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幾天參加了一次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副院長的音樂分享課,與預期不同的是盒至,他并沒有告訴我們怎么去聽懂音樂酗洒,他告訴我們:音樂何須懂士修。
聽完茅塞頓開枷遂,特意撰稿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理念。
一棋嘲、音樂真的不用聽懂的
還記得上學期間的音樂老師是怎么教我們音樂知識的嗎?
1.分類:音樂分成民族音樂、流行音樂添谊,或者管樂荣回、弦樂、器樂等雹锣;
2.分析:選一段經典的代表作网沾,然后告訴我們這段音樂是誰創(chuàng)作的,為什么創(chuàng)作蕊爵,表現了什么情感辉哥。
我們的歷史文化似乎也在把音樂“復雜化”,比如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比如“曲高和寡”這種成語的出現醋旦,其實都是在說你不到一定層次真的沒辦法聽懂音樂恒水。
原來我們從小就被音樂“知識化”“復雜化”了,后來饲齐,我們就輕易不敢去聽經典音樂了(貝多芬钉凌、巴赫、莫扎特等)捂人,也不敢輕易去“國家大劇院”聽什么音樂會了御雕,那都是“附庸高雅”之事,反正我都看不懂臺上各種樂器滥搭,別說聽懂了饮笛。
甚至我們連聽通俗音樂(流行音樂)也要在意“懂不懂”了,你看身邊或網上常見的這些話:
1.高中時候聽周杰倫论熙,因為那都是青春福青;大學時候我就只聽陳奕迅了,因為那都是人生脓诡,這十年无午,我從周杰倫聽到陳奕迅;
2.李宗盛的歌祝谚,譬如《山丘》宪迟,不到一定年齡是聽不懂的;
3.真搞不懂現在這些90后交惯、00后小孩次泽,什么Bigbang、TFboys席爽、EXO意荤,不知道唱的什么玩意,我還是喜歡聽以前的東西只锻;
4.你聽得懂搖滾樂嗎玖像,你知道搖滾樂的有什么特點嗎。
結果就是齐饮,我們會為了“懂不懂音樂”去互相諷刺捐寥,也會因為自己“懂”音樂而沾沾自喜。
其實祖驱,音樂真的只是一種本能上的審美偏好而已握恳。能爭論懂不懂的也無非是“歌詞”罷了,那捺僻,其實也是填詞人為了迎合不同人群的不同感受刻意創(chuàng)作出來的東西乡洼。
說一個有趣的,你要把“歌詞”和“人聲”去掉,真的不能說“鳳凰傳奇”的音樂就比“周杰倫”或“陳奕迅”之類的要俗就珠,不信你去B站搜搜“鳳凰傳奇的音樂會”寇壳,多少人是跪著聽完的。
所以妻怎,回歸音樂本身壳炎,真的就是聽一個“舒服”罷了,這種“舒服”只是人在本能上對旋律之美逼侦、音韻之“美”的一種享受匿辩,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能聽“音樂”,我們的耳朵聽到好的音樂就會得到很“美”的享受榛丢,這跟“眼睛”看到美麗的景色會得到的享受是一樣的铲球。僅此而已,真的不需要先搞清楚是否“此中有深意”的晰赞。
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說稼病,
我們這些音樂教授最煩的就是別人問我們“這個音樂表現了什么”,因為音樂真的聽不出來啊掖鱼,然后只能杜撰然走,或學習別人的“杜撰”。
等等戏挡,可是我們真的會聽懂音樂的感情啊芍瑞,悲傷的或快樂的,低沉的或高昂的褐墅,這是事實啊拆檬,那怎么說音樂不用聽懂呢,其實這也是一種本能妥凳,叫做:
聯(lián)覺竟贯。
二、音樂聯(lián)覺是什么意思
按照慣例猾封,我?guī)Т蠹蚁热iki上看看澄耍,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現象:
聯(lián)覺(Synesthesia),又譯通感或聯(lián)感噪珊,這是一種具有神經基礎的感知狀態(tài)晌缘,表示一種感官刺激或認知途徑會自發(fā)且非主動地引起另一種感知或認知。
大部分人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聯(lián)覺”現象痢站,比如我們會因為紅色磷箕、黃色等色彩感受到“溫度升高”,所以稱為暖色調阵难;我們會因為聽到節(jié)奏緩慢岳枷、音調較低的音樂感受到“悲傷或低沉”的情緒或想象到相關的畫面;我們會因為“凜冽的寒風、黃葉紛飛”的視覺現象感受到“低沉或悲傷”的情緒......
當然空繁,有的人在這種本能上天生就敏感一些殿衰,所以他會在音樂或文學上創(chuàng)作這類作品具有更高的優(yōu)勢。
這包含兩個意思:
我們所謂“聽懂”音樂的感情大多數時候只是一種“聯(lián)覺”現象盛泡,天生的闷祥;
“聯(lián)覺”現象是模糊對應關系,你不可能通過音樂聽出具體的“人物”“地點”“時間”等語義信息傲诵。
可能很多人看過這個視頻:有一個父親給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唱“小白菜”凯砍,然后嬰兒聽著聽著就止不住地流淚了。這其實就是嬰兒的聯(lián)覺在起作用拴竹,“小白菜”這首曲子的旋律緩慢悟衩、下沉會觸發(fā)人的悲傷情緒,而嬰兒的聯(lián)覺是最純粹自然的栓拜。
所以座泳,“聽音樂”是一種本能的享受,每個人都天生具備這樣的能力幕与。當然钳榨,我們還有些人會說“我能聽出來這是貝多芬或巴赫的音樂,我能聽出來這是管樂還是弦樂之類的”纽门,這只是你經過學習對那類音樂的“熟悉”罷了薛耻,這是對音樂知識的掌握,這不是“音樂的旋律或音律”能傳達的信息赏陵,也不是你享受“音樂”之美的必要條件饼齿。
對了,著名的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名字“月光”和那段故事都是一個后來的小報記者杜撰的......還有很多其他樂曲的標題也都是后人加上去的蝙搔。
三缕溉、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欣賞音樂
既然聽音樂只是一種本能的感官享受吃型,是不用“聽懂”的证鸥,下次我們要聽音樂該怎么聽呢,這里直接引用周院長的建議:
放松地聽勤晚,像聽輕音樂一樣枉层;
盡情地想,展開自己聯(lián)想的翅膀赐写。
記住了鸟蜡,聽音樂就好好享受音樂本身,充分調動自己的聯(lián)覺挺邀,感受音樂本身的旋律與音律之美揉忘,然后你會聽到流淚跳座,你會聽到面露微笑,你會不由自主地想象很多畫面泣矛。不要去想這是誰的作曲疲眷、作詞,不要去想這表現了什么您朽,這反而會讓你喪失對音樂本身的享受咪橙。
所以,不要再畏懼去聽“音樂會”了虚倒,那真的是很美的享受美侦。
下次,有人在你享受音樂的時候問你“這音樂什么意思魂奥,我聽不懂”菠剩,你就說:
閉嘴,好好享受耻煤,管它什么意思具壮。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