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要挾孩子队他,這是父母們于無意識中常常會采用的一種伎倆卷仑。畢竟,面對在資源上和自己完全不平等的孩子麸折,我們有著無限可利用的東西锡凝,對孩子展開攻擊,實施要挾垢啼。
-01-
一天窜锯,去醫(yī)院看病重的叔叔,回去的很晚了芭析。壯壯便和我在電話里锚扎,聊起了他明天考試的情況:“爸爸,如果我這次考不好馁启,就罰自己不吃必勝客驾孔。回老家后,一個星期不看電視助币,不去吃‘麥肯基’”浪听。
我明顯感到壯壯有幾分得意,也許還為自己能夠想出這樣辦法感到高興眉菱。
“壯壯迹栓,這是兩回事兒,考不好爸爸也會帶你去吃必勝客俭缓,也可以看電視克伊,可以吃‘麥肯基’”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梗”稍微愣了一下的壯壯高興的說到愿吹,停頓的間隙我似乎能感受到他瞇縫著眼睛沖著媽媽笑。
電話那頭的媽媽急不可待的說到:“這可不是我的意思惜姐,是壯壯自己決定的犁跪。”——事后我們又討論過這件事情歹袁,媽媽認為可能是受了同學的影響坷衍。
媽媽了解不少的和孩子相處的教育理念,所以認定這是一個不好的行為条舔。
但我能感受到枫耳,媽媽又是得意的——兒子在學習方面能夠這么自覺!
而我卻感到很難過孟抗。就因為一個考試迁杨,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就要用自己最在乎的東西來懲罰自己凄硼。
以這樣的心態(tài)走在人生的路上铅协,只會越走越窄,不用別人動手帆喇,自己就把自己困死了警医。
-02-
想著兒子的這些話,我想到了武志紅提到的“好蘋果壞蘋果”理論:
“壞蘋果”和“好蘋果”放在一起坯钦,好蘋果很快就會壞掉预皇。如果不能及時制止,一定會出現(xiàn)一個傳染兩婉刀,最終一筐蘋果全部壞掉的結果吟温。
將這個結果應用到孩子身上,就是當孩子出現(xiàn)了問題A(壞蘋果)突颊,父母會不自覺的用B(好蘋果)來限制問題A鲁豪,然后B也被影響到潘悼,最終也變成了一個壞蘋果。
說白了爬橡,這就是父母慣用的要挾孩子的手段:一件事情做不好治唤,就用另一件孩子想做的事情作為要挾——寫不完作業(yè)就不準看電視!結果為了看電視糙申,總是草草完成作業(yè)宾添,這樣的結果必然又是重寫,結果只能在糾結中柜裸、在眼淚中完成作業(yè)缕陕,最后連看電視的心情也沒有了。
“寫不完作業(yè)就不準看電視疙挺!”父母本身的意愿是希望孩子認真扛邑、快速的完成作業(yè),看電視也是應該的铐然,但卻陷入了“好蘋果壞蘋果”的理論蔬崩。
這個事例可能不夠深刻,畢竟再大的打擊好像也無法減小孩子看電視的興趣搀暑,但如果把“看電視”換成其它舱殿,比如出去玩、去游樂園险掀、玩撲克等等,就很好理解“‘好蘋果’被‘壞蘋果’”影響的現(xiàn)象了湾宙。
這種教育理念在生活中不斷的重復樟氢,就如同“壞蘋果”傳染“好蘋果”一樣,不斷的持續(xù)下去侠鳄,整個孩子就會被完全控制埠啃,成為一個壞透了的“蘋果”。
最終出現(xiàn)的情況便是這樣的:當孩子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伟恶,便無法前行碴开。因為面對很小的問題,他總是很自然的想到更大的挫折博秫,總是無法正視問題本身潦牛,而是不自覺地被引向毫無意義的問題背后的巨大恐懼。這樣的人生必然會形成逃避的生活態(tài)度挡育,也必然會造就低“挫折商”的孩子巴碗。
這絕不是父母們想看到的結果,可確實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后果即寒。令人嘆息的是橡淆,我們反過來又會訓斥自己的孩子:你怎么這么沒勇氣召噩,辦事那么沒自信!
-03-
要挾式的教育理念是我們熟悉的逸爵,因為它總是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滴。
小A去同學小B家做客,并且約好了飯后一起去游泳师倔,這可是兩個小伙伴最喜歡運動构韵。
可是在吃飯的時候,小A朝小B打了個噴嚏溯革,唾沫星還掉在了小B的碗里贞绳。媽媽很難為情,臉上可掛不住了致稀,一定要求小A給小B道歉冈闭,小A不但沒道歉,反而快速吃完飯抖单,就跑到客廳看電視去了萎攒。媽媽生氣極了,一定要孩子給小B道歉矛绘,但小A認為媽媽是小題大做耍休,自己不是有意的,況且小B已經原諒自己了货矮。
媽媽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羊精,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便憤憤的對兒子說:“如果不道歉就別想去游泳了囚玫!”喧锦,“不去就不去,我本來就不喜歡游泳抓督∪忌伲”
這是利用一件好事去約束一件壞事,結果好事也變壞的典型例子铃在。我在之前提到的壯壯考試的故事阵具,也是類似的情況——用考試成績來約束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類事情的統(tǒng)一特點是:不能就事論事定铜。把不同的事情混在一起阳液,事情之間發(fā)生了無法抑制的傳染。
為了讓孩子多認字揣炕,逼孩子自己讀書趁舀,卻失去了讀書的樂趣。
為了讓孩子多練習琴祝沸,各種形式的打壓,最終卻開始厭惡音樂。
其實绑警,我們何嘗不知道,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行為卤唉,但總會不自覺地這么去做。
這是因為仁期,它是一種見效最快的方法桑驱,孩子很吃這一套。而人又必然是短視的跛蛋,只要眼前安寧一會熬的,清凈一些,哪管得了那么多赊级。這種方法也是上癮的押框,如同吸毒,總是會遏制不住的將這個方法反復的使用理逊。但到最后橡伞,必然是效果越來越差,最終就是嚴重的副作用晋被。
之所以會這樣兑徘,是因為父母們總是害怕,一個小小的問題沒有控制好羡洛,就會演變?yōu)橐粋€巨大的問題挂脑。就如同射箭一樣,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欲侮,但人生哪會如此簡單最域。
父母們沒有看到孩子身上的小問題,他們只是看到了自己頭腦中想象出來的大問題锈麸,最終導致父母的行為強度和孩子目前的小問題嚴重不匹配——摘自武志紅的《每一種孤單都有陪伴》。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牺蹄,早晨起來遇到一些晦氣的事情忘伞,總會壞掉一天的好心情。
而這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沙兰,一件是“早晨遇到的倒霉事兒”氓奈,一件是“自己的好心情”。我們只是習慣性的將它們混在了一起鼎天。
但舀奶,總有人做的很好,即便發(fā)生再不愉快的事情斋射,一轉臉就跟沒事兒人似的育勺。
想想我們這種將不同情緒但荤、不同事情混在一起的慣性思維,我們也便能理解自己面對孩子問題時控制情緒的難度涧至。
文中也僅僅是列舉了一些我一時間能夠想到的例子腹躁,實際生活會更加復雜,如何聰明的應對南蓬,不僅是考驗我們的教育智慧纺非,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人生智慧。
一切都要慢慢來赘方,正確的事情畢竟又是值得的烧颖。
——簡書大學堂無戒90天挑戰(zhàn)營——