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某公眾號上看到一則舊聞:3月3日曹步,河北石家莊一五年級12歲的孩子因玩手機被父母訓斥幾句便跳樓了宪彩!經(jīng)搶救無效,身亡讲婚。
嗚呼尿孔!哀哉!
孩子是學業(yè)壓力山大筹麸?還是青春期情緒失控活合?或者是心理健康問題積淀已久?逝者已矣物赶,跳樓原因不得而知白指。
我是一個15歲孩子的媽媽,經(jīng)歷過如履薄冰的咪的青春期酵紫。深感遺憾的同時實在忍不住想要試圖聊一聊這孩子究竟怎么了告嘲?作為父母的我們到底應(yīng)該怎么辦?
據(jù)了解奖地,孩子的手上有刀劃傷的自殘的痕跡状蜗,可父母對此卻一無所知;孩子寫給父母的遺書里竟然認為父母一直是討厭他的鹉动!他不喜歡自己的姐姐,喜歡爺爺奶奶以及姨媽宏邮!對父母的感情泽示,可以嘗試從他的遺書里推斷:沒有愛或者說是沒有感受到愛缸血!
孩子的心無比孤寂,將自己緊緊的包裹封閉起來械筛,完全感受不到父母捎泻、姐姐來自家庭的愛和溫暖。所以自殺時埋哟,空蕩蕩的身后讓他的縱身一跳滿是絕決笆豁。
父母愛他嗎?毫無疑問赤赊!我一直堅信世上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個別極端的除外)闯狱,尤其是中國父母,恨不能傾盡所有一切只為了孩子抛计。
是愛錯了方式哄孤?我想,這也許就是答案吹截。
高質(zhì)量的陪伴和溝通應(yīng)是孩子對父母最大的期待瘦陈。記得咪小學五年級初露青春期端倪時就曾在習作里滿是怨氣的控訴說我們只顧忙工作而忽視她,字里行間流露出的負面情緒著實嚇了我一跳波俄。于是自此以后開始小心翼翼從旁觀察咪的一舉一動晨逝,有任何蜘絲馬跡馬上釆取措施,或談心或?qū)懶呕蚣s玩懦铺,不管怎樣力求將負能量最大化轉(zhuǎn)化或者影響降至最低捉貌。
就算是這樣,咪依然對我們“敵意”滿滿阀趴,非必要不和我們說一句話昏翰。但咪爸和我不氣餒(說實話,也不敢氣餒)刘急,倆人頂著壓力輪流上棚菊,你扛不住了,我上叔汁!我扛不住了统求,你上!有時候想想据块,這哪是為人父母啊码邻,這分明就是在侍候祖宗!現(xiàn)在想想另假,都是淚……
可總有云開月明的一天跋裎荨!這不边篮,自初二下學期開始己莺,咪的情緒波動弱了奏甫,能站在父母角度理解某些問題,溝通順暢凌受,其心態(tài)也日趨平和阵子。
不要隨意去指摘孩子的抗壓能力弱還是強,沒有完美的父母胜蛉,自然也別指望有完美的孩子挠进!
作為父母我以為,對待孩子首先應(yīng)無條件全盤接受并且包容誊册。畢竟领突,父母是孩子最堅固也是最后的一道防線。其次解虱,要欣賞肯定孩子攘须,有效溝通并且陪伴,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你愛他(她)殴泰。
缺愛的孩子傷不起于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