè)的洞察拍冠。執(zhí)行很重要尿这,但是執(zhí)行本質是為了實賤認知簇抵。
李嘉誠說, “如果把我全身衣服剝光妻味,哪怕把我變成窮光蛋正压,一個子兒不剩的把我丟在方圓幾百里的沙漠,只要有一只駱駝經(jīng)過责球,過不了十年我又會成為億萬富翁焦履。”為什么呢雏逾?因為他在整個營銷上的認知水平嘉裤,領先了一個時代。雖然他失去所有的財富栖博,但就憑他對營銷的理解屑宠,只要有人的地方他都能創(chuàng)造出財富。
反過來說仇让,就算你是富二代典奉,可以仗著父母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如果出現(xiàn)投資失誤丧叽,你也許會一無所有卫玖,還有一種守著那一份沒有創(chuàng)新的家業(yè),早晚有一天也會被淘汰的踊淳。所以古語說的“富不過三代”假瞬。
回想起自己當年高考藝考的時候,被一群撿錢包的騙子盯上迂尝,幸好是沒有被騙了身上的財務脱茉,但是也是被騙到一個地方了,我一直都不知道是遇到騙子垄开,直到聽到朋友也說起這事我才知道琴许。為什么會被盯上呢?一大早一個小姑娘拿著行李像是要出門说榆,在電話亭給人家打電話虚吟。看起來土土的签财,看起來就知道是農(nóng)村來的串慰,沒見過世面的。真的是非常的慶幸唱蒸,年少的我竟然沒有被金錢蒙蔽了邦鲫。
我們的成長,過去依賴的往往是教育,但是教育給我們的是知識庆捺,知識只是認知的一部分古今,并不是全部。知識可以是智力上的開發(fā)滔以,但是這都不是認知捉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